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中
抑郁症是人群中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笔者采用眼针疗法结合自拟解郁汤治疗23例抑郁症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博多;李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淫羊藿(Herba epimedii)是临床上常用的补肾壮阳中药,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男性不育症及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其主要成分之一--淫羊藿甙(Icarrin),是近年来提取并研究较多的成分之一,研究发现其有免疫激活作用,能增强T细胞功能[1],这对许多免疫耐受为主的慢性肝病的治疗很有价值.临床上也经常用补肾法治疗慢性肝病,为了探讨其在肝病领域的应用价值,我们对淫羊霍及其主要成分淫羊藿甙进行了保肝利胆效果的研究.
作者:聂红明;汪蓉;胡锦辉;姚成增;金树根;王灵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黄褐斑在成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笔者应用疏风散瘀,疏肝健脾的祛风养颜丸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鹿玉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病程1周至数月不等.发病初期有发热、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头痛,甚则惊厥、颈强直,伴或不伴局限性神经体征.随着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激素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程,减轻了症状.但在临床中该病的寒热往来或不规则发热仍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关注,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或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在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中的应用得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闫建民;董秋燕;杨冬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肾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病人就诊时,大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如刀割样,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持续数分钟与数小时不等.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甚至血尿,腰区叩击痛呈强阳性,临床上常用解痉止痛药镇痛,但见效较慢.笔者于2002~2004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肾绞痛4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丛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80例病例均来自本院2002年~2004年门诊及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经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特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大65例,小27岁,平均46岁;病程1~10年,平均4.4年;轻、中、重度脂肪肝分别为5例、23例、12例,其中肝功能异常36例,高脂血症35例.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1例;大66岁,小26岁,平均45岁;病程1~10年,平均4.6年;轻、中、重度脂肪肝分别为6例、24例、10例,其中肝功能异常37例,高脂血症34例.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有实;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临床因出汗多而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在治疗中沿袭传统的理论和治疗方药,疗效不佳,笔者经多年的临床探索,在治疗汗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0~90%,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致残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中药提取物被广泛用于治疗DPN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对这些药物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和筛选有效的天然药物,为中医药防治DPN提供新方法、新手段.
作者:王巍;谢映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白细胞减少症是慢乙肝病人应用干扰素治疗后常见副反应,约占25%~30%.同时,白细胞减少又影响了病人防御体系免疫功能的健全,导致病人肝功能不能恢复.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干扰素同时佐以成都地奥集团生产的强力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福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恶性腹水是大多数原发或继发性晚期腹腔脏器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控制腹腔积液成为姑息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关键措施.传统化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明显,临床使用受到限制.我科自2002年起运用自拟参术汤结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腹水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口臭[例一] 李某,男,50岁.口中常有秽浊之气,其味臭不可近人.饮食恶冷喜热,腹胀便溏,1日数次.查:体瘦,口中气味浓臭,舌淡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迟.诊断:口臭(脾阳不振,浊逆上泛.治宜温阳健脾,升清降浊.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18g,白术30g,干姜18g,炙甘草18g,制附子9g.服药10剂后口中秽气大减,腹胀消失,大便1日2次,已成形.虑其脾虚日久,胃中积滞一时难以消尽,嘱更服附子理中丸调理至诸症消除.
作者:李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由于存在气道气流受阻、通气功能障碍,可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呼吸衰竭(呼衰),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笔者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α-细辛脑注射液治疗92例COPD急性期Ⅱ型呼衰患者,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苑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呃逆俗称打嗝,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之的病症,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寒、热刺激,正气虚弱等因素导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还因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及腹部手术后,可出现顽固性呃逆,主要是由各种刺激致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反射的结果.频繁的呃逆,不仅影响患者睡眠、手术后的恢复、饮食情绪,还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引起贲门部、食管和胃底部粘膜撕裂,使病情加重,导致生命危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下列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忠英;王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有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经研究发现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极其重要,使其对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丽;张立德;田国伟;曲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大便不解或不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笔者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3年3月~2004年11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科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许多新型疾病被检测出来或出现,虽然可以用西医理论来解释,但是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性价比较差,如AIDS(艾滋病),SARS(非典),肿瘤等.
作者:胡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90%以上为病毒感染,少数为细菌感染或二者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咳嗽、恶寒发热等为特征.多发于冬、春季节,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诱发多种病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感冒的人至少有200万人以上,因此,必须积极预防和治疗感冒.当前治疗感冒主要以抗菌、抗病毒药物或中医辨证选方治疗,而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了肝、肾功能负担,损伤了机体正气.因此,笔者自1999年秋~2005年末采用了捏臂搓身法治疗感冒新方法,设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桂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古人称鼻为明堂,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足阳明经分布于鼻旁,鼻上和鼻周围,,各脏腑的相应部位,故《内经》对望鼻非常重视,认为五色独决于明堂(《灵枢·五色》);认为望鼻不仅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且还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胃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通过临床实践,分析总结了一些经验,可丰富病情观察内容,提高护士的警觉性.现将鼻色望诊介绍如下:
作者:任莲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肥胖是指人体内热量摄入超过消耗与利用而导致的脂肪组织过剩,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进而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内分泌与代谢性病因的肥胖,占肥胖者绝大多数)和继发性肥胖(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肥胖,仅占肥胖人群的2.6%左右)[1].是脂肪代谢紊乱、冠心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的主要因素.由于该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脂膳食、体力活动少和遗传等主要病因.因此,笔者采用针刺为主配合膳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