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板成形术后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

龚立君;赵娜;罗士涛;周斌燕

关键词:膝关节镜, 关节半月板成形术, 推拿, 早期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75)与对照组(n=75),对照组术后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术后给予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功能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优良率88.0%与对照组优良率50.7%比较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喉癌患者保留喉功能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老龄喉癌患者保留喉功能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行喉部分切除术的65岁以上老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院内死亡,心肺疾病较术前无明显加重.术后94.7%的患者成功拔除鼻饲管.术后97.4%患者成功拔除气管套管.2年生存率为74.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结论 老龄喉癌患者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方式选择得当,行保留喉功能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惠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结局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于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0例)与开腹组(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电话随访,随访期为2年.比较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内的怀孕率、术后6个月的受孕率和术后2年内再次宫外孕发生率.结果 ①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年内怀孕者33例占82.50%,开腹组患者术后2年内怀孕者24例占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患者术后6个月受孕者9例占22.50%,开腹组患者术后6个月受孕者2例占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腹腔镜组患者术后2年内再次发生宫外孕者2例占5.00%,开腹组患者术后2年内再次发生宫外孕者3例占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与开腹手术相比,术后2年内的怀孕率较高,6个月受孕率较高,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术后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

    作者:邱淑芬;王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术中综合保温干预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对手术患者给予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对患者进行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前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统计并分析患者术中低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中,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2%(2/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4/62),分别为感染1例、躁动1例、感染2例;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62/62);术后患者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分别为(30.02±5.93)min、(18.11±8.69)min,与以往临床常规手术护理相比明显缩短.结论 对手术患者给予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作用,在稳定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缩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旭君;寿秋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对对照组进行治疗,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对研究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安全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4.9%与对照组74.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耳积液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纯音听力明显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儿听力水平显著恢复,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倪荣华;张成一;林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SCT在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适合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方法连续选入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疑似胫骨近端骨折患者69例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1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9.2±8.8)岁.中位数39岁.均接受MRI,MDCT和DR 3种检查方式,通过对比各种检查方式的检验效能以及MRI和MDCT之间一致性.结果 经检查,所有患者DR片上未见异常;有46例患者经MDCT检查后可以诊断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MDCT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14.3%、特异度为100%,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0.099;49例患者经MRI检查后可以诊断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1.000.两种诊断方式一致性检验Kappa=1.000.结论 对于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DR片不能做出诊断,MRI检查和MDCT比较差异不大,但考虑到经济性和节约时间,MDCT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冬冬;白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血清PCT、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CT、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ID号进行随机编号分组,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单孔腹腔镜实施手术.比较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VAS疼痛分值及住院的时间以及血清PCT、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VAS疼痛分值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PCT、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手术能够减轻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愈合恢复,减轻炎症降低血清中的PCT、CRP水平,值得在临床实施推广.

    作者:葛湘军;陈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作用探究

    目的 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收治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瘢痕愈合情况,术后的舒适程度及乳头乳晕感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显著下降,瘢痕愈合显著改善,舒适度显著增加,乳头乳晕感觉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美观性佳,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微微;李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不同术式的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内镜手术治疗的氧化应激状况、 炎症改善及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给予内镜下经额中回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炎症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7%)与对照组(72.2%)相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丙二醛(MDA)、(SOD)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DA、AOP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IL-6及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6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与对照组(27.7%)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经额中回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对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氧化应激状况,降低炎症指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军;聂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兔创伤性肠破裂早期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WBC对创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40只健康雄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盲肠穿破组、盲肠横断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麻醉后无菌条件下手术制作盲肠穿破(直径0.5 cm)组10只,盲肠横断组10只;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各10只,制模后禁食,自由饮水.制模前、制模后1、3、6、8、12小时采集兔耳静脉血2ml,其中1ml血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行WBC计数,其余血放-70℃冷藏待检,用Elisa法统一检测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①盲肠穿破组、盲肠横断组在制模后血清PCT、CRP和外周血WBC计数值逐渐升高,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CT、CRP、WBC值未见明显升高;②盲肠穿破组在制模后PCT、CRP、WBC值升高幅度较低,与盲肠横断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盲肠横断组于制模后6、12小时PCT值较CRP、WBC值上升速度快;③盲肠穿破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兔全部存活,而盲肠横断组兔于24小时内全部死亡.结论 PCT联合CRP、WBC对兔盲肠外伤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反应出盲肠损伤与腹膜炎的严重程度,并且PCT在盲肠横断组中敏感性要优于其余指标.

