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华;唐旭东;王凤云;李振华;李保双
支气管哮喘属于急重的呼吸道疾患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从哮喘的病因病机出发,采用内治、外治等方法,缓解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症状,对缓解期患者采用辨证施治,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发作次数.
作者:郭春荣;李福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桑皮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郁热伏肺型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依据纳入标准,筛选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3~16岁患儿,共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孟鲁司特口服的基础上给予桑皮止咳方的颗粒剂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试验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咯痰、口渴、大便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桑皮止咳方结合西药孟鲁司特用于临床治疗CVA,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预后不易复发.
作者:王烝;白晓红;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磨饮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确诊为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五磨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PAGI-SYM症状量表、中医证侯量表及饮水负荷试验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胃感觉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侯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积分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饮食减少及善太息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五磨饮能显著缓解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感觉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吴晓芳;冯伟勋;甘国兴;陈太日;沈祖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帕金森病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攀升.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优势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建庆;何建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和七叶皂苷钠联用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TNF-α,IL-6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四组,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七叶皂苷钠组于给予七叶皂苷钠针,联合治疗组给予供试液,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七叶皂苷钠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可见TNF-α、IL-6显著表达,七叶皂苷钠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表达明显减少,联合治疗组脑内TNF-α、IL-6的表达显著低于七叶皂苷钠组(P<0.01).结论:盐酸赖氨酸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能显著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脑内血肿周围TNF-α,IL-6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琴;王建龙;高震;冯其海;曹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的肾保护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对入组人群中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的317例患者,观察中西药组(160例,基础治疗+中药辨证颗粒剂+苯那普利片10 mg/d)和西药组(157例,基础治疗+中药颗粒模拟剂+苯那普利片10 mg/d)治疗前后症状、证侯积分值、临床综合疗效及尿蛋白定量/24 h(Upr/24 h)、尿蛋白/肌酐比值(Upr/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钾(K+)、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分期和安全性.疗程24周.结果:治后两组的症状、证侯积分值均较基线时明显改善(P<0.01),但以中西药组为优(P<0.05).西药组治后尿蛋白减少(P>0.05),血肌酐反增高(P<0.01),其中31例(19.7%)增幅>30%,8例(5.10%)增幅>50%;eGFR降低,其中27例(17.2%)由CKD3期进展至CKD4期,而减轻至2期者仅11例(7.00%).中西药组则尿蛋白显著减少(P<0.05),Scr降低(P<0.01),eGFR提高(P<0.01),由CKD3期进展至4期者12例(7.50%),而减轻至2期者达27例(16.90%).临床综合疗效亦优于西药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10 mg/d治疗CGN-CKD3期患者24周,较之单用苯那普利的对照组能更好地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王永钧;何立群;孙伟;鲁盈;王小琴;张佩青;魏连波;曹式丽;杨霓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基于iTRAQ技术探讨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蛋白质组学特征,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高脂血症大鼠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血症组,正常组每日给予普通大鼠维持饲料;高脂血症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30 d后,检测大鼠血脂情况和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模型评估.分离提取肝脏总蛋白,经过蛋白质酶解、iTRAQ标记后,先后采用岛津LC-20AB液相系统进行液相分离和岛津公司LC-20AD型号的纳升级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然后采用串联ESI质谱仪对经过液相分离的肽段进行分析,后,用Mascot 2.3.02软件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肽质量指纹谱数据进行肽段及蛋白质的鉴定并确定蛋白质.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173个蛋白上调,312个蛋白下调,本文中我们挑选出4个涉及脂类代谢的蛋白加以分析.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生可能与单酰甘油脂肪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上调,载脂蛋白A-I、羧酸酯酶3下调有关.
作者:陈阳;王俊岩;任路;甄毕贤;朱美林;贾连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36例.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针刺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在SAQ积分方面与常规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靳宏光;齐锋;崔新明;姜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中国古典文献和万方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刺激方式与腧穴配伍效应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激方式所产生的腧穴配伍效应有差异,但刺激方式不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单一因素,腧穴特异性亦为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甚少且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何种刺激方式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更好.建议今后针对不同的刺激方式,深入研究其不同作用因素的影响.同时,转变观念,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两者的关系,为临床治病提供依据.
