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述略

王华;王旭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中西医研究, 综述
摘要:从定义及流行病学、Ms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中医痰瘀论、西医认识、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紊乱、炎症反应、高血压)、治疗(控制体重及减肥、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血小板治疗、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论述代谢综合征在防治过程中发挥其潜在的优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相关性探析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升高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内皮损伤及血脂异常等病理变化,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FIB通过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冠心病(CHD)相关,成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同时FIB也是冠心病严重并发症的预测因子.

    作者:阮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黏连性肠梗阻45例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肠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疗效分析.[结果]治愈19例(82.61%),有效3例(13.04%),无效1例(4.35%),总有效率95.65%.[结论]行气活血通腑汤治疗慢性肠黏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熊友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黑布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黑布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愈合后10~30天,具有可比性的增生性瘢痕患者40例(瘢痕共计50处).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黑布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外用康瑞保凝胶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疗效比较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黑布药膏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双勋;高晶;刘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与血管介质及血脂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试图从血管介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角度出发,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探讨其实质,并分析痰瘀证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间的相关性.[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痰瘀证组(30例)及非痰瘀证组(66例).分别检测Hcy、Hs-CRP在痰瘀证及非痰瘀证组中的数值,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与血管介质的关系.检测痰瘀证组、非痰瘀证组间TC、TG、HDL-C及LDL-C的数值变化.[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组Hcy、Hs-CRP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 (P<0.05、P<0.01);痰瘀证组TC数值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TG、HDL-C及LDL-C在两组间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显示:Hcy、Hs-CRP等血管介质介导的免疫炎症活动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证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心衰痰瘀证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而高血脂有可能成为痰瘀证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诊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3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在卡式评分及体质量、肿瘤变化及中医临床症候方面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骨髓抑制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化疗的效果,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任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724例

    [目的]总结7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治疗经验,探讨预后影响因素及中医药干预时机.[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保肝、退黄、支持、对症等治疗,部分病例应用人工肝及抗病毒治疗,总结本病的总体及不同分期疗效情况,分析疗效与并发症、生化指标相关性.[结果]72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总有效率33.7%,其中,早期有效率94.6%;中期有效率65.5%;晚期有效率仅为12.1%;预后与年龄、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及反映肝细胞损伤坏死程度的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有关.[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率较低,目前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对并发症及病情分期两个环节采取中药有效干预,辅以积极的血制品支持治疗,可能会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立福;李筠;张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为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88例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针灸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每天给予推拿按摩、静点东莨菪碱及功能训练(包括Bobath法、上田法);针灸组(4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头针、体针治疗.经90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发育商值的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客观评价两组疗效,应用马若飞标准评定.[结果]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促进脑电活动和神经递质的分泌,代偿已变性或坏死的脑细胞功能,改善脑细胞代谢,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终证明推拿按摩、西药、功能训练结合针灸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佳方法之一.

    作者:赵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中西药的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19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周后通便效果观察比较,3周后瘫痪疗效比较.[结论]临床症状减轻,合并症较少,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荣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慢性疲劳综合征定量诊断模型的研究

    [目的]根据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的中医分型,探讨CFS中医证候的诊断规律.[方法]收集泸州地区3个医院的441例CFS患者四诊信息,并根据专家诊断的中医证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建立了判别分析函数.[结果]筛选出耳鸣、肌肉或关节痛、烦躁易怒等17项对CFS证候诊断有影响(P<0.05)的症状,建立了中医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判别函数.经验证,一致性好(Kappa值为0.904),判断正确率达到93.7%.[结论]所建立的判别函数能够提高CFS中医辫证分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可帮助指导慢性疲劳综合征专家辅助诊断系统的建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康明祥;贾红;袁婉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愈溃汤内服灌肠并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0例

    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是虚损所致,以脾胃虚弱、气血亏损为本,血瘀肠络、湿热留滞为标.愈溃汤内服灌肠治疗,攻补兼施,内外合治,使药物直达病所,治疗90例,治愈58例,显效29例,无效4例.

    作者:孟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化斑散治疗黄褐斑100例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中药,促进黄褐斑吸收,同时设对照组,单纯用外用药治疗进行观察比较,治疗1个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黄褐斑有独特的临床效果.

    作者:庞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述略

    从定义及流行病学、Ms的诊断标准、发病机理(中医痰瘀论、西医认识、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紊乱、炎症反应、高血压)、治疗(控制体重及减肥、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血小板治疗、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论述代谢综合征在防治过程中发挥其潜在的优势.

    作者:王华;王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王骧腾主任治疗冠心病经验撷菁

    冠心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心肾两脏,而肾之虚损是引起心损的根本原因.肾虚是冠心病发病的病机核心.王骧腾运用益肾疏肝法,以脉通宁冲剂配养心安胶囊治疗冠心病,疏肝理气,活血通脉,以治其标;合之标本兼治,切中病机,效果显著.

    作者:张继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淡盐水汤或温开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虚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淡盐水汤、温开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虚的疗效差异,以求应用合适的药引.[方法]将45例肾虚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肾虚的治愈好转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淡盐水汤作为药引,引导它药直达肾腑,使六味地黄丸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陈海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药并举治疗面瘫3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7%(χ2=8.913,P<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孙悦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42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取翳风(双侧),风池(双侧),廉泉针刺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结果]临床治愈18例,占42.8%;显效16例,占38.1%;有效6例,占14.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是提高西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个理想有效途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纂要

    从针刺疗法、穴位注射、针药结合、特殊针法(电针疗法、鼻针、穴位埋线、浮针、梅花针、子午流注针法)、温针灸、综合疗法综述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出:针灸治疗胃脘痛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开展远期疗效的观察、随访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应重视样本选取的科学性,统一疗效判定标准.

    作者:潘立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丹红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182例

    [目的]观察丹红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拟丹红活血化瘀汤常规水煎服用,每日3次,21天为1个疗程.[结果]182例中,显效16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25%.[结论]丹红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陈庆通;洪志豪;陈素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伍用抗凝血实验研究

    [目的]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伍用的抗凝血作用研究.[方法]采用体外血浆法测定药物对凝血作用的影响;采用玻片法测定药物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剪尾法测定药物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伍用明显延长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P<0.05);非常显著地减少大鼠血小板计数,延长小鼠出血时间(P<0.01).[结论]亚硒酸钠与丹参注射液伍用有抗凝血作用.

    作者:张未玮;刘文艳;戴力明;韩健;王学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述略

    从发病机制、中医病机(肾虚血瘀、脾胃虚弱、气虚血瘀)等论述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进展.指出:糖尿病合并神经血管病变加重了骨营养障碍.血管病变、血黏度增高,是造成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作者:张营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