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杏天贝散治疗小儿肺热咳嗽50例分析

黄伟

关键词:麻杏天贝散, 小儿肺热咳嗽, 治疗
摘要: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笔者运用麻杏天贝散治疗小儿肺热咳嗽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浅论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胸部发生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该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根据五脏相关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拟从生理、病理和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庞敏;于跃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榆耳的药用价值研究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又称榆蘑或黄耳,其子实体质地胶质,形态似黑木耳,但粉红棕色,富有弹性,食之可口.是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山区和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一种稀有野生真菌,自然界多发生于8~9月份,常腐生于湿度大、光线弱的山沟地边、半山坡榆树的木桩上.它的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糖及多种维生素、脂肪含量低.其蛋白质含量为20.99%,包含了全部的17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依赖外部摄取的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4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pp含量高达243mg/100g.中医记载:榆耳性平味甘,具和中化湿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红白痢疾、痔疮、皮炎、腹泻、肠炎等疾病.通常用榆耳与大枣、红糖同煮来治疗痢疾.它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食用药用珍品,为了查明榆耳的药用价值,笔者从榆耳的抑菌作用方面着手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士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激光并用治疗消渴目病90例分析

    消渴目病是由消渴病引起的常见内障眼病.近年来笔者用院内自制中成药养阴明目丸和散瘀明目丸内服,配合激光治疗消渴目病,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侯艳杰;张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疑难杂证辨证方法探析

    古今中医名家无不以诊治疑难病证称誉杏林,多少久病顽疾辗转求医,方药杂投,后取效总是被独具慧眼者命中要点;一举攻破.众所周知,中医临床的焦点在于辨证与用药,其中辨证结论又是立法遣药之本.所以,重视辨证施治的探索,对于提高临床水平无不俾益.

    作者:安怀玉;杨存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例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直肠与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本病2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群益;胡伟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及功能锻炼指导

    中风也叫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2~2003年以来,笔者运用针灸佐以正确、合理的功能锻炼,治疗护理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29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育英;杨莉;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复脉汤治疗早搏 32 例分析

    我科自2000~2003年8月对32例早搏采用自拟复脉汤治疗,总有效率90.62%,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2例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过敏结肠,或痉挛结肠,指慢性反复发作,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而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肠道功能紊乱.笔者用痛泻要方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强;王晓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久泻灵冲剂对体外抑菌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之一,随着人类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慢性腹泻的发病率已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其体外抑菌作用和抗疲劳试验探讨其抗腹泻作用机制,为久泻灵冲剂更广泛地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殷银霞;梁永林;吴玉泓;张延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肾同源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肝肾同源理论的研究很多,但对其理论的发生学研究还是空白,为了深化认识,现将就其发生学原理进行探讨.

    作者:吴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桃核承气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腹胀46例

    单纯胸腰段脊柱骨折无合并脊髓损伤的ⅠⅡ度稳定性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压缩较少,又无神经损伤,临床大多采用保守治疗,卧平板床制动,轴向翻身,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腰背肌功能练习等.大多数患者压缩性胸腰椎骨折发生后出现腹胀、腹痛、不排便、排气等症状,虽采用灌肠,外用开塞露等方法,症状不减,常需4~5日,甚至1周左右,方可消减.笔者运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46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仲博;李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柴胡舒肝丸临床应用三则

    1 梅核气许某某,女,30岁.于1999年5月18日初诊.自述1个月前因工作不顺,心情欠佳而致喉中异物哽阻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两胁胀闷,月经不调,口苦.舌质淡红,苔白略腻,脉沉弦.药用柴胡9g,陈皮10g,川芎15g,香附10g,枳壳10g,赤芍15g,甘草10g.药进12剂后诸症消失.

    作者:吴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津不齐68例分析

    笔者自1990年6月至2001年1月,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不齐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3例

    心肌炎为小儿常见的心脏疾病.笔者自1998年~2003年对6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经中医辨证施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月霞;王亚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自拟甘草桂枝饮治疗怔忡56例临床分析

    怔忡(室早)是指来自心室的异位心博所引起的过早博动.笔者运用自拟甘草桂枝饮治疗怔忡病例5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郑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组织病变实质研究

    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炎中常见的一类证型,1995年~2001年对220例慢性肝炎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及肝活检,其中有41例为肝郁脾虚证,现将该组病例的肝组织病理实质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玫;梁柱石;谢崇嘉;莫穆隆;郑赓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肩-手综合征45例分析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笔者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肩手综合征45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马卫琴;宋忠耿;徐青;高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通肾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97例分析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自行研制的通肾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97例,临床疗效满意,兹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兰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体会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化学名1,12二甲基24,42联吡啶阳离子盐).人类中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表现为多脏器损伤或功能衰竭.由于血浆致死浓度很低,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常规治疗病死率极高.笔者用血液灌流(HP)治疗1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军;吕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津液异生与阴虚

    津液代谢失常异化出水湿痰饮,笔者简称为津液异生,对津液异生所致的病证经温阳为主治疗疗效不明显者辅以养阴,或以养阴为主常获较好疗效.对此,笔者对津液异生与阴虚关系予以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借鉴.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