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麻钩藤饮络活喜并用治疗高血压76例

扎幸芳;卢遥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 天麻钩藤饮, 络活喜, 血脂分析, 血液流变学
摘要:1 临床资料本组为2003年9月~2005年3月门诊病例76例,通过常规检查、化验,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7~78岁,平均(61±10.20)岁;病程2~31年.对照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6岁,平均(59±8.2)岁;病程2.5~29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晕、失眠者30例,肢体麻木者23例,下肢浮肿者14例,便秘者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有可比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钩藤饮络活喜并用治疗高血压76例

    1 临床资料本组为2003年9月~2005年3月门诊病例76例,通过常规检查、化验,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7~78岁,平均(61±10.20)岁;病程2~31年.对照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6岁,平均(59±8.2)岁;病程2.5~29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晕、失眠者30例,肢体麻木者23例,下肢浮肿者14例,便秘者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有可比性.

    作者:扎幸芳;卢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艾灸治疗慢性结肠炎例析

    1 病例介绍滕某某,女,59岁.主诉:近日因稍食油腻之物,腹痛肠鸣后即泻,泻后则安,每天3~4次.病史:患者腹泻反复发作10年之久,缠绵不愈.表现为阵发性腹绞痛及里急后重,排便后缓解,伴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自汗.某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经口服黄连素、诺氟沙星胶囊、中药、静滴青霉素治疗,症状缓解,但仍反复发作.每因稍食油腻之物、或食生冷水果、或情绪紧张、或过度劳累,病情加重.查体:患者呈慢性面容,神情、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

    作者:金炳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补肾法治疗充血性心衰及与益气法的对比研究

    近年来,中药治疗充血性心衰(CHF)的报道很多,且大多采用益气类方药.笔者自2002年来采用补肾法治疗CHF,并与益气活血利水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绍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救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例析

    1 病例介绍庞某某,女,54岁.于2003年10月19日11时入院.该患在入院前7天右上肢近腕关节处发现一大块瘀斑,5天前出现头晕,2天前皮肤瘀斑增多,并出现头痛,继之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躁动不安,伴呕吐,双下肢活动欠灵活,在当地医院行头CT扫描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无关节疼痛、明显脱发及反复口腔溃疡史;病前无服用药物史.查体:体温37.7℃,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6/13.9 kPa.意识不清,躁动不安,中度贫血貌,周身皮肤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巩膜黄染,光反射迟钝,无面瘫,颈软.心率100次/分,心音、心律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腹部稍膨隆,无压痛及肌紧张.

    作者:李亚男;高宏;刘欣;潘琳;刘宝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黄芪九物汤加减治疗脑梗塞21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例均为门诊患者.脑CT诊为腔隙性小灶脑梗塞.男16例,女5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波动为160~140/100~90mmHg),大年龄75岁,小年龄48岁.其中15例常年服用降压药,6例未系统治疗.主要临床表现:偏身麻痛、头晕乏力.

    作者:查保东;查切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维生素K3穴注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31例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和药物较多,但部分病人对传统药物的疗效较差、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始终难以缓解.笔者从2001年起,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3肺俞穴注射治疗哮喘中重度发作的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华;朱锦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38例

    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并与常规非透析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观察76例病例,随机按1:1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年龄42~81岁,平均67岁;对照组年龄40~82岁,平均65岁,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的分级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韦慧琴;胡开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75例

    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7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28例,年龄小3月,大14岁,平均年龄(3±1.6)岁,均符合<实用儿科诊疗规范>[1]中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易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乌杞乙肝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乌杞乙肝颗粒具有滋养肝肾、解毒散瘀等功效,是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先生的临床验方.本实验主要观察乌杞乙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并且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玉屏风散临证新用三则

    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以黄芪益气固表为君,白术健脾化湿、助气血生化之源为臣,气血充旺则卫阳固,防风走表而祛风邪为佐使,组成益气固表之剂.笔者在临床中辨证运用玉屏风散治疗多种病症,收效颇佳.现举例如下:

    作者:李生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川芎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分析

    笔者2000年8月~2004年11月,用川芎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并与硝酸甘油治疗的38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常规心电图、运动试验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62岁;病程6月~11年,平均7年;合并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8例.对照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5~69岁;合并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5例.

    作者:付风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护理浅探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循证护理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叶天士类风湿性关节炎辨治特色浅析

    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在内科杂病方面卓有成就,在痹病辨治上颇有独特之处.兹将其辨治特色略作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吴斌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9例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9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34例;年龄小者5岁,大者63岁;病程长者6月,短者10天.所有病例均经过至少5天以上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治疗,疗效欠佳,要求中医药治疗.症候特点:咽痒即咳,呈阵发性咳嗽,甚至痉挛性咳嗽,无痰或少痰;每因遇冷空气或吸入油烟而诱发加重,饮水可暂缓;双肺呼吸音清晰或稍粗,无干湿鸣音;有30例经胸片检查肺部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

    作者:胡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从瘀论治慢性盆腔炎三则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而不易治愈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中观察认为,把本病的辨证治疗与祛瘀相结合,则有明显优势.1 湿热瘀阻宜清利化瘀[例一]刘某,女,29岁.自诉2002年5月作人工流产术后出现下腹隐痛,每月月经将至下腹胀痛明显加重,伴腰骶酸痛,带下偏多黄秽,经期提前,色暗有块,舌黯红、苔薄黄、脉弦滑.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增厚,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治宜清热化湿,活血通络.药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冬瓜仁各20g,赤芍、丹参、益母草、川楝子、元胡各15g,牛膝、茯苓各12g.上方7剂尽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后加扶脾之品继服20余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作者:廖启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78例

    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古方八正散加味联合抗菌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78例.并与单用抗菌素治疗的60例作临床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宇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78例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从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其受损部位又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笔者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秀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化疗抑制期感染的临床研究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的作用,患者骨髓处于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尤其是对机体抵抗能力起主要作用的白细胞,甚至可以降到0.5×1012/L,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因而感染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感染致死者占20%~30%.患者的共同症状是发热,体温高达41℃,伴或不伴其他症状.如咳嗽、咽痛、肛周疼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西医的处理一般是首先作分泌物或血培养,然后给予联合、足量、广谱的抗生素治疗,在治疗中等待培养结果.如获得阳性培养,则可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但很多时候,得不到培养结果,患者仍持续高热.这时往往根据经验,调整药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作者:陈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并与单用西药组29例对照,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9例均为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门诊及住院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及<实用内科学>第11版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0~85岁,平均68.5岁;病程2~15年,平均7.5年.其中,冠心病18例,高心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肺心病4例,心功能Ⅳ级17例,Ⅲ级13例.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52~84岁,平均68岁;病程3~14年,平均7年;其中,冠心病17例,高心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肺心病3例,心功能Ⅳ级17例,Ⅲ级12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一峰;陈亚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肾脏微血管并发症,当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持续尿白蛋白排泻率(UAE)增加,称为(IDN).于2001年1月~2004年12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辅助治疗IDN28例,并与单用西医常规处理的28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