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属本虚标实.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1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例.对照组29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丽;张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二妙散加味合云南白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加味二妙散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分析.[结果]治愈率85%,1年内复发率3.7%,未出现并发症和毒副作用.[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又减轻了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好的方法.
作者:樊庆义;吕增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从五个方面,即: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成药与西药治疗相结合、中药局部治疗与西药联合治疗、应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中医组方用药、针灸与埋线疗法等论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西医结合可以在保持原有单纯西药疗效的基础上,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西药副作用.
作者:沈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黑布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愈合后10~30天,具有可比性的增生性瘢痕患者40例(瘢痕共计50处).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黑布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外用康瑞保凝胶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疗效比较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黑布药膏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双勋;高晶;刘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病人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于世家教授在治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早期DN的治疗更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经验,现从其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认识,依证施治,遣方用药,随证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作以总结.
作者:王亚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7%(χ2=8.913,P<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孙悦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采用生理盐水100mL,思密达6g,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八味锡类散1g,云南白药0.5g配成灌肠液,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选择细小导管以80滴/min速度滴入,保留2~4 h,疗程15天.[结果] 75例患者,显效47例,占62.7%,有效24例,占32%,稳定4例,占5.3%,总有效率达94.7%.[结论]应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鹿立改;刘红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单服西药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2%,对照组78.94%.[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丁立峰;田玉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冠心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心肾两脏,而肾之虚损是引起心损的根本原因.肾虚是冠心病发病的病机核心.王骧腾运用益肾疏肝法,以脉通宁冲剂配养心安胶囊治疗冠心病,疏肝理气,活血通脉,以治其标;合之标本兼治,切中病机,效果显著.
作者:张继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升高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内皮损伤及血脂异常等病理变化,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FIB通过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冠心病(CHD)相关,成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同时FIB也是冠心病严重并发症的预测因子.
作者:阮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针灸中药配合辅助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应用龙胆泻肝汤配合针刺神门、三阴交等穴位及辅助疗法治疗失眠40例,对照组40例应用安定片、谷维素等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针灸中药配合辅助治疗失眠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良好.
作者:李兵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气虚(阳虚)血瘀、水饮内停证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强心汤,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中医症候、治疗及心功能水平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中医症候、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强心汤,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齐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伍用的抗凝血作用研究.[方法]采用体外血浆法测定药物对凝血作用的影响;采用玻片法测定药物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剪尾法测定药物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伍用明显延长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非常显著地减少大鼠血小板计数,延长小鼠出血时间(P<0.01).[结论]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伍用有抗凝血作用.
作者:张未玮;刘文艳;戴力明;韩健;王学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从发病机制、中医病机(肾虚血瘀、脾胃虚弱、气虚血瘀)等论述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进展.指出:糖尿病合并神经血管病变加重了骨营养障碍.血管病变、血黏度增高,是造成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张营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特发性水肿,其本在胃,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治宜首当疏利,冀其肝得疏,气得行,血得活,脾得运,肿得消.以肝论治,使肝气舒,脾气旺,用疏肝解郁,健脾利湿为基本治法.治疗53例,痊愈42例,好转11例.
作者:冯俊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选取近5年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方法,包括如何选穴、如何针刺、其他针灸方法以及结合治疗法,通过概述近来运用频繁、疗效肯定、操作方便、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找到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减少偏头痛导致的药物滥用,以及为下一步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
作者:李建武;蔡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胃失和降、肺气上逆、肺胃不和,治宜降逆和胃、宣肺止咳化痰.自拟降逆止咳颗粒,治疗3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颜小波;韩迪;张碧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红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拟丹红活血化瘀汤常规水煎服用,每日3次,21天为1个疗程.[结果]182例中,显效16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25%.[结论]丹红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陈庆通;洪志豪;陈素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从定义及流行病学、Ms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中医痰瘀论、西医认识、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紊乱、炎症反应、高血压)、治疗(控制体重及减肥、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血小板治疗、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论述代谢综合征在防治过程中发挥其潜在的优势.
作者:王华;王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试图从血管介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角度出发,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探讨其实质,并分析痰瘀证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间的相关性.[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痰瘀证组(30例)及非痰瘀证组(66例).分别检测Hcy、Hs-CRP在痰瘀证及非痰瘀证组中的数值,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与血管介质的关系.检测痰瘀证组、非痰瘀证组间TC、TG、HDL-C及LDL-C的数值变化.[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组Hcy、Hs-CRP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 (P<0.05、P<0.01);痰瘀证组TC数值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TG、HDL-C及LDL-C在两组间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显示:Hcy、Hs-CRP等血管介质介导的免疫炎症活动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证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心衰痰瘀证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而高血脂有可能成为痰瘀证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诊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