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荣华;张成一;林志宏
目的 探讨海岛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前列腺癌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舟山医院就诊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舟山医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海岛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前列腺癌家族史、前列腺疾病史、性交频率、运动锻炼、饮食习惯是影响海岛人群前列腺癌的主要因素(OR=1.218、3.767、6.730、5.608、0.129、0.077,P<0.05).结论 前列腺癌的发病受多种因素作用,医疗机构应加强海岛人群的健康宣教,提高海岛人群对前列腺癌的关注度,并定期体检,进而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作者:俞加法;陈炳;张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其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实施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根据其罗哌卡因的浓度进行分组.其中A组浓度为0.250%,B组浓度为0.375%,C组浓度为0.500%,每组罗哌卡因的总容量均为30ml.神经阻滞后对其臂丛神经阻滞的结果 进行观察分析.结果A组老年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长于B组、C组老年患者,其镇痛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C组(P<0.05).B组、C组老年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相比,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组老年患者之间的麻醉效果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接受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其浓度在0.375%以上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其中浓度为0.375%不仅可以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进行保证,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向智勇;杨凤兰;金从参;金立耸;卢永坚;胡加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75)与对照组(n=75),对照组术后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术后给予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功能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优良率88.0%与对照组优良率50.7%比较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成形术后患者应用推拿手法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立君;赵娜;罗士涛;周斌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延伸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泌乳情况、恶露消失时间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基于随机双盲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产褥期妊娠产妇共计7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后,再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行催乳、促子宫复旧等治疗,并且采取按摩的手法进行形体恢复、改善阴道松弛状况、分清阴道和肛门括约肌的舒缩、子宫卵巢复旧、产后疲劳恢复等产后康复治疗.在完成上述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产妇的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和恶露情况,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 实验组中产妇97.2%的产妇泌乳量充足,对照组94.3%的产妇泌乳充足;实验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2.59±3.14)天,对照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9.55±5.89)天;实验组产妇满意评分(92.66±7.14),对照组产妇满意评分(82.55±5.89);实验组产妇82.9%能够完全母乳喂养,对照组产妇68.6%可以进行完全母乳喂养;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产褥期延伸服务在对于孕产妇的康复应用,有助于促进产后哺乳和产妇康复,对于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帆;林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治认识.方法 对1例盲肠、阑尾化脓性炎引起成人肠套叠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盲肠、阑尾化脓性炎引起成人肠套叠在临床上罕见,手术获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继发于恶性疾病,本文1例为炎性病变,说明成人肠套叠病因的多样性,其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池峰;江良县;董米连;毕铁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钻孔引流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采用钻孔引流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钻孔引流手术联合高压氧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残留血肿吸收时间、吸收情况及脑组织复张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6%与对照组63.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残留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明显缩短,完全吸收情况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复张方面,观察组总复张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钻孔引流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使残留血肿吸收时间明显缩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嵇春峰;李新伟;于林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对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老年骨科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B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C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即刻及麻醉后30分钟,3组患者的SBP、DBP及HR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C组患者较A组和B组患者SBP、DBP及HR均有显著升高(P<0.05);术后30分钟时,与A组相比,B组及C组血浆中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C组含量低;术后6小时,与A组患者相比,B组及C组患者的MMSE显著增加(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抑制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能够减轻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董芸;应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D-二聚体检测在消化性溃疡伴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接诊的147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患者的进行研究.研究组73例患者,均为消化道溃疡伴出血且输血的患者;对照组74例患者,均为消化道溃疡伴出血且未经过输血的患者.对所有以上受试者,均在24小时内检测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进行测定与对比,同时行内镜检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T、PT、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的水平能够作为判断消化性溃疡伴发出血患者出血情况的指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雷;缪心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侧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36足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外侧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钛板治疗,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优27足,良7足,可2例.术后1例原有糖尿病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转角处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5周后切口愈合.1例出现距下关节炎,无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时骨折均正常愈合.结论 外侧延长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钛板是治疗跟骨骨折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黎高明;倪红联;谢伟;郑建平;邵文飞;吴向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极外侧椎间融合手术(XLIF)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DS)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DS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选择性经椎间孔融合联合后路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X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obb角、胸腰后凸角、侧方移位、Nash-Moe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前凸角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XLIF可明显缩短DS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VAS、JOA评分、ODI指数及影像学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鑫东;董永强;张伟伟;吕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揭示脑外伤患者血浆Nesfatin-1浓度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Nesfatin1、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统计分析血浆Nesfatin-1浓度与伤情程度、上述炎症指标血浆浓度、30天死亡、6个月死亡和6个月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的关系.结果 脑外伤患者血浆Nesfatin-1、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血浆Nesfatin-1浓度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上述炎症指标血浆浓度显著相关性(均P<0.01).血浆Nesfatin-1是脑外伤患者30天死亡、6个月死亡和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血浆Nes-fatin-1浓度对上述预后不良因子的预测价值超过血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均P>0.05),但相似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P<0.05).结论 Nesfatin-1参与脑外伤后炎症反应,其升高的水平与脑外伤严重度及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过宓;吕庆伟;张浛;杨松斌;沈良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彩色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CDFI)定位下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自2014年3至2016年12月应用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11例,皮瓣面积6.0cm×9.0cm至9.0cm×22.0cm,5例以膝降动脉主干为蒂,6例以肌皮穿支为蒂.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良好.结论 CDFI定位下膝降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恒定,血管口径大小适中,皮瓣质地厚薄适中,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较适用的方法.
