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广;汤业磊;兰德云;范敏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OCSP分型与MRI、TCD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共10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OCSP分型、TCD、MRI检测.结果 (1)OCSP分型与MRI结果有高度一致性(P<O.05).(2)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较多见于TACI(50%),PACI以中度狭窄为主(29%),POCI中基本正常(47%),LACI中大脑中动脉为轻度狭窄(39%).结论 脑梗死OCSP分型与MRI结果显著一致,把OCSP分型与TCD检测结合,可更好地指导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评估预后.
作者:王琰萍;张晓玲;黄俊军;朱敏初;王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率的上升,老龄人口的增加,临床上发现舒张功能不全病人数量增加,且随着心力衰竭研究的进展,发现临床上约30%~40%的心力衰竭为舒张功能不全,舒张功能不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10月经本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舒张功能不全18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勤;朱梓丰;王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入住ICU的222例资料完整的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旨在了解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防治水平.
作者:滕玲;吴慧娟;杨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脑钠肽于1988年被科学家发现,目前已有许多的证据证明它具有扩张动脉和静脉,利尿排钠,抗交感神经系统,降低血浆醛固酮和内皮素等的作用[1,2].奈西立肽是注射用重组脑钠肽,它于2001年8月经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多个前瞻性临床试验证明了重组脑钠肽对住院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一些临床试验将奈西立肽运用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和围手术期心衰患者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刘龙斌;池菊芳;郭航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TCD检查结果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本组80例,其中心源性栓塞25例,动脉源性栓塞13例,颅内动脉狭窄6例,来源不明的或非栓塞性36例.治愈好转36例,无变化21例,死亡20例.结论 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动脉狭窄是其另一原因.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综合的治疗方法,可取得一定效果,预后与梗死面积有关.
作者:龚志广;汤业磊;兰德云;范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室Tei指数评价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HDI 5000,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9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前(Ⅰ组),化疗后(Ⅱ组)及30例正常人(Ⅲ组)进行二尖瓣前叶EF斜率、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大流速(EV)与舒张末期大流速(AV)的比值E/A等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收缩功能指标,以及左心室Tei指数的测定.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Ⅱ组患者左心室Tei指数大于Ⅰ组及Ⅲ组(P<0.01).Ⅰ组及Ⅲ组间Tei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EF斜率、E/A、EF%及FS%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能较敏感地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心功能改变进行评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健;韩建一;范小明;葛伟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变化对判断预后和预测发病的临床意义,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开展了HCY测定及随访,对其中112例ACS患者和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方玉才;蒋洪平;邢小中;黄小培;钱健;黄水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是指在严重创伤、失血、感染或大手术等应激情况下,机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的综合病症[1].脑室出血除中枢神经受损外,常有肺、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合并受损或衰竭,治疗困难、病死率高.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本院收治脑室出血病人合并MSOF45例,在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对易受损器官的功能监测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林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可分为IGF-1和IGF-2,90%来自肝脏[1],主要以结合蛋白(IGF-BP)的形式存在,起促进机体生长和细胞分化增殖的作用.在许多病理状态下,血液中的IGF及结合蛋白的水平都能发生显著变化,在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前景[2].IGF也有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合成及细胞迁移等功能[2].在多种细胞中通过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生存因子作用.IGF轴系统组分之间的平衡与变化,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存活、迁移及细胞外间质合成[3~5].
作者:隋向前;杨成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脉搏波速度(carotid pulse wave velocity,CPWV)与颈动脉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对60例高血压患者和56例健康人的右颈总动脉进行检测,结合同步心电图描记,测量电-机械时间(electro mechanical time,EMT)、脉搏波时间(pulse wave time,PWT),计算颈动脉脉搏波速度.结果 高血压组的CPWV显著高于对照组[(2.8±1.1)m/s和(0.9±0.6)m/s,P<0.001].CPWV与脉压正相关(r=0.44,P<0.001).结论 CPWV与脉压密切相关,可作为一项评价高血压病动脉功能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谢小岚;张京成;董卫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TCI)的关系.方法 测定60例ATCI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应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部血管检测,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TCI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接胆红素两组无差异.ATCI组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10umol/L者颈动脉斑块和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21%,TBIL≤10umol/L者颈动脉斑块和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94%和59%.结论 低水平胆红素对ATCI的发生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朱敏姿;宋水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根据我院门诊近年来高血压病人就医情况,收集2006年7至12月本院门诊就诊的107名高血压病人进行了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王恩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电生理对隐匿性房室旁道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术前食管电生理指标,观察心动过速诱发时体表心电图逆行P波形态、P波在V1及食管导联的先后顺序.结果 不同部位的房室旁路在不同导联上逆行P波形态不同;69例中左侧游离壁旁路48例,P'E领先P'V1,右测游离壁旁道12例,P'V1领先P'E,间隔旁路9例,P'V1与P'E几乎同时出现.结论 食管电生理检查对隐匿性房室旁道能进行初步定位,为射频消融手术提供有力帮助.
