学术投稿

化斑散治疗黄褐斑100例

庞旭东

关键词:黄褐斑, 化斑散, 中药治疗,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中药,促进黄褐斑吸收,同时设对照组,单纯用外用药治疗进行观察比较,治疗1个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黄褐斑有独特的临床效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88例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针灸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每天给予推拿按摩、静点东莨菪碱及功能训练(包括Bobath法、上田法);针灸组(4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头针、体针治疗.经90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发育商值的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客观评价两组疗效,应用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促进脑电活动和神经递质的分泌,代偿已变性或坏死的脑细胞功能,改善脑细胞代谢,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终证明推拿按摩、西药、功能训练结合针灸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佳方法之一.

    作者:赵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105例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10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宜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结果]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35例与中药治疗35例、针灸治疗35例.其有效率分别为97.1%和91.4%、94.3%.[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比单独服用中药治疗或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春泽汤合泻白散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春泽汤合泻白散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春泽汤合泻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分别为90.33% ,56.67 %,两组有效率比效有统计学意义(p <0.5).[结论]利水消肿、修复肾脏损伤等作用.

    作者:杨山;魏锦慧;张英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42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取翳风(双侧),风池(双侧),廉泉针刺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结果]临床治愈18例,占42.8%;显效16例,占38.1%;有效6例,占14.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是提高西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理想有效途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

    牵引能拉大椎间隙,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恢复因肌肉痉挛所致的小关节紊乱,调节力学平衡,又利于突出物回纳.踩跷法、探、点、弹拨等手法能舒筋通络,行气止痛,理筋整复,解除肌肉痉挛,使损伤组织恢复及炎症的吸收.指出:单一方法难以奏效,多种治疗手段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作者:车旭东;安照华;周家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结合针灸治疗寰枢椎半脱位临床观察

    寰枢椎半脱位导致左侧椎动脉受压,引起脑基底动脉供血严重不足,致脑缺血、脑乏氧.针灸可缓解肌肉痉挛紧张而引起再脱位和疏通经络,手法复位在于牵引的方向和力度,颈部旋转角度要到位,复位后应立即行针灸治疗.

    作者:梁旭;王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西药的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19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周后通便效果观察比较,3周后瘫痪疗效比较.[结论]临床症状减轻,合并症较少,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荣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王骧腾主任治疗冠心病经验撷菁

    冠心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心肾两脏,而肾之虚损是引起心损的根本原因.肾虚是冠心病发病的病机核心.王骧腾运用益肾疏肝法,以脉通宁冲剂配养心安胶囊治疗冠心病,疏肝理气,活血通脉,以治其标;合之标本兼治,切中病机,效果显著.

    作者:张继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并发症述要

    痰瘀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痰饮与糖尿病、瘀血与糖尿病、痰瘀互结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糖尿病并发症从痰瘀论治(祛痰活血、益气养阴同治为法,勿忘病位、论治面面俱到).指出:痰瘀贯穿于糖尿病病程始末,与糖尿病并发症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米娇;李敬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3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在卡式评分及体质量、肿瘤变化及中医临床症候方面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骨髓抑制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化疗的效果,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任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探析

    在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的基础上,以补充钙剂为基础,加用骨化三醇(罗钙全),必要时加用鲑鱼降钙素(Miacacic;密钙息),三者联合使用不失为高龄老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佳选择.

    作者:关雪峰;侯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黏连性肠梗阻45例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肠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疗效分析.[结果]治愈19例(82.61%),有效3例(13.04%),无效1例(4.35%),总有效率95.65%.[结论]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肠黏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熊友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桂枝汤临床应用验案四则

    以桂枝汤加减治疗四肢麻木、胃不消化、盗汗、风疹等四则.指出:桂枝汤有表散风寒、行血合营之功.

    作者:单宏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2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服西药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2%,对照组78.94%.[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丁立峰;田玉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益气补血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60例

    白细胞减少症,涉及心、肝、脾、肾诸脏,责之于脾、肾两脏.自拟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益精填髓为主,有补益脾、肾之功.治疗60例,治愈4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

    作者:杨宗儒;刘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丹红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182例

    [目的]观察丹红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拟丹红活血化瘀汤常规水煎服用,每日3次,21天为1个疗程.[结果]182例中,显效16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25%.[结论]丹红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陈庆通;洪志豪;陈素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从五个方面,即: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成药与西药治疗相结合、中药局部治疗与西药联合治疗、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中医组方用药、针灸与埋线疗法等论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西医结合可以在保持原有单纯西药疗效的基础上,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西药副作用.

    作者:沈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二妙散加味合云南白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例

    [目的]观察二妙散加味合云南白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加味二妙散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分析.[结果]治愈率85%,1年内复发率3.7%,未出现并发症和毒副作用.[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又减轻了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好的方法.

    作者:樊庆义;吕增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药并举治疗面瘫3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7%(χ2=8.913,P<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孙悦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724例

    [目的]总结7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经验,探讨预后影响因素及中医药干预时机.[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保肝、退黄、支持、对症等治疗,部分病例应用人工肝及抗病毒治疗,总结本病的总体及不同分期疗效情况,分析疗效与并发症、生化指标相关性.[结果]7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总有效率33.7%,其中,早期有效率94.6%;中期有效率65.5%;晚期有效率仅为12.1%;预后与年龄、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及反映肝细胞损伤坏死程度的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有关.[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率较低,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对并发症及病情分期两个环节采取中药有效干预,辅以积极的血制品支持治疗,可能会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立福;李筠;张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