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介绍糖尿病患者足部问题保守处理的决策途径.该途径由路易斯安娜州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糖尿病足方案组开发,作为全州糖尿病处理创始组织的一部分,为医疗服务复盖人群提供标准化的足部处理.此途径共包括5项临床亚途径,分别是外伤预防、发热肿胀的足、溃疡、骨髓炎和功能再塑,在多学科处理中该途径为康复医师和其它康复人员提供神经病变的足部问题评定和处理的整体框架.
作者:崔思松;窦祖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相对元痛和容易施用的技术,为解决许多疾病(尤其是脊髓损伤)患者的结肠排空障碍带来了希望.通过在大鼠身上进行初步实验,将放射性物质锝(Tc99m)从盲肠注入,经过结肠,排入粪便.发现接受FMS的大鼠(FMS组)粪便中所含Tc99m的百分数远高于未接受FMS的大鼠(对照组),即FMS组结肠排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证明FMS对大鼠结肠排空有促进作用.
作者:韩韶华;谭维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尽管帕金森病长期使用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替代治疗作为目前治疗的金标准,但是现有的治疗措施均不能有效阻止乃至减慢疾病的进展.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神经元保护性治疗的深入研究,必将为选择合适的神经元保护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而阻止病情的恶化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玮;曹学兵;彭海;孙圣刚;杨明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综述运动疗法改善心衰的效果研究新进展.对急性心血管事件后(如心脏移植术后、急性心肌梗死致严重心衰病情稳定后)的心功能恢复及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不全Ⅱ级和Ⅲ级),运动疗法起重要的作用.通过有规律的适度体力活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衰患者骨骼肌的生化代谢、形态功能及运动耐力,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增加体力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介绍了运动处方的制订及其注意事项.
作者:罗碧辉;曾昭华;苏诚坚;易家骥;周士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回顾姿势图的发展历史,分析平衡和姿势控制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机动态姿势图的基本原理,介绍计算机动态姿势图的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判读原则,重点对其临床和科研应用、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综述,并论述其应用价值.
作者:刘汉良;尤春景;燕铁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