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高建中
中风神昏的发病机理是,人体心肝肾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闭阻脑络而致.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急,故中风神昏首当醒脑开窍.开窍法适用于邪实神昏的闭证,对神昏但属脱证者不宜使用.此法多含有芳香挥发药物,不宜久煎.
作者:林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偏头痛发作时,颅内外血管血流可以加快、减慢、部分无明显改变.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查,可以判定血管处于痉挛或扩张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另外,亦可对某些使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的药物进行监测、判定.
作者:张长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泄泻,表现为标实而本虚,腑实而脏虚,即湿热兼脾虚共存,故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以清热祛湿,健脾升阳.笔者用此方治疗慢性泄泻43例,疗效颇为满意.
作者:苏东平;宋俊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急性细菌性痢痰,病位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为湿热内蕴大肠,气血凝滞,热毒交炽,肠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而成.马齿苋含有去甲肾上腺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氯化钾等多种成分,对血管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并能促进溃疡愈合,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
作者:刘凤英;邓云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吞咽功能障碍是昏迷病人的常见表现.一般需采取鼻饲法以维持营养.但因鼻饲不当常可引起返流、误吸继而导致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昏迷鼻饲病人中,出现食物返流者16例,通过临床观察,找出引起返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后不同程度的头痛疗效.[方法]按照诊断标准把222例患者随即分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112例和口服药对照组110例,观察治疗14天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不同头痛程度上的疗效差异显著(P<0.01),轻度头痛疗效好于中度和重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1%(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60.9%)(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在治疗轻度外伤性头痛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12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2003年至2005年间的门诊病例,其中,女72例,男48例;脑力劳动96例,体力劳动24例,年龄大64岁,小21岁,其中21~30岁6例,31~40岁29例,41~50岁38例,51~64岁47例;病程短3个月,长8年.
作者:刘家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自2000年至2005年,采用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强;郑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法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陈联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迟某某,男,19岁.2001年4月6日初诊.5个月前因受寒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自用感冒药未能缓解,继而出现高热、心悸、气短、乏力,在某某医院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予ATP、COA、黄芪、刺五加等静滴治疗,有所缓解,但经常心悸气短,每逢感冒、劳累或紧张时加重,现兼有头晕、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自汗、微恶风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弦而细.
作者:张晓明;王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以下五个特点:桡骨远端背(掌)侧皮质粉碎,关节面移位>2mm;掌倾角向背侧倾斜>20°-25°;桡骨短缩>5mm;复位后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这种骨折往往呈粉碎性,固定强度较差,功能恢复差[1].
作者:周强;高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治疗组),其中,高血压Ⅰ级15例,Ⅱ级13例,Ⅲ级2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6~68岁.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脑、肝、肺、肾及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排除中医所说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另设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5岁~66岁,两组间除血压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马旭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由下焦虚寒、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而致.温经汤,温经散寒,去瘀行气,配方精当,直中病机,有温经散寒,行气去瘀、益气止痛之效.
作者:姚海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在难治类毒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难治类毒物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毒患者有33例死亡,死亡率为78.6%.其中发生呼吸衰竭或3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者无一存活:接受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者死亡率和行床旁单泵树脂血液灌流治疗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难治类毒物中毒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特效救治方法.及时有效地清除毒物,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血液净化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新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认为心理状态是人们情趣反映和行为的结果,是受人们意识支配的.心理反应分恐惧、猜疑、紧张、稳定四型.具体方法以疏导、松弛、支持、心理位置提高及合理情绪治疗、感情转移等.形体与精神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心理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急性期是中风康复的关键阶段,可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急性期成功的康复护理效果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对急性期进行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进行功能锻炼者.因此应重视中风病人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纠正目前很多人认为康复训练只属于疾病进入恢复期后才开始的误区.
作者:杭艳;耿元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除了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外,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其中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为30~50%[1].
作者:汪平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6-17岁,平均年龄10.5岁;病程1-15天,平均病程5.3天.
作者:王永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对石淋通片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筛选优化处方.[结果]用预胶化淀粉做赋形剂,3%的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做崩解剂,50%乙醇做粘合剂.[结论]处方科学合理,生产工艺切实可行,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张丽;缪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言求其受病之本因也.有本因,斯有本证.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病轻者无传变,重者多传变,谓之变证.小伤寒谓绍派伤寒中一本证.为此加以介绍.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