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路
中风偏瘫多由肝肾虚弱,中气不足,血运无力,脉络瘀阻所致,治宜益气活血通络为原则,以求气得充,血能行,瘀可化.除内服中药外,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如能药针并用,有机结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武玉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法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陈联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后不同程度的头痛疗效.[方法]按照诊断标准把222例患者随即分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112例和口服药对照组110例,观察治疗14天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不同头痛程度上的疗效差异显著(P<0.01),轻度头痛疗效好于中度和重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1%(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60.9%)(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在治疗轻度外伤性头痛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或阴阳两虚.邪实以湿、寒、热、炎、滞、瘀等.治疗关键一是治标(祛邪),二是固本(扶正).治疗65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21倒,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
作者:韩文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指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虚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实为实邪内阻,虚实夹杂.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52例,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
作者:王似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詹学斌教授用桂枝汤临证治疗三则:冒风症误治案,治宜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佐以健脾助运、养血补肾,方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更年期综合征,证属肾气亏损、营卫不和,治宜标本兼治,方用桂枝汤加味.颈椎骨质增生综合征,治宜调和营卫,养血补肾通络,方用桂枝汤加味.
作者:詹学斌;朱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认为心理状态是人们情趣反映和行为的结果,是受人们意识支配的.心理反应分恐惧、猜疑、紧张、稳定四型.具体方法以疏导、松弛、支持、心理位置提高及合理情绪治疗、感情转移等.形体与精神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心理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笔者50例病例,联合应用黄芪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付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笔者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2005年-2006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我科研制的脑脉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症200例,并与80例常规治疗组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丽红;路学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宜祛风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针刺夹脊穴能振奋督脉阳气,改善神经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加快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减轻致痛物质对神经根的刺激.风池配颈夹脊穴能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之功效.颈椎部的推拿牵引,可以松弛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颈椎动力平衡系统,减缓骨质增生,扩大椎间隙椎间孔.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压迫和粘连.颈椎病病程都较长,久病必瘀,而刮痧治疗能调血行气,疏经活血,排毒除秽,祛瘀生新.
作者:冯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鉴别中药真伪的方法很多,在无现代设备的条件下比较简便易行的则为传统经验鉴别,即:望、问、闻、切、试(火试、水试).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材真伪及质量优劣.
作者:金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科学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调查.[结果]2007年医院感染率为4.7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8.20%.[结论]医院感染发生与疾病谱、抗菌药物使用、消毒隔离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毛羽丰;马莹;钱冬;苏姿兵;刘鸣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加味阳和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5例中,男85例,女60例;年龄26~59岁,平均41.1岁;病程10天~7年,平均1.3年.
作者:刘元梅;张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的程度,以帮助护士正确的认识工作压力,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院临床40名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惫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结论]建议从管理方面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护士的疲溃感,并增加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方面的训练.
作者:周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药饮片来源广泛,品种繁多,饮片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怕冻,有的易吸湿,应根据其特性妥善贮藏养护.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干燥养护法、酒精防虫法、埋藏养护法、化学药品灭虫法(硫磺熏蒸法)、无公害气调法、对抗贮藏法和冷藏养护法等.
作者:秦晓红;张书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下痢、腹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反复发作腹痛、腹泻、粘液便或白便,本病常因饮食所伤,情感失调而发病.
作者:瞿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膝部的创伤及手术、骨折后固定时间过长等引起的关节内纤维粘连、关节囊挛缩、股四头肌短缩,都是造成膝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6以来共对87膝关节粘连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对石淋通片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筛选优化处方.[结果]用预胶化淀粉做赋形剂,3%的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做崩解剂,50%乙醇做粘合剂.[结论]处方科学合理,生产工艺切实可行,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张丽;缪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中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运用他汀类药物和软坚化痰、健脾解毒中药口服.共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非HDL下降明显(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消退和减小的幅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坚清脉中药可以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和减小.
作者:王政琨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