作者:姜磊;黄显军;鲍晶晶;周海波;郭征东;盛春华;柳晨希;王晓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 对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术后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其A组40例,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40例,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于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相关资料比较,A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患者(P<0.05);术后1年,A、B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中,A组的疼痛、肌力评分均大于B组患者,但A、B两组患者的活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总体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A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B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除了可以获得与常规切开复位相同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外,还具有创伤度低、骨折愈合时间短的特点,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吴善栋;李纯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内瘘修复术对血透后期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异常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后期动静脉内瘘功能异常或者失去功能者15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剥离组70例,行剥离静脉内膜增生物内瘘修复术治疗,重建组88例,行动静脉内瘘重建术治疗.对158例患者均完全进行随访,随访间隔时间为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内瘘通畅情况.结果 本研究对158例患者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在随访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功能异常或者失去功能的患者逐渐增多,在完全随访时,剥离组功能异常者7例,失去功能者12例,重建组功能异常者9例,失去功能者14例,剥离组功能正常比例与重建组无明显差异(P>0.05);剥离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内瘘通畅率与重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剥离静脉内膜增生物内瘘重建术在减少损伤血管资源的同时,保证了较好的远期内瘘通畅率,增加了内瘘的应用时间,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黄丽丹;苏震;朱欢杨;徐皖东;单亦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卵巢(良性)肿瘤术后康复路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术后康复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治疗费用和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10.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8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良性)肿瘤术后康复路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蕾;陈美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骨化三醇干预膝骨关节炎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从分子基因水平来探讨骨化三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用机理,为口服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方式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和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关节炎严重情况、 疼痛情况和生存质量情况;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关节液中的MMP-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Lequesne指数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不同;实施治疗之后,两组患者Lequesne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情况明显偏低,SF-36评分明显变高,其中实验组患者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评分降低水平更加明显而SF-36评分升高情况明显,其改变幅度也呈现出时间依赖性改变;实施治疗之前,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情况在两组患者的关节液中不存在差异;实施治疗之后,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各MMP基因的表达情况均下降,而实验组的下降情况更明显.结论 骨化三醇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时可通过抑制MMP-1、MMP-3、MMP-13基因表达,从而降低患者关节炎严重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状况,适合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林德涛;林元西;代风波;缪必成;颜孙芳;杨孔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腰椎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的特点,探讨腰椎骨质增生的检查方案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腰椎MRI并同时行CT检查的260例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CT的结构特点和MRI的信号特点,记录腰椎骨质增生形成情况、骨质增生MRI信号类型和CT表现,记录结果 ,并且进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结果260例受检者的1300个椎体中,331个椎体在影像学图像上有肉眼可见的骨质增生形成,其MRI信号Ⅰ型24个(7.72%)、Ⅱ型43个(13.83%)、Ⅲ型91个(29.26%)和Ⅳ型153个(49.19%);CT骨质增生结构特点A型41个(13.18%)、B型101个(32.48%)和C型169个(54.34%);A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几乎全为Ⅱ型,其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0.92),B、C型骨质增生MRI信号多为Ⅳ型,其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中度(kappa=0.56).结论 腰椎骨质增生的同一患者的MRI信号类型和CT结构特点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选择检查方案的时候,应该结合两种方案的关联性来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作者:伊建勇;倪文彬;应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特重型颅脑损伤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126例行气管切开治疗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气管切开时间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情况、感染控制率以及感染控制时间等.结果 两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4.72%和79.6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和64.4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降低了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感染控制时间.
作者:叶显文;程林贵;程跃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靳三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行靳三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功能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靳三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可较好的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江暄;蔡鑫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随机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30分钟(T1)、麻醉后60分钟(T2)及拔管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小时静止和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48小时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组患者T1~T3时点MAP和HR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6、12、24小时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术后嗜睡、PONV、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能够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发挥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还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
作者:张琴;钱家树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