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京必舒新治疗老年混合性高脂血症64例疗效分析

黄乙穹;孙敏;刘晶晶;朱晓多

关键词:京必舒新, 降脂治疗, 老年, 混合性, 高脂血症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 高胆固醇血症, 现报告如下, 冠心病事件, 因果关系, 辛伐他汀, 疗效显著, 京新药业, 浙江, 生产, 股份
摘要: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已被证实.积极的降脂治疗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1],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2~5].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2年10月采用京必舒新(辛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6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特殊表现的心力衰竭18例临床分析

    本院近5年来收治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其中表现特殊的心力衰竭18例,占13%,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及发生原因作一分析,以期提高对表现特殊的心力衰竭的认识.

    作者:翁金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与CD62p、CD63表达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全血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大血管病变45例,微血管病变39例,无血管病变32例)和32名健康人全血CD62p、CD63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组CD62p、CD63平均水平分别为39.38%和20.47%,28.31%和14.75%,12.13%和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6%和2.68%(均P<0.01),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CD62p和CD63平均水平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CD62p与CD63、TG、病程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CD62p、CD63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及早期诊断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作者:凌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阳性与阴性临床意义

    目的明确血培养阳性与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之间在临床特征和预后方面的异同.方法对63例IE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成阳性组(N=15)和阴性组(N=48),比较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41例(65.1%)经超声心动图检出有赘生物,两组病人的赘生物检出率、基础心脏病和感染部位一致,从入院到确诊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入院前有使用抗生素的比率分别为33.3%和85.4%(P<0.01).血培养阳性组白细胞计数较阴性组高(P<0.01),因而更易出现发热和脓肿并发症(P<0.05),而血培养阴性组更多出现心瓣膜破裂或穿孔,严重心衰,更多病人施行了心脏换瓣手术(P<0.05),但两组病人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由于血培养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IE血培养阳性率明显下降,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血培养阴性IE的早期诊断.血培养阴性IE后果更为严重,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换瓣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曾春来;傅丽霞;陈素芬;韦铁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2例

    近年来,我们试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迎;朱梓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MM-LDL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磷脂氧化产物的主要作用

    1990年Berliner等发现轻微氧化的LDL (MM-LDL,minimally oxidiged或minimally modified LDL),它显示能致单核-内皮细胞相互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一个关键性事件.这些发现也表明氧化的LDL是一种不均性的颗粒,可以从轻度氧化到高度的氧化;而其不同程度氧化的LDL所产生的氧化产物包括氧化磷脂,其生物学效应也各不相同.

    作者:张继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梗死148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往往造成致残,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为探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本文对148例脑梗死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作者:傅丽华;方向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硝酸甘油合并硫酸镁治疗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观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针剂治疗临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效果.方法选择临产后中、重度妊高征患者87例;分为单纯用硫酸镁治疗43例(对照组),硝酸甘油加硫酸镁治疗44例(硝酸甘油组),硝酸甘油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一般剂量10-20μg/min.结果对照组用药后,血压变化不明显;硝酸甘油组用药10′和用药前比较,血压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硝酸甘油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硝酸甘油治疗临产后中、重度妊高征降血压效果明显,产后并发症少.

    作者:毛唯叶;钱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络活喜和洛汀新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络活喜和洛汀新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大(LVH)的逆转及QT间期离散度(QTd)后的影响.方法 7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36例服用络活喜5 mg/d.37例服用络活喜10 mg/d,连服12个月,用药前及用药12个月各查心脏彩超和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一次.结果两组用药后血压显著降低(P<0.01),心率(HR)无明显改变(P<0.05).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PWT)明显减少(P<0.05).QTd显著降低(P<0.01).结论络活喜和洛汀新均能有效降压,逆转LVH,降低LVMI、QTd,改善预后.

    作者:周岳斌;范敏;夏剑红;林美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妊高征眼动脉彩色多普勒频谱分析

    目的研究妊高征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64例妊高征患者及50例正常妊娠者眼动脉血流频谱.结果妊高征患者眼动脉频谱第1峰(A峰)及第2峰(B峰)均上升,以B峰为著,A/B值下降.PSV、EDV增快,RI、PI减低,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频谱血流参数,可作为临床监测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有效手段.

