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细胞肺癌局限期辨治探析

张霆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治疗
摘要: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差很大,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发展趋势、治疗方法及预后等均有较大差异.小细胞肺癌具有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倍增时间短、分裂指数高,易发生广泛的远处转移的特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保肝消脂丸治疗脂肪肝40例

    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80例病例均来自本院2002年~2004年门诊及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经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特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大65例,小27岁,平均46岁;病程1~10年,平均4.4年;轻、中、重度脂肪肝分别为5例、23例、12例,其中肝功能异常36例,高脂血症35例.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1例;大66岁,小26岁,平均45岁;病程1~10年,平均4.6年;轻、中、重度脂肪肝分别为6例、24例、10例,其中肝功能异常37例,高脂血症34例.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有实;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干预C-反应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为进一步探讨UAP治疗新途径,笔者选择58例UAP患者,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C-反应蛋白(CRP)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作用及UAP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祥和;李文彩;王纪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便秘45例

    慢性便秘的发生率因饮食结构的改变逐渐上升.但治疗尚无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功能性便秘,多采用药物果导片、芦荟胶囊等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且易复发.笔者自2002年以来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中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66例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是化疗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使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6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毛琰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针解郁汤并用治疗抑郁症23例

    抑郁症是人群中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笔者采用眼针疗法结合自拟解郁汤治疗23例抑郁症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博多;李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克瘤丸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的抑制作用

    克瘤丸是我院肿瘤科制剂.为考察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笔者进行了克瘤丸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的抑制试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超林;王居祥;王瑞平;戴虹;杨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38例分析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药治疗骨折延期愈合患者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8~56岁;骨折延期愈合的有尺桡骨中段骨折7例,胫骨下1/3骨折19例,股骨中段骨折4例,肱骨中段骨折6例,手舟状骨折2例,横断形骨折21例,斜形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11例,按型分气滞血瘀型12例,肝肾不足型19例,固定不当型7例.

    作者:方雪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养阴清肺合剂对鼻咽癌放疗减毒增效疗效观察

    放射疗法是治疗鼻咽癌首选方法,但是如何减轻放疗反应,增强疗效是目前还在探索的问题.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笔者以养阴清肺合剂配合放疗治疗25例鼻咽癌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谷元奎;曹玉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33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33例门诊病例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小13岁,大65岁,以青少年多见,病程1~6年.全部病例就诊时均为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均以头痛为主要症状,或偏头痛,或全头痛,为较强烈的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锥刺痛,剧烈时伴有头晕、汗出、恶心、呕吐.每因劳累、感受风寒或情绪波动而诱发,女性有因经期诱发或加重.

    作者:谢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逆健脾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随着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该病诊断率明显提高.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脘疼痛或烧灼感,呕逆或口苦,食后饱胀等.笔者自2001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降逆健脾和胃法治疗46例,并与30例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BRG患者的幽门活动、胆汁反流和胃粘膜变化情况.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振辉;左继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 ,RA)又称顽固性腹水,是指对限制钠的摄入和大剂量的利尿剂(螺内酯400 mg/d,呋噻米 160 mg/d)治疗无效,或者治疗性腹穿放腹水后腹水很快复发[1].此标准中,利尿治疗失败表现为:应用利尿剂但体重降低很少或无降低,同时尿钠的排出<78 mmol/d,或利尿剂导致有临床意义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血清肌酐>2.0 mg/dl、血钠<120 mmol/L或血清钾>6.0 mmol/L.门静脉高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是导致RA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关于本病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田冀虹;谭万初;周道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症状定量化的重要性探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许多新型疾病被检测出来或出现,虽然可以用西医理论来解释,但是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性价比较差,如AIDS(艾滋病),SARS(非典),肿瘤等.

    作者:胡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萎缩性胃炎标本兼治探析

    萎缩性胃炎因其病程缠绵、病机复杂而经常面临标本先后的困难选择.笔者体会,准确把握本病的标本治则,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现将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拟结肠散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结肠散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5例,女7例;病程长者3年,短者1个月;年龄23~58岁.临床检查,有慢性反复发作史,如腹痛、腹泻,有脓性血便;乙状镜检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等.

    作者:蒋明琴;杜惠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药并举治疗血管性痴呆48例疗效观察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认知、记忆、语言、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1].VD的基础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在药物疗法的研究和自然病程中显示出可逆的一面,是唯一可能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与静脉点滴药物相配合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发现对VD具有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肺结核并发支气管扩张的探讨

    肺结核是支气管扩张病因之一.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约17%合并支气管扩张,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则几乎100%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破坏管壁,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肺结核纤维组织增生和收缩牵引,或因支气管结核引起管腔狭窄,阻塞伴或不伴肺不张均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好发部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其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纤维千酪性病灶.扩张的支气管远端肺组织多有播散结核病灶.伴随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可产生栓塞、肥厚、扩张或扭曲,并常与肺动脉终末支发生吻合,形成功脉瘘,易破裂造成咯血.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发病率增加则肺结核并发支气管扩张也随之增加.

    作者:马振峰;李和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56例观察

    中风偏瘫是高级中枢失去其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低位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现代医学多属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常规针灸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偏瘫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秋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结合膳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120例

    肥胖是指人体内热量摄入超过消耗与利用而导致的脂肪组织过剩,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进而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内分泌与代谢性病因的肥胖,占肥胖者绝大多数)和继发性肥胖(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肥胖,仅占肥胖人群的2.6%左右)[1].是脂肪代谢紊乱、冠心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的主要因素.由于该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脂膳食、体力活动少和遗传等主要病因.因此,笔者采用针刺为主配合膳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布瑞林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ST-T的作用

    笔者应用布瑞林注射液每天0.4g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患者,观察其对心电图ST-T之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君;刘讯芳;陈志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药并用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脑血管疾病危重期并发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笔者自2002年2月~2005年2月,应用针刺并中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危重期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标;贾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