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枝附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58例

郑集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桂枝附子汤
摘要:[目的]观察桂枝附子汤治疗压迫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以骨盆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桂枝附子汤口服.两组均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疗程、复发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疗程、复发情况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纯物理治疗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桂枝附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不寐症156例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不寐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用加味二仙汤治疗,对照组138例口服地西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03%,对照组83.33%,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月,复发率治疗组为15.28%,对照组为45.8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不寐症有较满意疗效.

    作者:赵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浅识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不一,患者主要死于重要脏器的血栓形成和出血.为使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范围,西医主要采用羟基脲、干扰素、Anagrelide、阿司匹林等药物及血小板分离术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存在治疗欠缺及毒副作用较大等不足,然多位中医专家灵活应用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既弥补了西药的不足,并通过辨证论治使患者从临床治疗中获益.

    作者:薛爱珍;任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其成因浅识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部分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强其合理应用.

    作者:刘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冬病夏治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110例远期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对慢性支气管炎远期疗效.[方法]将220例1∶ 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急性发作期给予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处理;缓解期加强锻炼,避免各种致病因素.治疗组除上述处理措施外,尚进行穴位贴敷,每年夏季初、中、末伏各贴1次,连续应用3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赵素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6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及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39例不采用中药治疗,西医治疗方案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49例(81.7%),对照组显效23例(5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益气活血通络,阻滞血栓形成,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铁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承气汤临床妙用临证三则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方法]运用大承气汤治疗反复下利,头痛发热,恶露不下三则.[结论]病名虽异,症状不同,但其病机一致,均可用大承气汤.

    作者:樊莹丽;霍雪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对黏液性水肿病机的探讨

    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部分局限性黏液性水肿者可见于其他疾病.如Graves病、丝虫病等,故从病机上作以区分可以深化对黏液性水肿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中医的相关论述则鲜有报道,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黏液性水肿的病机进行探讨,从而使中西医关于黏液性水肿病机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条理与完备.

    作者:郭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纂要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中医在大肠癌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从大肠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以及中成药等多个方面将近几年的中医药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承气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176例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腰椎压缩性骨折176例,平均67.5岁.用大承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辨证施治.[结果]少服药1剂,多服药3剂,优良率85.8%,无不排气者.[结论]大承气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满云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从少阳论治支气管哮喘述要

    根据中医学六经理论,从少阳论治支气管哮喘,提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少阳胆腑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是正虚邪实,少阳枢机不利,治宜和解少阳,疏利枢机.以此理论指导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克明;徐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的监护技术.[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塞时间窗内患者行静脉滴注溶栓剂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出血现象,配合医生监测生命体征和各项生化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溶栓治疗时各项护理配合和治疗后的护理康复指导.[结果]溶栓治疗2周后基本治愈5例,显效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90%.[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是目前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程度较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严密的观察病人、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陆兰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阐述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及其中医辨证,即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营卫失调,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痰瘀凝滞,劳损及外伤致病等因素相关.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施治应注重寒热虚实之分,并与辨病相结合.

    作者:张琼;卫四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桂枝附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58例

    [目的]观察桂枝附子汤治疗压迫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以骨盆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桂枝附子汤口服.两组均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疗程、复发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疗程、复发情况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纯物理治疗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桂枝附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郑集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清幽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目的]观察清幽养胃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雷贝拉唑与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愈溃安胃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愈率、幽门螺杆菌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95.8%、85.4%、91.7%,对照组分别为81.2%、62.5%、6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幽养胃汤结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孙韶岩;华冬方;刘玉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脑中风辨证分型施护浅析

    脑中风分肝阳暴亢、痰热腑实、风痰阻络、气虚血瘀四型.指出:发病七日内,及时治疗,护理措施得当,预后较好.

    作者:李屏;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脾肾论治代谢综合征浅识

    代谢综合征为机体对胰岛素作用发生抵抗,影响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从肝论治,治以疏肝理气;从脾论治,治以健脾利湿;从肾论治,治以补肾.

    作者:张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证46例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身痛逐瘀汤加防风、海风藤、鸡血藤治疗.[结果]治疗46例,治愈9例,显效18例,好转14例,无效5例.[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痹症疗效显著.

    作者:罗世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并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降脂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降脂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的91例UA,总胆固醇(TC)≥4.68mmol/L,将其随机分为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组(联合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两组均为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联合组每天加服通心络胶囊2粒,每天3次.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CK).[结果]联合组及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血脂、CPR、及ET水平(P<0.05),但联合组效果更佳.[结论]UA联合应用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脂,减轻炎症、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孔祥奇;汪凤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肠病治肺考释

    从经络,病理、生理及临床多个角度对从肺论治肠病进行探究,揭示了肠病治肺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指出:调理肺脏(补肺、清肺、宣肺、肃肺)在治疗肠道疾病时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显现了中医理论诊治疾病时整体观念的优点.

    作者:曹玺;王希利;孙江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肾炎辨证护理浅识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生活护理,病情观察,临证施护,服药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等中医护理方法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