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茵陈紫草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4例

谢琼忠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 茵陈紫草汤, 治疗
摘要:笔者1995年~2004年,运用自拟的茵陈紫草汤治疗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4例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9~62岁之间;病程长5年,短6个月.每例口腔溃疡多个不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发热28例

    气虚发热是指过度劳累、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导致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近年来我科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发热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君;王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从瘀论治慢性盆腔炎三则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而不易治愈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中观察认为,把本病的辨证治疗与祛瘀相结合,则有明显优势.1 湿热瘀阻宜清利化瘀[例一]刘某,女,29岁.自诉2002年5月作人工流产术后出现下腹隐痛,每月月经将至下腹胀痛明显加重,伴腰骶酸痛,带下偏多黄秽,经期提前,色暗有块,舌黯红、苔薄黄、脉弦滑.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增厚,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治宜清热化湿,活血通络.药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冬瓜仁各20g,赤芍、丹参、益母草、川楝子、元胡各15g,牛膝、茯苓各12g.上方7剂尽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后加扶脾之品继服20余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作者:廖启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化肝煎加味降低联苯双酯停药后谷丙转氨酶反跳72例

    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1月运用化肝煎加味降低联苯双酯停药后谷丙转氨酶反跳7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止晕汤治疗颈性眩晕58例

    颈性眩晕由颈椎病变压迫椎-基底动脉,致使脑组织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所致.临床较为常见,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达中;尹玉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例析

    1 病例介绍滕某某,女,59岁.主诉:近日因稍食油腻之物,腹痛肠鸣后即泻,泻后则安,每天3~4次.病史:患者腹泻反复发作10年之久,缠绵不愈.表现为阵发性腹绞痛及里急后重,排便后缓解,伴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自汗.某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经口服黄连素、诺氟沙星胶囊、中药、静滴青霉素治疗,症状缓解,但仍反复发作.每因稍食油腻之物、或食生冷水果、或情绪紧张、或过度劳累,病情加重.查体:患者呈慢性面容,神情、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

    作者:金炳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黄芪九物汤加减治疗脑梗塞21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例均为门诊患者.脑CT诊为腔隙性小灶脑梗塞.男16例,女5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波动为160~140/100~90mmHg),大年龄75岁,小年龄48岁.其中15例常年服用降压药,6例未系统治疗.主要临床表现:偏身麻痛、头晕乏力.

    作者:查保东;查切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乳腺病的自我防护

    乳腺疾病已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70年代资料表明:乳腺癌仅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四位,80年代已上升到第二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乳腺疾病的研究临床专治技术方面已有了长足发展,人们对乳腺疾病的重视程度及预防和接受普查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有些患者忽视此病,丧失了佳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徐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推拿中药离子导入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48例

    笔者自2002年~2004年间运用推拿中药离子导入并用治疗4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8~68岁,平均50.3岁,病程短1天,长3年,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推拿中药离子导入并用组48例(观察组)和口服滑膜炎冲剂组20例(对照组).

    作者:王承明;王纪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刺五加脑灵液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8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笔者于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对72例IBS(腹泻型)患者中的38例用刺五加脑灵液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磊;王芳;梁丰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疏散外风药的临床应用探析

    疏散外风药,简称疏风药或祛风药,即泛指具有辛散祛风作用,用于治疗风寒、风热、风湿、风疹等外风证的一类药物.如能掌握这类药物的一般性能、特殊效用、配伍规律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便可以为临床正确运用本类药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赫春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张德超主任医师临证经验拾萃

    高邮市中医院张德超主任医师,熟读歧黄,深黯医理,临证疗效卓著.笔者曾经有幸在高邮市中医院随师学习,现将其诊疗胃下垂、乙型病毒性肝炎、特发性水肿等经验摘要予以介绍:

    作者:王丙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臧佩林教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经验拾萃

    导师臧佩林教授早年从事中医基础研究,并一直坚持临床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臧老临床长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善治疗神经症,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治法.现将藏老临床辨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宗慧梅;王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胃症宁汤辨证治疗晚期胃癌述要

    笔者结合10余年治疗肿瘤经验,自拟胃症宁汤辨证治疗晚期胃癌,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存质量,现将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徐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90例

    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3月,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90例,并与西药组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门诊和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5~55岁,平均33.2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3年2个月.心脏X线异常20例,其中,心脏轻度扩大12例,中度扩大9例,血清心肌酶谱异常15例.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均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自汗,时有胸部隐痛,下肢出现肿胀为主.

    作者:邱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赵怀德主任医师祖传经验探要

    赵氏家族,遵照家训,溯根源流,探古求新,勤于实践,苦于钻研,潜心研究,辈辈相传,临证颇具特色,尤其在治疗外科、儿科、皮肤科、骨科及疑难杂症方面,审证正确,立法得当,遇疾每能妙手回春,深令同道钦佩.赵氏治病效佳的根本:在于治法特异,辨证正确,施方得当,用药能通过辨证体现、立法能灵活调配,值得进行研究和总结.

    作者:郭教礼;赵恒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78例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从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其受损部位又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笔者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秀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9例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9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34例;年龄小者5岁,大者63岁;病程长者6月,短者10天.所有病例均经过至少5天以上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治疗,疗效欠佳,要求中医药治疗.症候特点:咽痒即咳,呈阵发性咳嗽,甚至痉挛性咳嗽,无痰或少痰;每因遇冷空气或吸入油烟而诱发加重,饮水可暂缓;双肺呼吸音清晰或稍粗,无干湿鸣音;有30例经胸片检查肺部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

    作者:胡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60例

    笔者自1995年9月~2002年5月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平;高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青紫舌在血瘀证中的运用

    舌诊是具中医特征的一种诊疗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中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八纲、病因、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都以舌象为重要的辨证指标.早在<内经>中即有察舌辨证的记述.青紫舌是中医诊断血瘀证的一个传统依据和主要指标之一.青紫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舌象,对临床诊断血瘀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彦;赵兰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