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饮食疗法

葛秀英

关键词:糖尿病, 饮食, 调理
摘要: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可改善机体的糖代谢而维持正常水平,合理饮食.①宜多食含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少的蔬菜,如芹菜等;②少食含糖高的水果,宜食含糖低的如西瓜等水果.③宜食高维生素的副食品,或具有清热的中药. ④根据体重合理调配主食,使气味和合,补精益气;⑤忌用高糖类食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机体内糖代谢的正常维持.保持机体健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56例观察

    中风偏瘫是高级中枢失去其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低位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现代医学多属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常规针灸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中风偏瘫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秋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干预C-反应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为进一步探讨UAP治疗新途径,笔者选择58例UAP患者,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C-反应蛋白(CRP)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作用及UAP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祥和;李文彩;王纪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苯溴马隆加中医分型辨治别嘌醇过敏性痛风35例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及慢性的表现如痛风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别嘌醇通过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生成,是一种疗效显著的降尿酸药物.但其常见副作用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甚者出现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此时不得不考虑其他治疗方案.自2000年5月~2005年12月间,笔者应用苯溴马隆加中医分型辨治别嘌醇过敏性痛风共35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能;赵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38例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3年3月~2004年11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科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属中医痹症范畴,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我科于2001年8月~2006年2月对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对病人及其家属同时施行健康教育与指导,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慧;付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针解郁汤并用治疗抑郁症23例

    抑郁症是人群中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笔者采用眼针疗法结合自拟解郁汤治疗23例抑郁症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博多;李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柴胡汤临床运用举隅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大便不解或不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笔者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癀片合美施康啶并用治疗重度肝癌癌痛96例

    疼痛是癌重度症患者常见和难忍受的症状之一.50%患者的疼痛为中度至重度,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而在肝癌患者的后期中,剧烈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因此,控制癌症疼痛十分必要,三阶梯止痛法中美施康啶作为强阿片类止痛药是治疗重度疼痛的常用药,但单独使用疗效不能满意且随着剂量增加其便秘等副作用也加重,我科近7年来,应用新癀片配合美施康啶并用治疗重度肝癌癌痛患者192例,既增加了疗效又减轻了便秘的副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红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肝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42例临床观察

    卒中后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临床报道不完全相同,多在40%~50%左右.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方面的恢复,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而且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笔者运用从肝论治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与西药百忧解组进行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鹏;王洪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水针治疗急性肾绞痛 40例

    急性肾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病人就诊时,大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如刀割样,常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持续数分钟与数小时不等.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甚至血尿,腰区叩击痛呈强阳性,临床上常用解痉止痛药镇痛,但见效较慢.笔者于2002~2004年以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肾绞痛4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丛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症状定量化的重要性探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许多新型疾病被检测出来或出现,虽然可以用西医理论来解释,但是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的性价比较差,如AIDS(艾滋病),SARS(非典),肿瘤等.

    作者:胡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刘嘉湘扶正法治疗肺癌学术思想探析

    刘嘉湘教授是我国中医治癌名家,尤在中医药治疗肺癌方面独树一帜,开创了扶正法治疗肺癌的先河.笔者有幸得以随师侍诊,其中,点滴体会择录如下,以利杏林同道切磋.

    作者:梁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所著 《医林改错》是中医学行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因其活血化瘀作用显著, 而备受中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近20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 其临床应用之广泛, 疗效之确切, 为其它活血化瘀方药所无法比拟, 堪称活血化瘀之首选品.血府逐瘀汤由当归15g,生地黄15g,桃仁20g,红花10g,枳壳10g,赤白芍10g,柴胡5g,桔梗5g,川芎7.5g,牛膝15g,生甘草10g等11味药组成,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在用其药延其理,更其量,加其药的指导思想下,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各种病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药并用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种脑血管疾病危重期并发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笔者自2002年2月~2005年2月,应用针刺并中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危重期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30例,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标;贾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称为胸痹或胸痹心痛.临床以胸闷心痛,甚而心痛彻背,伴有心悸、气短、喘息而不得平卧为主症的心脉疾病,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相似.笔者自2002年至今,应用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建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逆健脾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随着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该病诊断率明显提高.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脘疼痛或烧灼感,呕逆或口苦,食后饱胀等.笔者自2001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降逆健脾和胃法治疗46例,并与30例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BRG患者的幽门活动、胆汁反流和胃粘膜变化情况.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振辉;左继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生脉散治疗高原地区老年人气阴两虚证临床举隅

    我地区位于华北塞外高原,常年风沙大、气候干燥,煤尘空气污染严重.老年人因抗病能力减低,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故易于患病,脏腑精气亏损难以恢复.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一书,历代医家多有论著.用于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气虚神疲,阴虚口干及虚汗、虚喘、虚脉等.笔者多年来用生脉散加味治疗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汗证、肺心病、糖尿病、直肠癌术后等疾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郭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桂枝茯苓丸新用

    桂枝茯苓丸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篇,为治疗癥病合并妊娠胎漏下血而设.自汉末以来,通过历代医家对本方的不断发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经、妊、胎、产及妇科杂病诸多领域,但对男性病证的治疗尚不多见.笔者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天花粉、冬葵子、泽兰,随证化裁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略有所得,兹录验案2则介绍如下:

    作者:李仲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33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33例门诊病例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小13岁,大65岁,以青少年多见,病程1~6年.全部病例就诊时均为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均以头痛为主要症状,或偏头痛,或全头痛,为较强烈的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锥刺痛,剧烈时伴有头晕、汗出、恶心、呕吐.每因劳累、感受风寒或情绪波动而诱发,女性有因经期诱发或加重.

    作者:谢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温补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感染51例

    自2003年5月~2005年11月,我科共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1例,临床上以温补为基础治法结合兼杂证候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金波;马西宽;洪利生;何新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