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姚景春;李涛;李会恩;高雷
目的:采用功能观察组合试验(FOB)评价牛蒡子苷元注射液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设空白对照组、牛蒡子苷元0.5、2.5和12.5 mg·kg-1剂量组及氯丙嗪20 mg·kg-1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空白对照组及牛蒡子苷元0.5、2.5、12.5 mg·kg-1剂量组单次皮下注射给药,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各组动物根据FOB试验方法,于给药前及给药后30 min、90 min、180 min、24 h对动物机体行为、感觉、反射等功能进行观察.结果:空白对照组及牛蒡子苷元0.5、2.5和12.5 mg·kg-1剂量组进食、手指接近、头部接触、唤醒、体温等40余项观察指标均未见异常,阳性对照组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和体温降低.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大鼠单次皮下注射0.5、2.5和12.5 mg·kg-1的牛蒡子苷元未见动物神经行为发生明显改变.
作者:李欣;姚景春;李涛;李会恩;高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中医症候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376例,随机分为芪苈强心组200例和常规组176例,芪苈强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芪苈强心胶囊治疗,于入组时及治疗后4周时查肝肾功能及评价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CHF常见中医症候中疲倦乏力、胸闷胸痛、心悸、气急气喘、浮肿、面色、口唇、甲床、舌质、脉象患病率均大于50%.芪苈强心组较常规治疗组疲倦乏力、咳嗽、纳差、自汗、盗汗、畏寒、面色、口唇、甲床、舌质、脉象均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中医症候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争;周静;钱玉红;刘静涛;刘颖;宋郁珍;梁凤兰;史俊玲;丛洪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优化黄芩黄酮组分的提取工艺,为制备益气活血解毒胶囊奠定基础.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黄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对黄芩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和方差分析,优选黄芩总黄酮提取的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2h.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次数对黄芩总黄酮的得率有显著影响,其次为提取时间、溶剂量.该工艺简单、方便、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何俊明;王红英;杨洁红;张宇燕;周惠芬;来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查阅,从病名、病因病机及论治3个方面,对喘证的源流进行考证.按历史脉络梳理喘证的命名,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于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历代喘证的论治做了详细的总结.
作者:姜德友;裴思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艾灸涌泉穴配合穴位贴敷提高心脑血管病人睡眠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睡眠障碍患者326例,按是否愿意接受艾灸和穴位贴敷分为试验组170例和对照组156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10 mg/次,1次/晚,口服.试验组每晚采用温水泡足后在左右涌泉穴艾灸20 rain后,加味吴莱萸散敷贴涌泉穴.连续治疗1月后评价效果,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睡眠质量.结果:试验组总的有效率95.88%,治愈率为51.7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2%,治愈率为21.79%.经x2检验两两比较,试验组总的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2和0.009.试验组患者在入睡预备期和睡眠质量得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在夜间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两个条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涌泉穴配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心脑血管病人睡眠质量.
作者:周艳;倪永华;刘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国内外刺五加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并按不同药用部位(根及根茎、茎、叶、果实)进行分类.综述了中药刺五加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列出部分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为刺五加的药用合理性及有效化学成分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杨晓丹;井月娥;卢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芪地黄汤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芪地黄汤组,造模后7、14、28、56 d检测尿蛋白,造模后28、56 d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Nephri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Nephrin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7、14、28、56 d,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造模后28、56 d,参芪地黄汤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28、56 d,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参芪地黄汤组Neph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可能通过保留阿霉素肾病大鼠Nephrin的表达,从而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改善肾病理.
作者:朱勤;陈洪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铜负荷大鼠肝、肾、脑组织中Cu、Zn、Fe、MT含量及脑组织Aβ含量,并探讨MT、Aβ作用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含硫酸铜1 g/kg粉状饲料和0.185%硫酸铜水,对照组正常喂饲.第12周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血及肝、肾、脑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MT含量,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肝、肾、脑各组织Cu、Zn、Fe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肾、脑组织MT及脑组织A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MT升高(P<0.05),肝、肾、脑组织Cu含量显著升高(P<0.01),Fe含量降低(P<0.05),Zn无明显差异,肝、肾、脑组织MT及脑组织A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铜负荷肝、脑、肾组织Cu及MT含量增高、脑组织Aβ表达增加,MT含量增加可能对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同时Aβ表达增加可能与神经元损伤过程有关.
作者:徐大兵;侯焕喜;王训;王佳炜;程楠;吴君霞;韩咏竹;杨任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淤丸对不同证候乳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68例乳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块消片,试验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治疗60 d,考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率90.2%,对照组为80.4%,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全血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肝、肾功能检查正常.结论:血府逐瘀丸对不同症候的乳癖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对肝郁气滞型和冲任失调疗效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樊德梅;王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其主要特点是记忆障碍,可伴有其他认知功能损害.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中医药在轻度认知障碍防治中取得了一定疗效.制首鸟、淫羊藿、人参等中药或组分可以防治MCI.补肾健脑汤、脑康Ⅱ号汤、益窍利智汤等中药复方治疗MCI.天竺醒脑汤、清脑益髓补血中药、强力增智饮联合西药可以治疗MCI.此外,针灸、耳穴等中医特色治疗在MCI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田丽;安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布渣叶固形物质量、总黄酮提取物的溶解度,研究温度、湿度、强光照射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总黄酮、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为指标,采用摇瓶法测定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在水、0.1 mol· L-1盐酸溶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表观溶解度与平衡溶解度,并考察光照、温度、湿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表观溶解度及总黄酮的平衡溶解度在0.1 mol·L-1、盐酸溶液水和pH 6.8 PBS中均属于略溶;以牡荆苷、异牡荆苷为指标,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在0.1 mol.L-1盐酸溶液、水和pH 6.8 PBS中平衡溶解度均为几乎不溶;以水仙苷为指标,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在0.1 mol·L-1盐酸溶液、水和pH 6.8 PBS中平衡溶解度均为极微溶解.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光照、高温、高湿条件对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含量几乎无影响.结论:随着介质的pH增大,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指标成分的溶解度减小.在高湿高温强光照射条件下,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的4个指标成分均较为稳定.研究结果为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剂型设计以及其他药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文杰;孙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研究发现不稳定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其高致死致残率的元凶,而血管细胞过度凋亡是不稳定斑块的特征之一.就血管平滑肌凋亡与斑块稳定性及其中医药防治作以综述.