作者:王海燕;谢玲斐;李玲文;张怀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术后有效止血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过去一般采用手工压迫方式,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也易出现排尿困难及疼痛等不适感觉,对患者生活及临床观察护理带来不便.近年来随着新的止血装置不断出现,并在临床使用,收到良好效果.两年来,我们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进行股动脉止血,并与手工压迫组止血方法对照,比较其股动脉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并将术后护理观察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林芳;林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新发现的小分子活性肽Apelin-13对离体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采用累计加药法,检测Apelin-13对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及去内皮后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变化.结果 Apelin-13在10-11~10-7 mol·L-1浓度范围内对内皮完整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大舒张率为(44.43±11.1)%,其对内皮完整的血管的舒张作用显著大于去内皮血管(P<0.05),Apelin-13对去内皮的主动脉环的大舒张率仅为(6.36±2.40)%.结论 Apelin-13具有显著的舒张主动脉的作用,其舒张作用依赖于内皮的完整性.
作者:庄红;杨鹏麟;陈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及其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总结2001年10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9例双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入院时脑出血意识分级均为四级,哥拉斯格昏迷指数(GCS)评分9分以下;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Ⅲ级(生活部分自理)3例,Ⅳ级(卧床但有意识)2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术后2个月死于再出血1例,另1例术后3个月自动出院.结论 术前根据血肿部位和大小、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以及治疗方式和手术径路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地保全患者尚未缺失的神经功能作为选择治疗的主要考虑并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刚;王卫余;朱飚;黄礼明;吴旭;王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项炎性指标在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51例稳定性心绞痛血清,4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34例对照组血清脂联素(APN),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2)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APN、cTnI、sICAM-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五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APN、CRP、Fg、sICAM-1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不同程度异常,它们之间还可能存在某种相互关系;监测这些炎性指标水平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汪丽;王卫华;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超重及肥胖患者血清脂素水平、白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3名正常非肥胖对照(男31名,女32名)和57名体重指数>25kg/m2的单纯性超重肥胖个体和41名高血压病超重肥胖患者进入研究,测量血压(BP)、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围比(WHR),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浓度、血清IL-6含量.结果 单纯性超重肥胖患者与高血压超重病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者[单纯性超重肥胖男性(7.03±1.67)mg/L,高血压病超重肥胖男性(6.13±1.74)mg/Lvs正常对照男性(8.21±0.93)mg/L,t=3.868,t=5.388,均P<0.01;单纯性超重肥胖女性(7.90±1.35)mg/L,高血压病超重肥胖女性(6.97±1.16)mg/Lvs正常对照女性(9.22±0.68)mg/L,t=4.612,t=7.167,均P<0.01].高血压病超重肥胖男性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男性[高血压病超重肥胖男性(394.86±353.9)pg/mlvs正常对照男性(248.02±223.2)pg/ml,t=2.368,P<0.05;高血压病超重肥胖女性(303.2±283.6)pg/mlvs正常对照女性(230.5±214.2)pg/ml,t=0.9046,P>0.05].在高血压病超重肥胖患者中,脂联素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收缩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IL-6与收缩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脂联素水平下降与超重肥胖、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IL-6含量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病有关.
作者:张兰玲;章玲;梁晓萍;张杰;石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加,而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更加多见[1].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我院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探讨左心室心肌运动的非同步性和速度特征.方法 应用TDI技术对30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左心室心肌进行检测,获取各节段心肌的峰值速度和达峰时间.结果 冠心病组峰值速度从基底到心尖段逐渐递减的梯度分布规律消失,且平均峰值速度较对照组低.冠心病组各节段平均达峰时间比对照组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采用TDI检测的心肌达峰时间和峰值速度对客观、快速判断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卫江;谢小岚;张京成;闵桂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