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丽;张立德;田国伟;曲怡

关键词: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电针, 穴位, 综述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有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经研究发现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极其重要,使其对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参术汤结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腹水69例观察

    恶性腹水是大多数原发或继发性晚期腹腔脏器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控制腹腔积液成为姑息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关键措施.传统化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明显,临床使用受到限制.我科自2002年起运用自拟参术汤结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腹水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针解郁汤并用治疗抑郁症23例

    抑郁症是人群中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笔者采用眼针疗法结合自拟解郁汤治疗23例抑郁症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博多;李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临床特点与预后关系研究

    参考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规范化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笔者对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型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燕忠生;魏千程;张慧渊;孟庆常;丁辉;闫向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水针治疗急性肾绞痛 40例

    急性肾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病人就诊时,大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如刀割样,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持续数分钟与数小时不等.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甚至血尿,腰区叩击痛呈强阳性,临床上常用解痉止痛药镇痛,但见效较慢.笔者于2002~2004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肾绞痛4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丛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补心汤治疗失眠症76例

    失眠祖国医学称为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以自拟加味补心汤治疗失眠患者7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顾伟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分析

    呃逆俗称打嗝,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之的病症,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寒、热刺激,正气虚弱等因素导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还因某些疾病如: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及腹部手术后,可出现顽固性呃逆,主要是由各种刺激致使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反射的结果.频繁的呃逆,不仅影响患者睡眠、手术后的恢复、饮食情绪,还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引起贲门部、食管和胃底部粘膜撕裂,使病情加重,导致生命危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下列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陆忠英;王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药物性皮炎辨证施护76例分析

    药物性皮炎即药疹.是由于内服、注射、吸入、塞入或滴入各种药物而引起的皮肤或粘膜过敏反应.药物皮炎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同的药物引起同样的皮疹,一种药物也可以引起多种皮疹.药物性皮炎皮损症状多样,分布广泛,瘙痒剧烈,若治疗失当,护理不周,易引起继发感染,致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近几年来年,笔者运用辨证施护的方法,配合观察治疗本病7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理中汤临证运用浅识

    1 口臭[例一] 李某,男,50岁.口中常有秽浊之气,其味臭不可近人.饮食恶冷喜热,腹胀便溏,1日数次.查:体瘦,口中气味浓臭,舌淡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迟.诊断:口臭(脾阳不振,浊逆上泛.治宜温阳健脾,升清降浊.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18g,白术30g,干姜18g,炙甘草18g,制附子9g.服药10剂后口中秽气大减,腹胀消失,大便1日2次,已成形.虑其脾虚日久,胃中积滞一时难以消尽,嘱更服附子理中丸调理至诸症消除.

    作者:李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脂康颗粒与洛伐他汀联合治疗高脂血症34例临床研究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笔者于2004年3月~2005年3月应用脂康颗粒联合洛伐他汀治疗肝肾阴虚挟瘀型高脂血症患者3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并同时设立了对照组,单用洛伐他汀治疗作对比观察,旨在评估脂康颗粒联合化学类降脂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新宇;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解毒养阴汤治疗复发性口疮196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解毒养阴汤治疗复发性口疮19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观察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试验组196例,其中,男94例,女102例;年龄12~30岁者108例,31~40岁者40例,41~50岁者36例,50岁以上者12例;病史在1年以内者32例,1~3年者107例,4~6年者28例,7~9年者20例,10年以上者9例.对照组190例,其中,男89例,女10例;年龄12~30岁者104例,31~40岁者37例,41~50岁者35例,50岁以上者14例;病史在1年以内者34例,1~3年者105例,4~6年者29例,7~9年者16例,10年以上者6例.

    作者:王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扶正中药对结核的预防

    结核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1882年发现结核菌[1],1921年才将卡介菌用于预防结核,但迄今对卡介菌的作用和价值仍有争论[2].于20世纪50年代初,才出现异烟肼问世为标志的抗结核化疗时代的到来,是人类与结核病漫长斗争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作者:乐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苯溴马隆加中医分型辨治别嘌醇过敏性痛风35例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及慢性的表现如痛风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别嘌醇通过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生成,是一种疗效显著的降尿酸药物.但其常见副作用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甚者出现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此时不得不考虑其他治疗方案.自2000年5月~2005年12月间,笔者应用苯溴马隆加中医分型辨治别嘌醇过敏性痛风共35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能;赵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拟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痛104例

    妇科慢性盆腔痛是指引起盆腔同一部位疼痛持续发生超过6个月的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盆腔粘连、卵巢肿瘤等.笔者自2002年10月~2005年10月,运用自拟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痛104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云霞;刘爱玲;杜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瘀胆合剂治疗肝内胆汁瘀积症34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9年~2003年6月,用中药瘀胆合剂治疗肝内胆汁瘀积症34例,与同期西药综合治疗组对照,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叶根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结合膳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120例

    肥胖是指人体内热量摄入超过消耗与利用而导致的脂肪组织过剩,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进而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内分泌与代谢性病因的肥胖,占肥胖者绝大多数)和继发性肥胖(指继发于某些疾病,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肥胖,仅占肥胖人群的2.6%左右)[1].是脂肪代谢紊乱、冠心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的主要因素.由于该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脂膳食、体力活动少和遗传等主要病因.因此,笔者采用针刺为主配合膳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溃疡病16例

    笔者近3年来,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溃疡病16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长21年,短2年.经胃镜检查为胃溃疡的9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疼痛.饥饿痛症状明显者12例,不明显的7例.

    作者:赵立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拟加味石韦散治疗泌尿系结石53例观察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笔者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自拟加味石韦散治疗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长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布瑞林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ST-T的作用

    笔者应用布瑞林注射液每天0.4g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患者,观察其对心电图ST-T之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君;刘讯芳;陈志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 ,RA)又称顽固性腹水,是指对限制钠的摄入和大剂量的利尿剂(螺内酯400 mg/d,呋噻米 160 mg/d)治疗无效,或者治疗性腹穿放腹水后腹水很快复发[1].此标准中,利尿治疗失败表现为:应用利尿剂但体重降低很少或无降低,同时尿钠的排出<78 mmol/d,或利尿剂导致有临床意义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血清肌酐>2.0 mg/dl、血钠<120 mmol/L或血清钾>6.0 mmol/L.门静脉高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与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是导致RA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关于本病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田冀虹;谭万初;周道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饮食疗法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可改善机体的糖代谢而维持正常水平,合理饮食.①宜多食含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少的蔬菜,如芹菜等;②少食含糖高的水果,宜食含糖低的如西瓜等水果.③宜食高维生素的副食品,或具有清热的中药. ④根据体重合理调配主食,使气味和合,补精益气;⑤忌用高糖类食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机体内糖代谢的正常维持.保持机体健康.

    作者:葛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