作者:吴建文;顾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建立贯叶金丝桃药材中芦丁、金丝桃苷、篇蓄苷、槲皮素和山奈酚共5个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Extend-C(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芦丁、金丝桃苷、篇蓄苷、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527~5.27 μg,0.635 ~6.35 μg,0.476 ~4.76 μg,0.476~ 4.76 μg,0.482 ~4.82μg,0.508 ~ 5.0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4%(RSD 0.73%)、99.31%(RSD0.91%)、99.57%(RSD 1.14%)、98.81% (RSD 1.71%)、99.41% (RSD 1.47%).同时测定了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中5个黄酮成分的含量.结论:本法简单、可靠、准确,可用于贯叶金丝桃中5个黄酮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培民;曹广尚;张加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清络方联合西药慢作用抗风湿药(DM ARDs)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早期RA患者,按照DAS28评分,分为轻、中、重三层,各层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两组患者轻度层采用甲氨蝶7.5 mg,每周1次治疗;中度层采用中度层每周甲氨蝶呤7.5 mg及来氟米特10 mg每日1次;重度层每周甲氨蝶呤10 mg及来氟米特10 mg来氟米特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清络颗粒,对照组加用安慰剂.分别在治疗12周及24周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统计,治疗组达到ACR20为37例,对照组ACR20为2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时统计,治疗组达ACR20为38例,对照组达到ACR20为30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12周及24周ACR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及24周,两组ES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治疗组ESR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时,两组ESR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及24周两组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及2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SJC及TJC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对关节肿痛、压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及24周两组患者的HAQ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中显示中药益气清络方联合DMARD能够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显著提高ACR20的有效率,更有效的降低ESR等炎性指标、改善关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建东;薛鸾;吴香香;曹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变化及肺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磷酸化(p-ERK1/2)表达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改善气道重塑的作用机理.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模型组(A组)、姜黄素组(C组)各10只,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3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气道炎症情况及免疫组化染色后p-ERK1/2表达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明显,姜黄素组大鼠症状轻,正常对照组无症状.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姜黄素组.肺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发现哮喘模型组肺组织中p-ERK1/2吸光度显著高于同时期正常对照组、姜黄素组(均P<0.01).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哮喘大鼠ERK1/2的磷酸化有关.
作者:徐丽丹;王凯旋;季秀梅;王大燕;姜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清开灵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MLCK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有糖Earle液)、模型组(缺氧缺糖模拟缺血:无糖Earle液,37℃,5% CO2,1%O2培养24 h)、清开灵低、中、高浓度组(缺氧缺塘+清开灵1%、2%、4%),在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经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MLCK基因转录.结果:缺氧缺糖24 h后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P<0.05)、MLCK基因转录被抑制(P<0.05);清开灵1%、2%、4%组均抑制了缺糖缺氧条件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降低(P<0.05),清开灵4%组降低MLCK的表达(P<0.05).结论:缺糖缺氧条件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清开灵通过抑制MLCK的表达,恢复BBB的部分屏障功能.
作者:玛娜璐璐;朱海燕;高永红;孙逸坤;赵一舟;娄利霞;娄晋宁;谭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生山药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率的改变及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观察不同剂量的生山药煎液治疗脾虚便秘的疗效,进而阐明其治疗便秘的机理,并对量效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PF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山药煎液高、中、低剂量组,麻仁丸组.经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分别用凉开水、山药水煎高、中、低剂量及麻仁丸进行灌胃处理.末次给药后,观察山药煎液对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SP、VIP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山药煎液有促进小鼠排便的作用,以山药水煎剂高剂量组明显(P<0.01);各给药组均可促进便秘小鼠小肠内墨汁的推进速度,以山药煎液高剂量组作用为显著(P<0.01),其次为山药煎液中剂量组、麻仁丸和山药煎液低剂量组(P<0.05);山药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对脾虚便秘模型小鼠肠组织中SP、VIP含量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药水煎高、中、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小鼠的排便功能、精神状态、大便质地均有明显改善,其小肠内墨汁有显著的推进,SP、VIP含量均较模型组降低.
作者:张国民;黄志芳;刘慧萍;刘洋;欧银凤;刘秀琴;卢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枣仁安神颗粒结合脑安颗粒治疗老年神经衰弱的超声评估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医治的老年(年龄≥60岁)神经衰弱病例中,抽样选取82例且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41例患者予以枣仁安神颗粒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再此基础上再结合脑安颗粒进行治疗,术后超声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显效率高达92.68%(38/41),对照组患者总显效率仅75.61%(31/41),二者相比,显然观察组疗效更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神颗粒结合脑安颗粒治疗老年神经衰弱疗效确切,超声评估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敏;邵敏;沈志华;陈红卫;姚迎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升血小板胶囊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计数和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6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升血小板胶囊,对比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流式细胞法测定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计数,以ELISA试剂盒测定IL-10及TGF-β1血清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整体临床疗效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计数比和血清IL-10、TGF-β1血清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不等程度的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可能参与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进程,升血小板胶囊可能能够通过该环节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何牧卿;何牧群;郭文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克林霉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9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5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疗效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克林霉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劳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