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Vijayakumar R…//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1 127~1 130作者报道了1例中风抗凝治疗导致的罕见并发症--继发于臂部肌肉弥漫性出血的尺神经病.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日]/山崎裕司//综合リハ.-1998,26.-667~671主要就截肢后残肢处理和假肢安装前、后训练,及老年人缺血性肢体截肢护理注意事项进行叙述,具体如下.术后断端处理一般采用弹力绷带固定残端的软包扎法,也采用石膏固定的硬包扎法.此外,保持肢体术后安静和均匀受压,防止肢体位置不佳引起挛缩、浮肿、血肿形成,对无截肢痛和幻肢痛者尽量调动其假肢训练的积极性.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日]/山崎裕司…//综合リハ.-1998,26.-689~692为了改善老年患者的步行能力,往往进行增强肌力的训练,其中,下肢肌力对步行自由度非常重要,本文就老年患者膝伸肌肌力对步行速度、步行自由度的影响进行叙述.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Schindl MR…//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301~306既往训练脑瘫儿童步行能力时主要强调抑制肌张力、训练平衡能力,在爬、坐和站立时进行步态准备动作训练.现代运动再学习理论认为,特定任务的反复训练是提高运动功能的有效方法,例如,一个人想学习行走他必须反复练习.研究表明,部分体重受到支撑下进行踏车行走训练对提高成人截瘫和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非常有效.作者将此疗法引入脑瘫儿童步行能力的训练中,以观察其疗效.评定指标采用功能步行分类(FAC)和总体运动功能评定(GM)中站立及行走部分.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Patel AT…//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1 357~1 363本文目的是评价脑卒中初期的损伤在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低水平和高水平功能活动的受损程度的影响;明确是否累积损伤效应超过了单纯的运动损伤对功能结局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俄]/КирьяноваВ…//ВопрКурортол.-2000,4.-18~20呼吸道霉菌感染是相当常见的病,其侵入型者过程严重,常致残,有时可致死.肺霉菌病的治疗常用抗霉菌药和免疫调制剂,但疗程长,消费高,且不良副作用多.为提高疗效作者采用了物理疗法.旨在评估负压激光疗法(БЛТ)对慢性念珠型细菌性支气管炎(ХКББ)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Wong WP//Phys Ther.-2000,80.-662~670旨在说明在监护抢救室里,1名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在24 h内接受物理治疗所获得的收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Granata PG…//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888~89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痉挛性脑瘫(CP)患儿和正常儿肌肉电-力学延迟(EMD)的差异.方法受试者为12例痉挛性CP患儿和12例年龄配对的正常儿,其中女孩13例,男孩11例,CP患儿中,4例为偏瘫,8例为双瘫(只测量瘫痪重的一侧),1例为早产儿.CP组平均年龄为11.2±3.2岁,正常组为10.5+2.8岁.受试者坐于等速测力计上,椅背倾斜110°,膝关节由测力计控制在屈曲45°和90°.由放在股四头肌正中和中间腘绳肌群肌腹上的双极表面电极记录肌电活动,放大原始的EMG数据,带通滤过16~1 500Hz,1 000Hz为样本.由附着等速测力计伸肌臂上的可移动载荷测力计记录膝伸肌力,EMG和力的数据在软件中500 Hz低滤过.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Maeda A…//Am J Phys Med Rehabil.-2000,79. -519~525日常生活中躯体活动能力的减低,对于患有疾病或残疾的老年人是一个危险因素.躯体活动能力的测试为识别ADL的减低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躯体活动能力测试对评价老龄的生理效应很有帮助,但这是否能有效评估生活在社区中的脑卒中患者的ADL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有关行走速度和站立这两项活动能力的测试方法加以修改使之更适用于脑卒中患者,旨在研究脑卒中患者两项躯体活动能力测试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Laufer Y…//Clin Rehabil.-2000,14.-125~129脑血管意外致成人偏瘫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侧下肢负重减少,而下肢负重是行走所必需的.因此改善下肢负重是偏瘫病人康复的重要目标.本文旨在评价和比较踏不同高度台阶对下肢负重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Cameron D//Clin Rehabil.-2000,14.-208~211运动力指数(Motricity Index,MI)应用于中风患者偏瘫侧肌力评分已20年.