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祖臬老中医治疗咳嗽经验

吴国水

关键词:陈祖臬, 老中医, 治疗咳嗽, 经验
摘要:陈祖臬老中医,是绍兴地区名中医,学验俱丰,尤精于儿科.笔者有幸侍诊一侧,获益匪浅,今撷取在咳嗽上的一些经验,以飨同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张德超主任医师临证经验拾萃

    高邮市中医院张德超主任医师,熟读歧黄,深黯医理,临证疗效卓著.笔者曾经有幸在高邮市中医院随师学习,现将其诊疗胃下垂、乙型病毒性肝炎、特发性水肿等经验摘要予以介绍:

    作者:王丙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疏散外风药的临床应用探析

    疏散外风药,简称疏风药或祛风药,即泛指具有辛散祛风作用,用于治疗风寒、风热、风湿、风疹等外风证的一类药物.如能掌握这类药物的一般性能、特殊效用、配伍规律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便可以为临床正确运用本类药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赫春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药抗肿瘤机理研究概况

    转移是恶性肿瘤特异性生物学特征之一.笔者将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机理研究近况概述如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研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作者:李博;李瑞汉;高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苓桂术甘汤治疗腰背部发热两例分析

    1 病例介绍[案一]患者,女,39岁.以腰背部发热2年余为主诉,于2003年12月20日就诊.2年前不明原因发病,自觉腰背部(两肾之间)发热,约手掌大小,症状时轻时重,较重时,即使身处严冬亦袒胸露背,欲卧石板之上. 自诉曾多方求医,诸医均考虑为阴虚火旺而以滋阴降火为法组方,治疗罔效.观其舌脉,舌质淡,苔白腻,关脉左弦右弱,尺脉沉紧.问其饮食,食欲欠佳,进食后有轻微腹胀,且自觉小腹坚满,时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咽,发无定时,发时呃声频频,声音高亢,持续时间10分钟至1小时不等,双下肢轻微浮肿.综观舌、脉、症,考虑为阳虚饮停之奔豚气.遂给予苓桂术甘汤:茯苓15g,桂枝12g, 白术15g,炙甘草6g.1剂,嘱用药后复诊.12月22日复诊:诉汤药入口即感背部热邪逐渐下移,尿量有所增加,小便时有灼热感.1剂服完,背部发热症状消失,小腹坚满缓解,呃逆未发.随访近1年,症状未见反复.

    作者:郭刚恒;丛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参麦注射液并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包括多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但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仍是UAP的主要发病机制.笔者对98例UAP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旨在探索低分子肝素和参麦对UAP的治疗价值.

    作者:孙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茵陈紫草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4例

    笔者1995年~2004年,运用自拟的茵陈紫草汤治疗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4例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9~62岁之间;病程长5年,短6个月.每例口腔溃疡多个不等.

    作者:谢琼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玉屏风散临证新用三则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以黄芪益气固表为君,白术健脾化湿、助气血生化之源为臣,气血充旺则卫阳固,防风走表而祛风邪为佐使,组成益气固表之剂.笔者在临床中辨证运用玉屏风散治疗多种病症,收效颇佳.现举例如下:

    作者:李生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邵荣世主任医师应用温中行滞法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邵荣世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30余载,擅长内科,尤精脾胃.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得益匪浅.兹就邵师应用温中行滞法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顾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叶天士类风湿性关节炎辨治特色浅析

    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在内科杂病方面卓有成就,在痹病辨治上颇有独特之处.兹将其辨治特色略作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吴斌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宁胶囊治疗糖尿病40例分析

    糖尿病是中老年残疾和致残的主要疾病.近年的研究认为:糖尿病发生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自由基攻击细胞膜结构,造成神经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破坏、微血管损伤、线粒体功能衰竭和蛋白降解加速等,从而使细胞功能丧失.而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光甘肽过氧化酶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在糖尿病血管动脉硬化、缺血、缺氧时的抗氧化作用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方水林;沈彦;钱琪;俞菊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力障碍性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

    2003年1月~2005年3月,笔者应用本院验方制成的胃动胶囊联合西药多潘立酮治疗FD60例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岳斌;张静;郝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酸枣安神汤治疗失眠50例疗效观察

    笔者近年来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参考有关文献,自拟酸枣安神汤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失眠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

    作者:康广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78例

    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古方八正散加味联合抗菌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78例.并与单用抗菌素治疗的60例作临床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宇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坚涩不通的一种病症.老年人由于长期便秘,功能失调,病人痛苦不堪,严重者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因此,加强护理,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便秘的发生,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邹爱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腺、胆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中医称呕血.

    作者:赵镝;金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天麻钩藤饮络活喜并用治疗高血压76例

    1 临床资料本组为2003年9月~2005年3月门诊病例76例,通过常规检查、化验,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7~78岁,平均(61±10.20)岁;病程2~31年.对照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6岁,平均(59±8.2)岁;病程2.5~29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晕、失眠者30例,肢体麻木者23例,下肢浮肿者14例,便秘者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有可比性.

    作者:扎幸芳;卢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68例阻塞性肺气肿护理探要

    阻塞性肺气肿(COPD)是一种老年慢性常见病.常继发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之后,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阔冲胸,以胸中胀闷、咳嗽、咯痰、气短而喘为重要临床表现的肺系疾病.治疗上辨证论治,化痰降气、温肺化痰平喘、清热化痰宣肺、补益肺气、补益脾胃等治疗.

    作者:杜华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张仲景辨治胃脘痛八法浅析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笔者把张仲景辨治胃脘痛诸法浅谈于后,并略述己见,供学者参考.

    作者:李祥年;李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肾气丸源自<金匮要略>,由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附子、桂枝组成.为治肾阳虚,症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尺脉沉微.笔者近年来应用本方治疗席汉氏综合症(虚劳)、慢支(喘证)、咽痛、头痛等疾病,收效颇佳.兹举例如下:

    作者:韩社教;何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浅探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循证护理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