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建民;董秋燕;杨冬华
药物性皮炎即药疹.是由于内服、注射、吸入、塞入或滴入各种药物而引起的皮肤或粘膜过敏反应.药物皮炎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同的药物引起同样的皮疹,一种药物也可以引起多种皮疹.药物性皮炎皮损症状多样,分布广泛,瘙痒剧烈,若治疗失当,护理不周,易引起继发感染,致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近几年来年,笔者运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观察治疗本病7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性发作过程.病因不甚明了,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靠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药来控制症状.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采用六虫汤加减治疗该病7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安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呃逆俗称打嗝,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之的病症,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寒、热刺激,正气虚弱等因素导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还因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及腹部手术后,可出现顽固性呃逆,主要是由各种刺激致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反射的结果.频繁的呃逆,不仅影响患者睡眠、手术后的恢复、饮食情绪,还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引起贲门部、食管和胃底部粘膜撕裂,使病情加重,导致生命危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下列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忠英;王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脑血管疾病危重期并发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笔者自2002年2月~2005年2月,应用针刺并中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危重期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标;贾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以认知、记忆、语言、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1].VD的基础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在药物疗法的研究和自然病程中显示出可逆的一面,是唯一可能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与静脉点滴药物相配合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发现对VD具有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大便不解或不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笔者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属中医痹症范畴,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我科于2001年8月~2006年2月对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对病人及其家属同时施行健康教育与指导,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慧;付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系统性硬化症(sytemic scleroderma,SSc)是以皮肤、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及萎缩为特点的全身结缔组织病,病因仍不明确,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笔者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SSc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解毒养阴汤治疗复发性口疮19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观察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试验组196例,其中,男94例,女102例;年龄12~30岁者108例,31~40岁者40例,41~50岁者36例,50岁以上者12例;病史在1年以内者32例,1~3年者107例,4~6年者28例,7~9年者20例,10年以上者9例.对照组190例,其中,男89例,女10例;年龄12~30岁者104例,31~40岁者37例,41~50岁者35例,50岁以上者14例;病史在1年以内者34例,1~3年者105例,4~6年者29例,7~9年者16例,10年以上者6例.
作者:王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白细胞减少症是慢乙肝病人应用干扰素治疗后常见副反应,约占25%~30%.同时,白细胞减少又影响了病人防御体系免疫功能的健全,导致病人肝功能不能恢复.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干扰素同时佐以成都地奥集团生产的强力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福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萎缩性胃炎因其病程缠绵、病机复杂而经常面临标本先后的困难选择.笔者体会,准确把握本病的标本治则,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现将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此概念由Kerr[1]等在1972年首次提出,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独特效果提示中药、针炙等疗效有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参麦注射液是以人参、麦冬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生津、复脉、固脱之效,临床上应用颇广.用其治疗冠心病、心肌炎、脑梗死以及提高癌症病人的免疫力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近10年来参麦注射液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舒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临床报道不完全相同,多在40%~50%左右.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方面的恢复,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且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笔者运用从肝论治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与西药百忧解组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鹏;王洪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1999年~2003年6月,用中药瘀胆合剂治疗肝内胆汁瘀积症34例,与同期西药综合治疗组对照,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叶根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克瘤丸是我院肿瘤科制剂.为考察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笔者进行了克瘤丸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腹水转实体瘤的抑制试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超林;王居祥;王瑞平;戴虹;杨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主要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由于本病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现就其涉及的系统性损害综述如下:
作者:康海英;戴巧定;宋欣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失眠祖国医学称为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以自拟加味补心汤治疗失眠患者7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伟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刘嘉湘教授是我国中医治癌名家,尤在中医药治疗肺癌方面独树一帜,开创了扶正法治疗肺癌的先河.笔者有幸得以随师侍诊,其中,点滴体会择录如下,以利杏林同道切磋.
作者:梁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病程1周至数月不等.发病初期有发热、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头痛,甚则惊厥、颈强直,伴或不伴局限性神经体征.随着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激素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程,减轻了症状.但在临床中该病的寒热往来或不规则发热仍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关注,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或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在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中的应用得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建民;董秋燕;杨冬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解毒活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连翘、葛根、柴胡、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枳壳、甘草组成,原治瘟毒吐泻初起.笔者临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消化道传染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兹举验案2则如下:
作者:李怀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