作者:杨俊;岳增辉;谢涛;胡岗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Ⅲ~Ⅴ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疗效与透析频率及患者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将69例CKDⅢ~Ⅴ期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与C组(每周2次),终符合病例63例,3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均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4周,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不同治疗频率、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疗效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差值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中药结肠透析优于C组;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优于老年患者,并且年龄与其血肌酐下降比例(R1)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比例(R2)呈负相关(R12 =0.23,R22=0.227);而性别、CKD分期、贫血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每日1次与隔日1次的治疗频率效果优于每周2次的治疗频率.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钦;李娜;方明华;朱芸芸;徐再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构成我国的死亡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制和防治方法研究亟待取得突破.研究认为,内皮功能不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而痰湿体质者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由此提出,早期关注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运用调体理论早干预早治疗,可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玲孺;王济;姚海强;陈雪梅;孙冉冉;许璇璇;张妍;白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n=18)、中毒组(AOMP组,n=18)和血必净治疗组(XBJ组,n=18),各组给药后6、24及72h3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个亚组(n=6).AOMP组及XBJ组以40%氧乐果20mg/kg灌胃建立氧乐果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XBJ组灌胃后立即后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AOMP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mL/kg),每12h1次.给药6、24及72 h后以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右上肺组织行石蜡切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肺泡、间质炎性改变、出血和肺水肿的程度.同时提取左肺组织,通过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通过ELISA法测定肺组织TNF-α浓度.结果:AOMP后6、24及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组织TNF-α、MDA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1),肺组织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1).与AOMP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XBJ组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MDA均显著性下降(P<0.01或P<0.05),肺组织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肺组织Na-K-ATPase的活性未见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肺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MDA的生成并增加SOD、GSH-Px的活力改善脂质过氧化损害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蔡锋泉;翁海旭;何国鑫;金胜威;潘升华;李文娟;刘勇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思维的角度看,中医思维模式的“原创”是集真、理、善、美合一的义蕴,有着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有用性与审美取向的统一.这能够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广阔的认识空间,拥有创新的动力,以及创设自我价值实现和审美愉悦的场景.
作者:郭刚;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怀山药多糖对胃溃疡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怀山药多糖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含量及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怀山药多糖组、替普瑞酮组及怀山药多糖+替普瑞酮组等.观察并比较各组胃溃疡的愈合情况,取胃组织匀浆检测并比较bFGF水平,取胃组织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比较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结果:(1)怀山药多糖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怀山药多糖组胃组织bFGF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和空白组(P<0.01).(3)怀山药多糖组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替普瑞酮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怀山药多糖具有良好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含量和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罗鼎天;陆其明;杨志宏;阮水良;季霞;吴君;毕军;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壶揭盖法与增水行舟法治疗癌痛用阿片药致阴亏燥热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因使用阿片类药物缓解癌痛而引起阴亏燥热型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60例,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提壶揭盖法联合增水行舟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排便间隔时间.以便秘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干预,对照组患者无痊愈者,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有效者分别占28.33%、40.00%、31.67%和68.33%,观察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有效者分别占6.67%、46.67%、40.00%、6.67%和93.33%.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排便时间分别为(48.92±4.68)h和(24.17±2.16)h,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便秘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干预,于干预后1周和2周时,对照组便秘评分分别为(10.42 ±1.05)分和(9.94±0.92)分,观察组分别为(5.20±0.57)分和(3.38±0.31)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壶揭盖法与增水行舟法合用治疗以阿片类药物缓解癌痛而致阴亏燥热型便秘安全而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林海飞;郑郸鄯;黄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颈动脉超声的表现,寻找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规范化辨证的客观指标.方法:收集近3年来51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检测颈动脉超声,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频数优势法等对中医症候进行辨证分型,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比较不同证型间颈动脉超声表现.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各证型间软斑分布具有组间差异性(P<0.05),IMT、硬斑、混合斑、斑块部位无组间差异性(P>0.05).其中,软斑在肾虚痰浊型中多见,其次为肾虚气滞型.结论:颈动脉超声中软斑的分布情况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从而为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杜文婷;杜文娇;徐辉;陈明荃;顾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69首,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出治疗冠心病基础用方及20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善用益气活血法进行加减.
作者:孙卉丽;刘玉霞;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作用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相关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客观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TG[MD =0.13,95% CI(0.08,0.19),P<0.01],降低TC[MD=0.26,95% CI (0.17,0.35),P<0.01],降低LDL[MD =0.45,95% CI(0.38,0.51),P<0.01],提高HDL[MD=-0.24,95% CI(-0.29,-0.20),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作用是有效的.
作者:赵进东;丁雷;鲍陶陶;王欢;陆瑞敏;崔李群;谢峰涛;杨雪;方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组70例肛瘘挂线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消溃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14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结论: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率高,且疼痛较轻,无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张康为;项雄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Bax、Bcl-2、P53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该方干预PLGC的基本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维霉素组、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造模24周后开始给予药物干预,给药6周,其后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中Bcl-2、Bax及P53mRNA表达水平.结果: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体质量则持续上升(P<0.05),明显高于模型组(76.6±5.2)及维霉素组(86.2±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对照组及维霉素组升高(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中剂量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EGFR、VEGF表达低,模型组表达高(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EGFR、VEGF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及维霉素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方面,三剂量组EGFR表达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低剂量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可促进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并下调EGFR,VEGF,C-erb-2的表达水平,达到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康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