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治疗膝关节粘连疗效观察

吴迪

关键词:膝关节粘连, 康复训练
摘要:膝部的创伤及手术、骨折后固定时间过长等引起的关节内纤维粘连、关节囊挛缩、股四头肌短缩,都是造成膝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6以来共对87膝关节粘连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调适在康复治疗中的意义与作用

    认为心理状态是人们情趣反映和行为的结果,是受人们意识支配的.心理反应分恐惧、猜疑、紧张、稳定四型.具体方法以疏导、松弛、支持、心理位置提高及合理情绪治疗、感情转移等.形体与精神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统一体.心理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幼科发挥》学术特色探析

    <幼科发挥>学术特点是重视四诊合参,关于切脉作了定性的补充.尤重望诊,对小儿的神色形态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重视脏腑辨证,谨守病机,治病求本,对肾病及兼证、咳嗽有痰、汗证等的治疗,颇为中肯.重视调治脾胃的王道之治,强调变蒸非病.其理论源自<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又成为后世医家的学术源头.

    作者:夏晨;韩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行为干预研究探要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除了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外,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语言功能障碍,其中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为30~50%[1].

    作者:汪平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西黄丸引起重度皮疹例析

    患者,女,39岁.既往体健,没有药物过敏史.因为连续几个月,月经前后,乳腺常感不适,稍有胀痛感,到医院就诊,做彩超检查,乳腺未见异常,后经数字化乳腺机检查,发现多发性乳腺小结节,乳腺淋巴部位平滑无异常,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医生建议口服西黄丸治疗.

    作者:张娟;庞剑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长川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逆转经验

    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白长川教授业医40余载.善理杂病沉疴,临床尤精脾胃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中西互参,敏于思辨,善于总结.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每获良效,更总结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逆转治疗经验.

    作者:马超;李翌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老年肺癌疗效判定标准的初步研究

    以老年肺癌为例,对常见症状及治疗后缓解情况、心肝肾功能、一般功能状况、瘤体变化情况及生存期进行了量化.指出治疗老年肺癌时,应着眼于如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患者一般状态较好且不损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不必以追求肿瘤缓解率为第一要务.今后研究工作中应增加样本例数.

    作者:毛新罡;殷东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晚期肺癌中医辨证规律探讨

    [目的]通过晚期肺癌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进行的因子分析,探讨晚期肺癌中医辨证规律,为合理的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疗晚期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对183例各种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进行回顾性调查,制定症状评估量表统计数据,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脾胃虚弱是晚期肺癌的主要证型.[结论]治疗晚期肺癌,建议以益气养阴,调补脾胃为基本治疗法则.此治疗法则为规范化治疗晚期肺癌的组成部分,以达到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张学哲;张宁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50例

    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笔者用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50例,并与用尼莫地平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的24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兰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肠舒胶囊治疗急性肠道感染性疾病213例

    运用胃肠舒胶囊治疗急性肠炎和急菌痢,根据中医辨证属湿热型者,入选病例417例,并采用随机分组法与香连丸进行疗效比较,根据中医辨证属湿热型者,随机分为胃肠舒胶囊治疗组(治疗组)213例和香连丸对照组(对照组)204例.结果: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120例,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111例,总有效率%为95.28%,用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菌痢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93例总有效率%达93.1%,对照组93例总有效率%为77.63%,用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观察表明,胃肠舒胶囊能有效控制急性肠道感染性痰病,用其治疗急性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与香连丸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急性菌痢的临床疗效优于香连丸(P<0.05)能明显地提高急性菌痢的临床治愈率,且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杨迎民;谭宗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推刮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宜祛风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针刺夹脊穴能振奋督脉阳气,改善神经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加快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减轻致痛物质对神经根的刺激.风池配颈夹脊穴能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之功效.颈椎部的推拿牵引,可以松弛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调整颈椎动力平衡系统,减缓骨质增生,扩大椎间隙椎间孔.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压迫和粘连.颈椎病病程都较长,久病必瘀,而刮痧治疗能调血行气,疏经活血,排毒除秽,祛瘀生新.

    作者:冯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从络病理论论治肾性蛋白尿浅析

    蛋白尿是原发性或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亦是肾脏病 实验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对肾脏病的病程、治疗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自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芪合川芎嗪注射液并用对糖尿病肾病血流变的影响研究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笔者50例病例,联合应用黄芪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付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药剂人员与患者语言交流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如何利用药房为患者做好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每一个药剂人员的当务之急,为了使药房工作顺利完成,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病情,认真听取病人的情况,仔细分析运用医药学知识进行指导用药,亲切、清晰的语言解答是药房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晓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性头痛112例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后不同程度的头痛疗效.[方法]按照诊断标准把222例患者随即分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112例和口服药对照组110例,观察治疗14天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不同头痛程度上的疗效差异显著(P<0.01),轻度头痛疗效好于中度和重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1%(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60.9%)(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在治疗轻度外伤性头痛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药治疗糖尿病浅析

    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久病可以引起多器官及系统的损害,终导致眼、神经、肾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重威胁生命,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合理的运用中、西药治疗糖尿病是相当重要的.

    作者:刘士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补中通降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4例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补中通降方与吗丁啉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补中通降方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片治疗.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与临床疗效差有关的治疗前症状等因素是呕吐、口苦、药物和嗳气.其中呕吐和嗳气呈负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321、0.232).口苦和药物呈正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15、3.562).[结论]补中通降法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章谙鸣;韩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纤颤48例观察

    笔者对近3年来我院内科病房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纤颤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兰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产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指出亚健康状态是尚未达到疾病指标,但已有气血、阴阳偏虚等潜在疾病的早期症状.就应该及早治疗.亚健康多属虚证,以内因为主,因此受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影响较多.

    作者:奚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刺合缠线治疗鼻衄28例

    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小5岁,大58岁;病程短1天,长3年.2 治疗方法耳穴:先用线紧缠其两中指第二三缝横纹处,然后取迎香常规消毒后.迎香穴向内上方斜刺,用捻转法强制刺激、体制虚弱用弱刺激.

    作者:刘家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法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陈联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