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78例

幸宇坚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治疗
摘要: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古方八正散加味联合抗菌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78例.并与单用抗菌素治疗的60例作临床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化疗抑制期感染的临床研究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的作用,患者骨髓处于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尤其是对机体抵抗能力起主要作用的白细胞,甚至可以降到0.5×1012/L,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因而感染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感染致死者占20%~30%.患者的共同症状是发热,体温高达41℃,伴或不伴其他症状.如咳嗽、咽痛、肛周疼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西医的处理一般是首先作分泌物或血培养,然后给予联合、足量、广谱的抗生素治疗,在治疗中等待培养结果.如获得阳性培养,则可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但很多时候,得不到培养结果,患者仍持续高热.这时往往根据经验,调整药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作者:陈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陈祖臬老中医治疗咳嗽经验

    陈祖臬老中医,是绍兴地区名中医,学验俱丰,尤精于儿科.笔者有幸侍诊一侧,获益匪浅,今撷取在咳嗽上的一些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吴国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张仲景辨治胃脘痛八法浅析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笔者把张仲景辨治胃脘痛诸法浅谈于后,并略述己见,供学者参考.

    作者:李祥年;李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78例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从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其受损部位又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笔者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秀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川芎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分析

    笔者2000年8月~2004年11月,用川芎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并与硝酸甘油治疗的38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常规心电图、运动试验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62岁;病程6月~11年,平均7年;合并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8例.对照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5~69岁;合并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5例.

    作者:付风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逍遥散临证三则

    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为肝郁血虚之证而设的常用方,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满意.笔者随证加减,均获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李元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祛瘀降脂汤治疗糖尿病性高脂血症46例

    笔者根据黄志强老师运用活血化瘀降脂法治疗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病例46例,效果显著,并与同期用血脂灵胶囊和复方丹参片治疗的30例病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可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叶天士类风湿性关节炎辨治特色浅析

    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在内科杂病方面卓有成就,在痹病辨治上颇有独特之处.兹将其辨治特色略作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吴斌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臧佩林教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经验拾萃

    导师臧佩林教授早年从事中医基础研究,并一直坚持临床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臧老临床长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善治疗神经症,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治法.现将藏老临床辨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宗慧梅;王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海昆肾喜胶囊肾衰Ⅱ号保留灌肠并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CRF)是由多种原发或继发的慢性疾病发展到晚期,引起肾脏排泄、分泌及调节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代谢产物堆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出现的一种临床急症.如何在疾病的早、中、晚期阻断或延缓疾病的进程,是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方向.笔者采用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治疗慢性肾衰病例40例,在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延缓CRF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或对已透析患者减少透析次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岳玉桃;郭志玲;徐家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乌杞乙肝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乌杞乙肝颗粒具有滋养肝肾、解毒散瘀等功效,是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先生的临床验方.本实验主要观察乌杞乙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并且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现状和思路

    1 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研究现状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川芎嗪:唐利龙等[2 3]发现:川芎嗪有明显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与分裂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川芎嗪还能明显的抑制VSMC的?、Ⅲ型前胶原α1(Ι)、α2(Ⅲ)基因的转录.而Ι、Ⅲ型前胶原可导致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同时激活并释放生长因子,在PTCA后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罗红琳等[4]在不同剂量川芎嗪对VSMC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川芎嗪能明显抑制VSMC数目的增长和细胞对氚-脱氧胸腺嘧啶(3H-TdR)的摄取,并可增加前列环素(PGL2)水解产1物6-keto-PGF1α的释放,提示川芎嗪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其作用与PGL2增加有关.

    作者:王连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冬虫夏草对肾炎的临床实验研究

    冬虫夏草[Cordycepssibenis(Berk)sacc]是传统滋补强壮药,为灭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性甘温,入肺、肾,滋肺补肾[1,2].冬虫夏草成分是从新鲜标本中分离提纯培养而得到的冬虫夏草头孢菌丝,目前临床已证实: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等疾病都有疗效[3],国内也开展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4],并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冬虫夏草对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3,5],为了证实冬虫夏草对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本实验采用给大白鼠注射抗FxIA抗体产生Heymann肾炎(即为被动Heymann肾炎),拟从尿蛋白、血清肌酐、病理改变等几个方面观察冬虫夏草对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作者:刘辉;任青;周希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

    笔者自2003年元月~2004年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60例与西药治疗48例对照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彭桂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身痛逐瘀汤内服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4例

    笔者自2000年~2004年采用清代名医王清任之名方身痛逐瘀汤加减化裁内服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买买吐松;阿提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38例

    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并与常规非透析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观察76例病例,随机按1:1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年龄42~81岁,平均67岁;对照组年龄40~82岁,平均65岁,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的分级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韦慧琴;胡开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观察

    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2001年1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及门诊病例9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25岁,平均病程(2.56±3.21)年;伴高血压42例,高血脂38例.随机分两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临床分型,心电图改变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均>0.05).

    作者:管景浩;钟伟;刘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与药物并用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头痛,发病部位常见于头部的一侧,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以中青年多发,女性多于男性.笔者对78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辨证分型综合治疗中风偏瘫浅探

    近年来,中风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中药加针灸和推拿等综合疗法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上有可靠的疗效.下面就此类患者的辨证分型治疗介绍如下:

    作者:赵传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78例

    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古方八正散加味联合抗菌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78例.并与单用抗菌素治疗的60例作临床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宇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