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善栋;李纯志
目的 探讨复杂肾结石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肾结石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放取石治疗方案;观察组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住院情况、结石清除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肾结石行改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手术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治疗效果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匡家文;贾成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靳三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行靳三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功能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靳三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可较好的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江暄;蔡鑫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联合拆台助产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0例产妇进行研究.将产妇随机分为无创助产组、改良组和传统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无保护会阴联合拆台助产、会阴保护联合拆台站立助产和传统的侧面助产.比较3组的会阴结局、 新生儿结局和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无创助产组和改良组的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45.00%和41.67%,显著高于传统组(23.33%),无创助产组的会阴侧切率(20.00%)显著低于改良组(58.33%)和传统组(6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巨大儿及肩难产发生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助产组的严重疼痛发生率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组和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联合拆台助产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程度,新生儿结局良好,对产后恢复无不良影响,有助于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范丽娟;范亚君;凌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实施效果及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由住院病历系统随机抽取缙云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病历,将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2012年6月开始实施)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50例设为临床路径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其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检查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平均药品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平均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00%.结论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陈必成;周文斌;李建辉;张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揭示脑外伤患者血浆Nesfatin-1浓度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Nesfatin1、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统计分析血浆Nesfatin-1浓度与伤情程度、上述炎症指标血浆浓度、30天死亡、6个月死亡和6个月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的关系.结果 脑外伤患者血浆Nesfatin-1、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血浆Nesfatin-1浓度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上述炎症指标血浆浓度显著相关性(均P<0.01).血浆Nesfatin-1是脑外伤患者30天死亡、6个月死亡和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血浆Nes-fatin-1浓度对上述预后不良因子的预测价值超过血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均P>0.05),但相似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P<0.05).结论 Nesfatin-1参与脑外伤后炎症反应,其升高的水平与脑外伤严重度及预后显著相关.
作者:过宓;吕庆伟;张浛;杨松斌;沈良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收治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瘢痕愈合情况,术后的舒适程度及乳头乳晕感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显著下降,瘢痕愈合显著改善,舒适度显著增加,乳头乳晕感觉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美观性佳,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微微;李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CT、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ID号进行随机编号分组,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单孔腹腔镜实施手术.比较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VAS疼痛分值及住院的时间以及血清PCT、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VAS疼痛分值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PCT、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手术能够减轻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愈合恢复,减轻炎症降低血清中的PCT、CRP水平,值得在临床实施推广.
作者:葛湘军;陈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方案.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以及X线椎体前缘高度水平变化.结果 术前0.5小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术后3天以及30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较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以及术后30天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节段站立位与平卧位X片椎体前缘高度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节段站立位与平卧位X片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宇达;徐荣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腰椎减压融合皮质骨通道(CBT)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病变肥胖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38例,男22例,女1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CBT固定组)和B组(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组).评估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融合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节点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在各随访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脱发生.结论 对腰椎退行性病变肥胖患者,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对肥胖患者采用CBT固定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和减少术中出血风险.
作者:田乃锋;倪文飞;林焱;徐华梓;王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宫腔镜下双极电切宫腔良性赘生物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诊治的宫腔良性赘生物患者78例的诊疗情况.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行双极电切术,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月经失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1月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率(77.5%)明显高于对照组(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双极电切治疗宫腔良性赘生物效果好,患者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杨孟央;邵惠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术结合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肛裂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VA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愈合时长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术结合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感染和疼痛.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谢健进;邵春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胫骨高位截骨术是通过胫骨近端截骨,纠正下肢力线,使膝关节负重载荷,从退变的内侧间室转移至正常的外侧间室,从而改善膝关节生物力学环境和血液循环,使关节炎的进展得到延缓,并促进内侧间室软骨修复,减轻关节疼痛,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及功能.本文对目前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综述.
作者:金成;魏勇;胡继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经直接前(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入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经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组(30例)、经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组(30例),对比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DAA入路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9.31±1.23)cm、手术时间为(110.64±14.63)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18.13±101.54)ml,术后引流量为(86.25±1.36)ml,下床行走时间为(2.65±1.02)天,住院时间为(7.22±1.85)天,均优于经后外侧入路组,P<0.05.且DAA入路组患者术后6周的Harris评分为(75.97±5.63)分,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为(87.97±3.24)分,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为(92.97±2.24)分均较经后外侧入路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但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与经后外侧入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DAA入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经后外侧入路组,P<0.05.结论 经DAA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经后外侧入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脱位率低、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李哲明;王庆丰;武理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创伤程度.方法 从本院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其中的13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医院的差异,将其分为三组.45例为URL组,44例为RLU组,44例为MPCNL组.对患者治疗后的创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URL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洁净率小于MPCNL组和RLU组;MPCNL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和血清疼痛介质含量高于URL组和RLU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过程中,从创伤程度和效率方面来看,RLU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毛云锋;洪钟亮;徐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延伸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泌乳情况、恶露消失时间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基于随机双盲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产褥期妊娠产妇共计7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之后,再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行催乳、促子宫复旧等治疗,并且采取按摩的手法进行形体恢复、改善阴道松弛状况、分清阴道和肛门括约肌的舒缩、子宫卵巢复旧、产后疲劳恢复等产后康复治疗.在完成上述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产妇的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和恶露情况,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 实验组中产妇97.2%的产妇泌乳量充足,对照组94.3%的产妇泌乳充足;实验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2.59±3.14)天,对照组产妇恶露消失时间(19.55±5.89)天;实验组产妇满意评分(92.66±7.14),对照组产妇满意评分(82.55±5.89);实验组产妇82.9%能够完全母乳喂养,对照组产妇68.6%可以进行完全母乳喂养;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产褥期延伸服务在对于孕产妇的康复应用,有助于促进产后哺乳和产妇康复,对于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帆;林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涡轮机微创手术在下颌埋伏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拔除下颌埋伏阻生齿的患者184例,根据不同拔牙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凿骨劈冠法)和观察组(涡轮机微创拔除术),每组92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拔牙时间、拔牙窝完整性得分、疼痛评分、骨愈合时间及PoS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除下颌埋伏阻生牙,手术时间短、创口损伤轻、愈合快,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创伤后感染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4例创伤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并发脓毒症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并发组(n=84)和未并发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损伤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休克、入ICU1天内液入量、输血、中心置管、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伤口污染程度、ISS评分、NISS评分、SOFA评分、系统功能障碍个数、具体功能障碍系统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重症监护病房创伤后感染并发症脓毒的临床因素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院时SOFA评分、系统功能障碍个数(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创伤后感染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因素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院时SOFA评分、系统功能障碍个数.
作者:余姚凤;张立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技术(TAPP)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AP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PP可改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情况,减轻患者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姚武根;金国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 对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术后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其A组40例,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40例,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于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相关资料比较,A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患者(P<0.05);术后1年,A、B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中,A组的疼痛、肌力评分均大于B组患者,但A、B两组患者的活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总体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A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B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除了可以获得与常规切开复位相同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外,还具有创伤度低、骨折愈合时间短的特点,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吴善栋;李纯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D-二聚体检测在消化性溃疡伴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接诊的147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患者的进行研究.研究组73例患者,均为消化道溃疡伴出血且输血的患者;对照组74例患者,均为消化道溃疡伴出血且未经过输血的患者.对所有以上受试者,均在24小时内检测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进行测定与对比,同时行内镜检查.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T、PT、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的水平能够作为判断消化性溃疡伴发出血患者出血情况的指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雷;缪心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