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庞剑威
笔者从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对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兼膀胱湿热郁滞者,采用养阴利湿并举之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并配合得当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子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以下五个特点:桡骨远端背(掌)侧皮质粉碎,关节面移位>2mm;掌倾角向背侧倾斜>20°-25°;桡骨短缩>5mm;复位后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这种骨折往往呈粉碎性,固定强度较差,功能恢复差[1].
作者:周强;高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从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对哮喘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行为性格的配对测量分析.情况如下:
作者:王继伟;祖晶;杨宇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詹学斌教授用桂枝汤临证治疗三则:冒风症误治案,治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佐以健脾助运、养血补肾,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更年期综合征,证属肾气亏损、营卫不和,治宜标本兼治,方用桂枝汤加味.颈椎骨质增生综合征,治宜调和营卫,养血补肾通络,方用桂枝汤加味.
作者:詹学斌;朱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或阴阳两虚.邪实以湿、寒、热、炎、滞、瘀等.治疗关键一是治标(祛邪),二是固本(扶正).治疗65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21倒,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
作者:韩文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如何利用药房为患者做好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每一个药剂人员的当务之急,为了使药房工作顺利完成,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病情,认真听取病人的情况,仔细分析运用医药学知识进行指导用药,亲切、清晰的语言解答是药房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晓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指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虚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实为实邪内阻,虚实夹杂.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52例,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
作者:王似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张仲景<伤寒论>真武汤加减辨证治疗尿浊、淋证、酸痛、胃痞等杂症.
作者:蒲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蛋白尿是原发性或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亦是肾脏病 实验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对肾脏病的病程、治疗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自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天王补心丸中丹参素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18(4.6×150mill,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96:0.0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 mL·min-1.[结果]丹参素在0.15~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天王补心丸的质量.
作者:杨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1997年11月至2006年11月,以半夏厚朴汤在纤维喉镜下治疗梅核气10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胁痛症,是临床较多见的病症之一.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肝气郁结型、瘀血停滞型、血不养肝型、肝阴不足型.用<伤寒论>经方四逆散加味为基本方,根据临床伴随症状辨证加减,治疗本病症收到满意的效果.对胁痛的发病原因、机理转变以及四逆散加味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永安;刘路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除了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外,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其中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为30~50%[1].
作者:汪平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自2000年至2005年,采用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强;郑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风神昏的发病机理是,人体心肝肾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闭阻脑络而致.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急,故中风神昏首当醒脑开窍.开窍法适用于邪实神昏的闭证,对神昏但属脱证者不宜使用.此法多含有芳香挥发药物,不宜久煎.
作者:林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开放式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其优点是输液速度快、对于手术中躁动的患者能够保证液体安全有效的输人体内.减轻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少液体外渗.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现将应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东;井淼;刘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为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之源之不足,应纠正其不足,改善组织的营养,宜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八珍汤加减治疗.
作者:王凤耀;李淑红;王永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风偏瘫多由肝肾虚弱,中气不足,血运无力,脉络瘀阻所致,治宜益气活血通络为原则,以求气得充,血能行,瘀可化.除内服中药外,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如能药针并用,有机结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武玉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妊娠期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中药理气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对照组单用铝碳酸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理气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是治疗妊娠期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赵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晚期肺癌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进行的因子分析,探讨晚期肺癌中医辨证规律,为合理的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疗晚期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对183例各种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进行回顾性调查,制定症状评估量表统计数据,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脾胃虚弱是晚期肺癌的主要证型.[结论]治疗晚期肺癌,建议以益气养阴,调补脾胃为基本治疗法则.此治疗法则为规范化治疗晚期肺癌的组成部分,以达到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张学哲;张宁苏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