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保东;查切尔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乳腺疾病已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70年代资料表明:乳腺癌仅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四位,80年代已上升到第二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乳腺疾病的研究临床专治技术方面已有了长足发展,人们对乳腺疾病的重视程度及预防和接受普查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有些患者忽视此病,丧失了佳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徐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用综合方法,治疗252例胆结石病例与中西医结合对照组182例对照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1999年~2003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252例胆道结石、残余结石,按照肝胆管泥沙样结石、胆总管结石小于1cm者,只要胆总管下端无狭窄为非手术治疗原则,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而确诊.本组术后残余结石64例,占25.4%,其中,胆囊已切除48例.男119例,女133例;年龄小25岁,大72岁,平均年龄48.5岁.
作者:李阳;姚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为肝郁血虚之证而设的常用方,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满意.笔者随证加减,均获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李元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古方八正散加味联合抗菌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78例.并与单用抗菌素治疗的60例作临床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宇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邮市中医院张德超主任医师,熟读歧黄,深黯医理,临证疗效卓著.笔者曾经有幸在高邮市中医院随师学习,现将其诊疗胃下垂、乙型病毒性肝炎、特发性水肿等经验摘要予以介绍:
作者:王丙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在内科杂病方面卓有成就,在痹病辨治上颇有独特之处.兹将其辨治特色略作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吴斌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小15岁,大50岁,以青壮年居多;病程短1天,长3个月.伴患侧面部麻木的29例,伴耳后或下颌角疼痛的24例,左侧面瘫21例,右侧面瘫17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面瘫,均属面神经炎所致周围性面瘫.
作者:时国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中药治疗充血性心衰(CHF)的报道很多,且大多采用益气类方药.笔者自2002年来采用补肾法治疗CHF,并与益气活血利水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绍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循证护理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偏头痛是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头痛,发病部位常见于头部的一侧,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以中青年多发,女性多于男性.笔者对78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肿瘤病人的痛苦症状之一,往往影响饮食睡眠情绪活动等,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或绝望心理,导致患者有限生命的生活质量急骤下降,西医常选用强效镇痛药,虽可立即止痛,但经长期应用很快产生成瘾和耐受,晚期使用则很难达到止痛效果,所以对癌性疼痛症状的处理将需通过综合的方法.本院研制的消瘤止痛膏采用延胡索、木香、罂粟壳、冰片、乳香等名贵中药组成,以外敷内治镇痛,临床疗效突出,为探讨该药的作用机理,进行以下相关实验研究.
作者:朱萱萱;王瑞平;邱召娟;张忠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中风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中药加针灸和推拿等综合疗法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上有可靠的疗效.下面就此类患者的辨证分型治疗介绍如下:
作者:赵传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肾衰竭(CRF)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的慢性疾病发展到晚期,引起肾脏排泄、分泌及调节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代谢产物堆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出现的一种临床急症.如何在疾病的早、中、晚期阻断或延缓疾病的进程,是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方向.笔者采用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治疗慢性肾衰病例40例,在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延缓CRF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或对已透析患者减少透析次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岳玉桃;郭志玲;徐家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中老年残疾和致残的主要疾病.近年的研究认为:糖尿病发生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自由基攻击细胞膜结构,造成神经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破坏、微血管损伤、线粒体功能衰竭和蛋白降解加速等,从而使细胞功能丧失.而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光甘肽过氧化酶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在糖尿病血管动脉硬化、缺血、缺氧时的抗氧化作用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方水林;沈彦;钱琪;俞菊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胃食管反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目前认为胃酸及胃蛋白酶对胃食管粘膜的损害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临床多以烧心、胃脘灼痛、泛酸、反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降逆和胃法治疗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王杰;周伟星;梁健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近6年来,运用温肺化痰法治疗外感咳嗽10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8例,女70例;年龄5~65岁,病程3天~2个月;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检查双肺听诊无异常或双肺呼吸音粗或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谢静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头痛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23~64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5年.临床表现:肝郁头痛是由于内伤七情所致的头痛,常因情绪波动而诱发,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头痛,常见巅顶痛或头痛限于一侧或痛连两颞,急躁易怒,心烦,脘胁胀闷,嗳气频频,得嗳气则头痛缓解,舌红苔薄白,脉弦等.所有病例经有关检查,均排除器质性疾病.
作者:谢慧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1月运用化肝煎加味降低联苯双酯停药后谷丙转氨酶反跳7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2004年采用清代名医王清任之名方身痛逐瘀汤加减化裁内服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买买吐松;阿提阚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