该方法应用医学研究会(MRC)系统的改良方法对6个肌肉活动力量进行测试,根据现存运动和施加阻力,并附加加权分以获得偏瘫上、下肢和偏瘫侧的评定.MI已获广泛应用,且有良好信度,与对侧上肢运动试验和握力的相关性显示了其效度.但下肢MI的校标效度未予以检验.本研究目的即在于此.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Larkin M//Lancet.-2000,355(9206).-812“默想”(meditation)似乎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性.科学家认为,这是一项令人感兴趣的研究,它首次表明可以单独用减轻紧张的方法来遏制这些疾病的发展,而不需要改变饮食、锻炼、药物或手术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俄]/ΓерасименкоМЮ…//ВопрКурортол.-2000,4.-35~37激光作用于头部相应脑结构部位的投影区可引起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功能性变化.本文旨在探索对颌面部神经肌肉装置的中枢和末梢调控环节进行多层面作用的物理疗法,以促进先天性腭裂和上唇裂患儿的康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Kang YK…//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995~998单纯性三叉神经运动支病变是一不伴随三叉神经感觉或其它颅神经受累体征的三叉神经运动性麻痹.本文报道1例单纯性三叉神经运动支病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俄]/АбрамовичСΓ//ВопрКурортол.-2000,5.-50~51高血压病(ГБ)是老年人群主要疾病之一,及时治疗可显著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目前对ГБ的非药物疗法还多限于减肥、限盐、体育活动和精神卫生,常常忽视了高效的矿泉疗法和物理疗法.虽然很多文献对ГБ时应用物理因子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但对老年ГБ病人的理疗至今尚缺乏严格的科学根据,因为这些研究主要是在较年轻人群中进行的,没有考虑机体的年龄性功能特点.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Nell V…//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614~617在世界卫生组织神经创伤预防与治疗咨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对扩展的GCS-E量表进行了修改,主要是界定了一系列行为标准,明确了创伤后记忆缺损(amnesia)的持续时间并规范了除GCS数据外的附加数据.这样,GCS可以在世界上通用,而评价记忆的数据被作为GCS量表中一个附加部分,从而无需对GCS再做任何修改,以避免脑外伤临床方面的抵触.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俄]/РаэумовАН…//ВопрКурортол.-2000,5.-3~5硝酸盐是缺血性心脏病(ИБС)病人经常使用的主要基础治疗药物之一,但长期应用易发生耐药性,临床报导高达60%至100%.发生耐药性的机制复杂,有许多学说,但迄今无一能确立.间歇用药可预防耐药性,但对频发性及无症状者又不能保证有效的抗缺血效应,还可能引起“反跳性”心肌缺血.激光(λ=0.85 μm)具有止痛和扩张血管作用,对微循环、血脂成分、脂质过程氧化(ПОЛ)过程和机体抗氧化系统(AOC)有良好作用.因此作者们观察了红外激光对需长期不断服用硝酸盐治疗的伴高血压的ИБС病人作为硝酸盐作用增强剂及消除耐药性的可行性.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俄]/ПашковВК…//ВопрКурортол.-2000,4.-37~39特异反应性皮炎是儿童常见病,近年来发病显著增多,除局部红斑、水肿、渗出、脱屑等皮损外还伴搔痒、睡眠障碍、皮肤划痕反应等症状,表明有躯体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可引起应激反应促使机体适应障碍.桑拿浴作用于机体的温度及压力感受器,可影响心肺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精神情绪张力和代谢过程,是一种生理性促适应因子,对早期和晚期缓解期特异反应性皮炎无疑是有益的.本文研究桑拿浴对缓解期特异反应性皮炎儿童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Go1oborod'ko SA…//J Hand Ther.-1999,12.-330~332描述了一种新的屈肌肌腱松解术后的处理方案,让术后的手指立即屈曲至手掌,并保持这一肢位数小时,暂时形成新的粘连,假设当被动伸展患指时,这些早期的粘连能被撕断.作者用这一方案治疗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英]/Kevorkian CG…//Am J Phys Med Rehabil.-2000,79.-558~564心脏移植手术已在全世界广为开展,但随着存活时间的不断延长,手术相关脑卒中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然而,目前有关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报道甚少,而心脏移植病人发生脑卒中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结果如何,更鲜为人知.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心脏移植病人发生脑卒中的原因,并通过数例心脏移植脑卒中后的病人接受康复治疗后结果的报道以揭示此类病人康复相关生理学因素.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