    作者:林胜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动态血压评价替米沙坦、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予以替米沙坦80mg,氯沙坦50mg,每日一次,6周后观察动态血压(ABPM)评价降压效果.结果替米沙坦和氯沙坦两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替米沙坦80mg的降压效果比氯沙坦50mg更好(P<0.05),特别是在给药间期的后4~6小时,SBP/DBP替米沙坦降低了12.3±14/7.2±0.9 mmHg,氯沙坦降低了6.0±1.6/3.8±0.9mmHg(P<0.05).结论替米沙坦80mg每日用药一次,可以保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供24小时血压控制的效果.

    作者:刘戎;刘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康复早期介入对中风患者步态的影响

    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病情稳定后,患者肢体功能一般表现为弛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相当于BrunnstromⅠ、Ⅱ期.本文通过348例CVA患者的观察,比较康复早期介入对步态改善的影响.

    作者:叶祥明;徐军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金华市2000年-2002年高校考生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调查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本文报告2000年~2002年金华市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的75028例高校考生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作者:蔡予文;陈新民;曹樟全;潘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继发性高血压的24小时动态血压特点及意义

    目前,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它较偶测血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24小时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国外报道继发性高血压(SH)血压昼夜节律与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而国内少见有类似报道.本文对40例继发性高血压和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血压变化特点及是否存在白昼与夜间差异,以及ABPM在这两类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应显星;高丹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CHF的严重程度及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属于NYHA心功能分级为2~4级的住院CHF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加用甲状腺素40mg每日一次,疗程为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出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正常对照组30例也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的显效率为61.29%,优于治疗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但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T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T3水平均可回升(P<0.01或0.05),但治疗组较治疗对照组回升更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了一定的作用.CHF治疗过程中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有助于心衰的改善.

    作者:周智林;郑凤鸣;林玎;俞娉;林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TCD检查颞窗不良分析

    目的了解颞窗不良的发生频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应用2MHz探头常规TCD检查的1408例患者,凡不能清楚检测到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为颞窗不良.结果年龄<50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各组颞窗不良的频率分别为2.34、13.36、20.08和20.33,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男女间比较,<50岁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50岁时,男女差异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显著(P<0.001),50岁以上无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同时患以上两种疾病的患者颞窗不良频率分别为15.8、20.4、24.4和16.7,P<0.05.结论颞窗不良在常规TCD检查,主要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但亦可能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影响.

    作者:王建琴;徐秋芳;柳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漂浮起搏导线与普通起搏导线床边临时起搏疗效分析

    右室心内膜临时起搏是预防和抢救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伴阿-斯综合症或心脏骤停的重要方法.临时起搏的方法与途径较多,起搏导线也趋多样化[1-4].本文对近5年来我院72例患者用漂浮起搏导线与普通起搏导线床边心脏起搏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合理选择不同的起搏导线开展床边临时起搏.

    作者:陈胜备;张立群;关艳丽;王文娜;刘善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IABP治疗心梗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靠药物治疗死亡率高达80%以上[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自1967年Kantrowitz等首先在临床上应用后,这种机械性的循环辅助装置广泛应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使病死率有所下降[2].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3年2月应用IABP治疗1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取得良好成效.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娟;沈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平板运动心电图中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及ST段下移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自从1990年Campbell正式提出将QT间期离散度作为心电图检测指标以来,有关QT间期离散度诊断价值的争论一直存在[1].本文通过对运动试验阳性心电图中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及其ST段下移标准比较,以评估其在运动试验中的地位.

    作者:黄红漫;蔡祝英;许其倓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血清心肌钙蛋白I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时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42例DCM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及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DCM患者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11±0.378 vs 0.013±0.009 ng/ml,P<0.001),DCM组中17例血清cTnI水平升高,且cTnI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1);DCM组中血清cTnI水平高者6个月死亡率29.4%,而血清cTnI水平正常者为4.0%(P<0.05).结论 DCM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加重cTnI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作者:金奇志;蒋一鸣;俎德玲;胡敏勇;程科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与PLT、MPV关系54例临床观察

    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为血液学检查指标,在为探讨高脂血症与两者的关系.本文对54例高脂血症患者的PLT及MPV的测定结果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浙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