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阳和汤加减治疗体质性低血压浅识

褚为民

关键词:体质性低血压, 阳和汤
摘要:体质性低血压按其症状分析,虽似肝阳上亢,但结合苔脉,当属阳虚气滞.治宜温阳通阳散滞,方用阳和汤适当加入安神等治标之品,以求标本兼治之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阐述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及其中医辨证,即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营卫失调,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痰瘀凝滞,劳损及外伤致病等因素相关.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施治应注重寒热虚实之分,并与辨病相结合.

    作者:张琼;卫四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克感灵治疗急性热病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现代医学微观方法探讨复方克感灵作用机理.[方法]使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制造外感发热家兔动物模型30只随机分为五组,以插管灌胃形式给药.实验过程中,每只家兔分别于造模后0.5h、1h、1.5h及给药后1h、2h、3h时各测体温1次.每只家兔的血液标本分别于造模前、发热高峰时及用药后3h采集.[结果]实验得出复方克感灵高剂量组的疗效好.复方克感灵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具有能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白细胞比例,血浆中内生致热原(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提高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力、退热、抗感染的作用.[结论]以现代医学微观方法探讨复方克感灵作用机理,从而为其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刘一;刘维政;刘佳鑫;江秀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伏九贴敷疗法对哮喘中度发作治疗作用与病程相关性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伏九贴敷疗法对哮喘中度发作的治疗作用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处于中度发作期哮喘患者根据病程,分为3个组别,分别给予伏九贴敷疗法,10天1次,连续9次,于末次贴敷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于12个月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病程在5年以下者效果明显,有效率为100%,病程在6~10年者,有效率为83.3%,病程在11年以上者,有效率为76.2%.[结论]贴敷疗法对哮喘中度发作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病程较短者,疗效更突出,并且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汤日鹏;周克义;于雪峰;刁文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从少阳论治支气管哮喘述要

    根据中医学六经理论,从少阳论治支气管哮喘,提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少阳胆腑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是正虚邪实,少阳枢机不利,治宜和解少阳,疏利枢机.以此理论指导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克明;徐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冬病夏治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110例远期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对慢性支气管炎远期疗效.[方法]将220例1∶ 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急性发作期给予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缓解期加强锻炼,避免各种致病因素.治疗组除上述处理措施外,尚进行穴位贴敷,每年夏季初、中、末伏各贴1次,连续应用3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赵素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黄不同剂量保留灌肠治疗早期尿毒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大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早期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早期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30例)和高剂量组(30例),分别给予10g和25g生大黄制剂保留灌肠,12天为1个疗程.观察症状和体征以及血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25g生大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早期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较低剂量组.

    作者:刘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述略

    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几种方法.主要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综述和评价.目前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主要有实验性(药物性)模型、自发性(遗传性)模型和转基因模型等[1-2].上述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价格低廉,可操作性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类糖尿病形成的病理过程,成为目前研究2型糖尿病主要的动物模型.旨在将国内外有关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一次总结.

    作者:顾晓颖;杜佳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述略

    从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综述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指出:UC为本虚标实,虚责之脾、肾、肺,实责之湿热、瘀滞,临床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实中有虚的复杂症候;临床治疗方面有分期和分型论治、复方应用,且治疗方法众多,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作者:李海涛;王翼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右归汤加减合针刺并用治疗病窦综合征20例

    [目的]观察右归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病窦综合征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例)和对照组(n=17例).[结果]经14天治疗后,20例患者在主证的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方面有很大改善.[结论]右归汤加减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病窦综合征有疗效.

    作者:戴红红;尹小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疏肝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气秘型)30例

    [目的]研究疏肝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气秘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疏肝润肠方治疗,对照组予通便灵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疏肝润肠方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润肠方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剂.

    作者:徐瑾;刘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强颈汤综合疗法并用治疗颈椎病37例

    颈椎病原本是中老年疾病,目前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尚无彻底根治办法,目前公认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办法,治疗颈椎病尚无理想药物.中医药治疗有很多优势,应积极总结发扬推广,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作者:马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辨证治疗胃下垂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胃下垂临床疗效.[方法]辨证分饮食停滞方用保和丸、中气下陷方用补中益气汤、胃阴不足方用麦门汤治疗.[结果]显效58例,有效8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结论]认为以升阳举陷、滋阴、健脾、和胃等综合辨证治疗,效果佳.

    作者:景忠良;翟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针灸推拿为主治疗颈椎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针灸推拿隔日交替进行,10次1个疗程.[结果]治愈85例,好转53例,无效12例.[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叶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阳和汤加减治疗体质性低血压浅识

    体质性低血压按其症状分析,虽似肝阳上亢,但结合苔脉,当属阳虚气滞.治宜温阳通阳散滞,方用阳和汤适当加入安神等治标之品,以求标本兼治之效.

    作者:褚为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纂要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中医在大肠癌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从大肠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以及中成药等多个方面将近几年的中医药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对黏液性水肿病机的探讨

    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局限性黏液性水肿者可见于其他疾病.如Graves病、丝虫病等,故从病机上作以区分可以深化对黏液性水肿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中医的相关论述则鲜有报道,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黏液性水肿的病机进行探讨,从而使中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条理与完备.

    作者:郭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明末医家王宏翰生平著作和中西医汇通思考

    王宏翰生于明末的上海,克绍箕裘,研读医学,著作颇多,尤以<医学原始>反映其学术观点.将儒家思想与西方医学相融合,创立元神元质说,引入四元行说,成为倡导中西医汇通的早期医家.

    作者:杨奕望;吴鸿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不寐症156例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不寐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用加味二仙汤治疗,对照组138例口服地西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03%,对照组83.33%,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复发率治疗组为15.28%,对照组为45.8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不寐症有较满意疗效.

    作者:赵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拟定悸汤治疗心律失常39例

    [目的]观察自拟定悸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心律失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定悸汤加减治疗,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口服异博定或心律平予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8%,对照组总有效率65.7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定悸汤在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辨证施治,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柳艳弘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研究述略

    从气道炎症和炎症介质、Th1/Th2失衡、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建、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等综述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指出:治疗哮喘的中药剂型日趋丰富,对重要单味及有效单体的研究日趋量化、科学化.

    作者:李竹英;刘佳;王雪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