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刚;谭少猛;张惠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和药物较多,但部分病人对传统药物的疗效较差、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始终难以缓解.笔者从2001年起,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3肺俞穴注射治疗哮喘中重度发作的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华;朱锦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1月运用化肝煎加味降低联苯双酯停药后谷丙转氨酶反跳7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笔者把张仲景辨治胃脘痛诸法浅谈于后,并略述己见,供学者参考.
作者:李祥年;李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偏头痛是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头痛,发病部位常见于头部的一侧,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以中青年多发,女性多于男性.笔者对78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3月,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90例,并与西药组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门诊和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5~55岁,平均33.2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3年2个月.心脏X线异常20例,其中,心脏轻度扩大12例,中度扩大9例,血清心肌酶谱异常15例.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均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自汗,时有胸部隐痛,下肢出现肿胀为主.
作者:邱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乳腺疾病已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70年代资料表明:乳腺癌仅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四位,80年代已上升到第二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乳腺疾病的研究临床专治技术方面已有了长足发展,人们对乳腺疾病的重视程度及预防和接受普查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有些患者忽视此病,丧失了佳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徐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研究现状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川芎嗪:唐利龙等[2 3]发现:川芎嗪有明显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与分裂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川芎嗪还能明显的抑制VSMC的?、Ⅲ型前胶原α1(Ι)、α2(Ⅲ)基因的转录.而Ι、Ⅲ型前胶原可导致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同时激活并释放生长因子,在PTCA后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罗红琳等[4]在不同剂量川芎嗪对VSMC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川芎嗪能明显抑制VSMC数目的增长和细胞对氚-脱氧胸腺嘧啶(3H-TdR)的摄取,并可增加前列环素(PGL2)水解产1物6-keto-PGF1α的释放,提示川芎嗪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其作用与PGL2增加有关.
作者:王连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近年来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参考有关文献,自拟酸枣安神汤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失眠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
作者:康广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转移是恶性肿瘤特异性生物学特征之一.笔者将中医药抗肿瘤转移机理研究近况概述如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研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作者:李博;李瑞汉;高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逍遥散是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为肝郁血虚之证而设的常用方,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满意.笔者随证加减,均获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李元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气虚发热是指过度劳累、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导致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近年来我科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发热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君;王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乌杞乙肝颗粒具有滋养肝肾、解毒散瘀等功效,是我国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先生的临床验方.本实验主要观察乌杞乙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并且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2004年采用清代名医王清任之名方身痛逐瘀汤加减化裁内服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买买吐松;阿提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导师臧佩林教授早年从事中医基础研究,并一直坚持临床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臧老临床长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善治疗神经症,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治法.现将藏老临床辨治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宗慧梅;王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7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28例,年龄小3月,大14岁,平均年龄(3±1.6)岁,均符合<实用儿科诊疗规范>[1]中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易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选用我院病例资料完整的临床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72例,其中,男63例,女9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岁.病情特点:病程1~6年,均为乙肝标志物阳性;所有病例均有ALT升高,B超检查提示慢性肝病、脾大;无腹水及其它并发症.同期选用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为对照组,两组按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文生;郭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根据黄志强老师运用活血化瘀降脂法治疗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病例46例,效果显著,并与同期用血脂灵胶囊和复方丹参片治疗的30例病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可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在内科杂病方面卓有成就,在痹病辨治上颇有独特之处.兹将其辨治特色略作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吴斌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2000年8月~2004年11月,用川芎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并与硝酸甘油治疗的38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常规心电图、运动试验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62岁;病程6月~11年,平均7年;合并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8例.对照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5~69岁;合并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5例.
作者:付风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庞某某,女,54岁.于2003年10月19日11时入院.该患在入院前7天右上肢近腕关节处发现一大块瘀斑,5天前出现头晕,2天前皮肤瘀斑增多,并出现头痛,继之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躁动不安,伴呕吐,双下肢活动欠灵活,在当地医院行头CT扫描检查未见异常.既往无关节疼痛、明显脱发及反复口腔溃疡史;病前无服用药物史.查体:体温37.7℃,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6/13.9 kPa.意识不清,躁动不安,中度贫血貌,周身皮肤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巩膜黄染,光反射迟钝,无面瘫,颈软.心率100次/分,心音、心律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腹部稍膨隆,无压痛及肌紧张.
作者:李亚男;高宏;刘欣;潘琳;刘宝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