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梁晋普
胸腰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更易发生.笔者于2000年7月~2004年7月,以中医理论,予补肾壮骨汤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症,并以西药阿法D3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直肠与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本病2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群益;胡伟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风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年龄组逐渐提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特别是随着血液流变学在医学各领域中研究不断深入,利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指导中风的治疗,是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项临床课题.笔者现将近1年来以金纳多注射液为主治疗6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林;叶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虎杖始载于<名医别录>,别名斑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Sieb.et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味苦、酸,性微寒.归经肝、胆及肺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祛痰止咳等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从虎杖中也可提取出大量高纯度成份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过去研究白藜芦醇大都取自葡萄或花生壳.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止老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植物雌激素作用和保肝的功效,故引起现今医学界的重视与热烈的讨论.法国人常吃高脂食物,但心血管疾病却比例不高或许与常喝葡萄酒有关,因为葡萄中也含有大量的白藜芦醇.哈佛医学院的David Sinclair等人发现: 白藜芦醇可以提升一种能够稳定DNA而延年益寿的酵素Sir2之量.白藜芦醇存在于虎杖、藜芦、花生、葡萄中.白藜芦醇的化学名称为trans-3,5,4'-trihydroxystilbene是一种活性多酚(polyphenol)物质,故具有多种生物效能.现综述目前研究的功效和机转如下:
作者:洪志哲;唐明增;杨子峰;李向阳;王新华;朱宇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胸部发生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该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根据五脏相关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拟从生理、病理和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庞敏;于跃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单纯胸腰段脊柱骨折无合并脊髓损伤的ⅠⅡ度稳定性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压缩较少,又无神经损伤,临床大多采用保守治疗,卧平板床制动,轴向翻身,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腰背肌功能练习等.大多数患者压缩性胸腰椎骨折发生后出现腹胀、腹痛、不排便、排气等症状,虽采用灌肠,外用开塞露等方法,症状不减,常需4~5日,甚至1周左右,方可消减.笔者运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46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仲博;李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古今中医名家无不以诊治疑难病证称誉杏林,多少久病顽疾辗转求医,方药杂投,后取效总是被独具慧眼者命中要点;一举攻破.众所周知,中医临床的焦点在于辨证与用药,其中辨证结论又是立法遣药之本.所以,重视辨证施治的探索,对于提高临床水平无不俾益.
作者:安怀玉;杨存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syndrome,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笔者2001年5月至2003年6月,辨证治疗65例HSP患儿,获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自1998年至2003年用补气化饮法治疗倾倒综合征2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自2002年以来笔者应用健脾疏肝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邰燕;高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病程短1年,长5年,尿蛋白为2+~4+,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5~3.0g,血肌酐、尿素氮均正常.
作者:张秀娟;朱丽艳;于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1],随着糖尿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增高,据报道可达90%~100%,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2],笔者用银杏叶提取物(EGB)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着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月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自1989~2004年运用辨证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颈椎病2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杨;陈海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肝肾同源理论的研究很多,但对其理论的发生学研究还是空白,为了深化认识,现将就其发生学原理进行探讨.
作者:吴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自行研制的通肾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97例,临床疗效满意,兹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兰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易发展为AMI,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临床取得显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胃镜下常见,属慢性胃炎一种.笔者近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安络血(肾上腺色素宗)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临床上常将安络血进行口服,肌注及静脉注射,我院观察治疗1例病例,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出现血管性头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地;董超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血栓病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病,笔者将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郭宏;边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并分离的一种单体,属于尿黄酮类化合物,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笔者旨在探讨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作者:马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