    作者:高胜特;朱维星;郑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低位直肠癌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保肛手术组和Miles手术组,每组各40例,保肛手术组采取保肛手术,Miles手术组采取Miles手术.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后患者的术后情况、并发症情况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 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与Miles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肛手术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高于Miles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肛手术对于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亚光;黄天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XLIF)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DS)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DS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X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obb角、胸腰后凸角、侧方移位、Nash-Moe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前凸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XLIF可明显缩短DS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VAS、JOA评分、ODI指数及影像学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鑫东;董永强;张伟伟;吕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术式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带锁髓内钉固定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80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随机分成带锁髓内钉固定(A组)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B组),不同术式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愈合情况以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等.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的少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HSS和Lysholm评分明显的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较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带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手术过程创伤小,术后骨折愈合快.

    作者:吕鹏起;于小中;李继川;吕新建;章沈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甲泼尼龙在PKP术中预防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作用

    目的 研究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中,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来减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对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行PKP治疗的40例新鲜老年性OVC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PKP术中骨水泥注入前用2ml生理盐水作对照,共20例;B组用预防性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共20例.术中观察骨水泥注入前、注入后1、3、5、7、10分钟的桡动脉有创动脉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量在骨水泥植入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量在骨水泥植入前后变化较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KP术中,预防性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有效的减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降低术中心血管风险,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作者:陈建德;樊晓琦;景成伟;周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胫骨高位截骨术的研究进展

    胫骨高位截骨术是通过胫骨近端截骨,纠正下肢力线,使膝关节负重载荷,从退变的内侧间室转移至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改善膝关节生物力学环境和血液循环,使关节炎的进展得到延缓,并促进内侧间室软骨修复,减轻关节疼痛,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及功能.本文对目前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综述.

    作者:金成;魏勇;胡继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杂肾结石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复杂肾结石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肾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放取石治疗方案;观察组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住院情况、结石清除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肾结石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手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治疗效果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匡家文;贾成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VA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肾积水患者住院时间、血红蛋白降幅、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轻度肾积水患者(P<0.05);观察组中重度肾积水患者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中重度肾积水(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可明显降低手术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术后疼痛,疗效确切,但对于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而言,轻中度肾积水的结石软镜有优势,重度肾积水结石肾镜有优势,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虞学助;张守浩;黄奕良;陈钦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采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血清肿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共发生术后血清肿27例,其中Ⅰ型14例、Ⅱ型7例,经理疗、中药外敷治疗后好转;Ⅲ型4例、Ⅳ型2例,经穿刺抽液后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与年龄、合并症、疝分型、术者经验、补片类型等因素相关,围手术期预防措施及术中精细操作可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陈晓林;周余人;杨卫锋;宋国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颅时用头皮夹钳移除头皮夹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关颅时使用头皮夹钳去除头皮夹对切口出血量、 止血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开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用头皮夹钳移除头皮夹法和血管钳撤除头皮夹法进行关颅,测定止血时间、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分组因素的影响.以多因素方差回归模型分析头皮夹数量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止血时间(P=0.000)、修正止血时间(P=0.000)、出血量(P=0.000)、修正出血量(P=0.000)、术后24小时皮下引流管引流量(P=0.002)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平均减少止血时间37.22%,平均减少关颅时头皮出血量43.83%,减少术后24小时引流管引流量22.10%.试验组较对照组修正止血时间减少32.18%,修正出血量减少45.33%.头皮夹数量对止血时间(P=0.000)、修正止血时间(P=0.016)、出血量(P=0.000)、术后24小时引流量(P=0.000)、切口感染评分(P=0.007)有显著影响,头皮夹数量对上述指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应常规使用头皮夹钳撤除头皮夹.

    作者:缪建庆;董伟峰;宣宏飞;司赟;陈新治;严肖峰;胡典祥;卢明;高国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负压创面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接受负压创面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再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创面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疤痕面积、VAS评分、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负压创面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盛跃进;郑建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探究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给予T1WI、T2WI、STIR以及DWI序列实施MRI检查,对不同序列诊断脊柱损伤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经过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STIR显示损伤椎体内片状高信号135枚;T1WI显示有102枚椎体内条状、 片状低信号;T2WI显示有97枚为椎体内条状、片状高信号;DWI显示有78枚为椎体内片状高信号、34枚条状高信号以及37枚等信号;37例患者存在脊髓损伤,其中颈段22处,胸段7处,圆锥8处;椎体骨折ADC值显著高于正常椎体,脊髓损伤ADC值显著低于正常脊髓(P<0.05),统计学有意义;STIR序列诊断椎体骨折显著优于T1WI、T2WI以及DWI(P<0.05),T2WI、STIR及DWI序列诊断脊髓损伤显著优于T1WI(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诊断急性脊柱损伤可首选STIR扫描序列,DWI可作为辅助序列,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杨娜;王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