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波;马西宽;洪利生;何新军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笔者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自拟加味石韦散治疗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长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儿咳嗽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形气不足,卫外功能较差,不耐寒热之邪的侵袭,气候骤变、寒热失常之时,衣服增减不及时,或坐卧当风,更衣脱帽,以及洗澡受凉、相互传染等均可引起感冒发生,直接影响肺呼吸的功能,使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气机失调,进而引起一系列呼吸道症状.笔者应用宣肺泄腑法治疗小儿咳嗽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校职工中发病率高达16%,据报道全国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10%,成为继乙肝之后我国发病率第二的严重疾病.
作者:陈姝娴;应爱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0~90%,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致残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中药提取物被广泛用于治疗DPN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对这些药物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和筛选有效的天然药物,为中医药防治DPN提供新方法、新手段.
作者:王巍;谢映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呃逆俗称打嗝,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之的病症,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寒、热刺激,正气虚弱等因素导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还因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及腹部手术后,可出现顽固性呃逆,主要是由各种刺激致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反射的结果.频繁的呃逆,不仅影响患者睡眠、手术后的恢复、饮食情绪,还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引起贲门部、食管和胃底部粘膜撕裂,使病情加重,导致生命危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下列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忠英;王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称为胸痹或胸痹心痛.临床以胸闷心痛,甚而心痛彻背,伴有心悸、气短、喘息而不得平卧为主症的心脉疾病,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相似.笔者自2002年至今,应用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建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2001年2月~2004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肾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病人就诊时,大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如刀割样,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持续数分钟与数小时不等.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甚至血尿,腰区叩击痛呈强阳性,临床上常用解痉止痛药镇痛,但见效较慢.笔者于2002~2004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肾绞痛4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丛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笔者于2004年3月~2005年3月应用脂康颗粒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肝肾阴虚挟瘀型高脂血症患者3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并同时设立了对照组,单用洛伐他汀治疗作对比观察,旨在评估脂康颗粒联合化学类降脂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新宇;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近3年来,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溃疡病16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长21年,短2年.经胃镜检查为胃溃疡的9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疼痛.饥饿痛症状明显者12例,不明显的7例.
作者:赵立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天麻钩藤饮出自《杂病证治新义》,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眩晕、头痛等病.笔者在20多年临床中发现,本方用于治疗下列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迎春;张如富;管月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药物性皮炎即药疹.是由于内服、注射、吸入、塞入或滴入各种药物而引起的皮肤或粘膜过敏反应.药物皮炎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同的药物引起同样的皮疹,一种药物也可以引起多种皮疹.药物性皮炎皮损症状多样,分布广泛,瘙痒剧烈,若治疗失当,护理不周,易引起继发感染,致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近几年来年,笔者运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观察治疗本病7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病程1周至数月不等.发病初期有发热、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头痛,甚则惊厥、颈强直,伴或不伴局限性神经体征.随着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激素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程,减轻了症状.但在临床中该病的寒热往来或不规则发热仍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关注,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或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在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中的应用得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建民;董秋燕;杨冬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临床报道不完全相同,多在40%~50%左右.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方面的恢复,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且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笔者运用从肝论治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与西药百忧解组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鹏;王洪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80%小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1],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经皮给药是中华医学开辟的一条新的给药途径,是在中医学理论、尤其是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用药对穴位进行慢性刺激,不断地通过经络作用于全身,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科于2004年4月~2005年11月采用经皮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6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秋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认知、记忆、语言、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1].VD的基础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在药物疗法的研究和自然病程中显示出可逆的一面,是唯一可能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与静脉点滴药物相配合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发现对VD具有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恶性腹水是大多数原发或继发性晚期腹腔脏器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控制腹腔积液成为姑息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关键措施.传统化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明显,临床使用受到限制.我科自2002年起运用自拟参术汤结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腹水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1997年2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8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7例泌尿系结石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诊断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作者:张光亚;周岩;石玉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性发作过程.病因不甚明了,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靠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药来控制症状.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采用六虫汤加减治疗该病7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安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地区位于华北塞外高原,常年风沙大、气候干燥,煤尘空气污染严重.老年人因抗病能力减低,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故易于患病,脏腑精气亏损难以恢复.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一书,历代医家多有论著.用于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气虚神疲,阴虚口干及虚汗、虚喘、虚脉等.笔者多年来用生脉散加味治疗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汗证、肺心病、糖尿病、直肠癌术后等疾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郭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