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华;朱锦元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而不易治愈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中观察认为,把本病的辨证治疗与祛瘀相结合,则有明显优势.1 湿热瘀阻宜清利化瘀[例一]刘某,女,29岁.自诉2002年5月作人工流产术后出现下腹隐痛,每月月经将至下腹胀痛明显加重,伴腰骶酸痛,带下偏多黄秽,经期提前,色暗有块,舌黯红、苔薄黄、脉弦滑.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增厚,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治宜清热化湿,活血通络.药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冬瓜仁各20g,赤芍、丹参、益母草、川楝子、元胡各15g,牛膝、茯苓各12g.上方7剂尽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后加扶脾之品继服20余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作者:廖启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1998年至2004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肠梗阻46例,并与手术治疗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7例均符合<外科学>肠梗阻和<中医内科学>腹痛、关格诊断标准[1,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小8个月,大68岁,平均34.4岁.对照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9~73岁,平均41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利刚;谭少猛;张惠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1998年1月~2003年10月,对慢性附件炎并发不孕症患者采用中药外敷合微波治疗,并经1年的随访观察:共治疗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汉义;张学玲;王燕;陈相英;吉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部分发展成为重症胰腺炎,病死率高.我院采用柴芍承气汤结合内科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转移是恶性肿瘤特异性生物学特征之一.笔者将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机理研究近况概述如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研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作者:李博;李瑞汉;高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以加味芎芷石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炎,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门诊确诊的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炎病例,均未用滴鼻剂治疗,无其他鼻科疾病,共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小12岁,大59岁.平均年龄40.68岁,病程短半年,长6年.
作者:吕洪;石磊;徐萍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笔者于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对72例IBS(腹泻型)患者中的38例用刺五加脑灵液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磊;王芳;梁丰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32例痰浊上扰型眩晕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小21岁,大58岁;病程短7天,长12年.临床表现:头晕昏沉,倦怠神疲,头重如蒙,心烦而悸,胸闷脘痞,或时吐痰涎,少食多寐,口干不渴或口干引饮,饮后仍干,或便溏或便秘,舌胖,苔浊腻,或白厚而滑,脉弦滑.辨证均属于痰浊上扰证.
作者:王建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选用我院病例资料完整的临床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72例,其中,男63例,女9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岁.病情特点:病程1~6年,均为乙肝标志物阳性;所有病例均有ALT升高,B超检查提示慢性肝病、脾大;无腹水及其它并发症.同期选用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为对照组,两组按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文生;郭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例均为门诊患者.脑CT诊为腔隙性小灶脑梗塞.男16例,女5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波动为160~140/100~90mmHg),大年龄75岁,小年龄48岁.其中15例常年服用降压药,6例未系统治疗.主要临床表现:偏身麻痛、头晕乏力.
作者:查保东;查切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T)是多种肾脏疾病(无论是原发于肾脏的或继发于全身疾病以后累及肾脏的各种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减退,表现为代谢产物、毒物的潴留、水电介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部分内分泌功能失调等.本病疗程长,疗效差,患者痛苦大.
作者:石青娥;段兆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古方八正散加味联合抗菌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78例.并与单用抗菌素治疗的60例作临床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宇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7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28例,年龄小3月,大14岁,平均年龄(3±1.6)岁,均符合<实用儿科诊疗规范>[1]中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易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根据黄志强老师运用活血化瘀降脂法治疗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病例46例,效果显著,并与同期用血脂灵胶囊和复方丹参片治疗的30例病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可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本组为2003年9月~2005年3月门诊病例76例,通过常规检查、化验,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7~78岁,平均(61±10.20)岁;病程2~31年.对照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6岁,平均(59±8.2)岁;病程2.5~29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晕、失眠者30例,肢体麻木者23例,下肢浮肿者14例,便秘者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有可比性.
作者:扎幸芳;卢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用综合方法,治疗252例胆结石病例与中西医结合对照组182例对照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1999年~2003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252例胆道结石、残余结石,按照肝胆管泥沙样结石、胆总管结石小于1cm者,只要胆总管下端无狭窄为非手术治疗原则,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而确诊.本组术后残余结石64例,占25.4%,其中,胆囊已切除48例.男119例,女133例;年龄小25岁,大72岁,平均年龄48.5岁.
作者:李阳;姚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经中西医治疗不显,病情反复发作,50例中,全部在秋冬季节为治疗对象,其中,男14例,女36例;年龄13~60岁;病情短1年,长10年.
作者:邓少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1月运用化肝煎加味降低联苯双酯停药后谷丙转氨酶反跳7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导师臧佩林教授早年从事中医基础研究,并一直坚持临床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臧老临床长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善治疗神经症,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治法.现将藏老临床辨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宗慧梅;王禹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