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中医思维模式的“原创”义蕴

郭刚;王琦

关键词:中医思维模式, 原创
摘要:从思维的角度看,中医思维模式的“原创”是集真、理、善、美合一的义蕴,有着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有用性与审美取向的统一.这能够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广阔的认识空间,拥有创新的动力,以及创设自我价值实现和审美愉悦的场景.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必净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n=18)、中毒组(AOMP组,n=18)和血必净治疗组(XBJ组,n=18),各组给药后6、24及72h3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个亚组(n=6).AOMP组及XBJ组以40%氧乐果20mg/kg灌胃建立氧乐果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XBJ组灌胃后立即后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AOMP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mL/kg),每12h1次.给药6、24及72 h后以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右上肺组织行石蜡切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肺泡、间质炎性改变、出血和肺水肿的程度.同时提取左肺组织,通过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通过ELISA法测定肺组织TNF-α浓度.结果:AOMP后6、24及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组织TNF-α、MDA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1),肺组织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1).与AOMP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XBJ组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MDA均显著性下降(P<0.01或P<0.05),肺组织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肺组织Na-K-ATPase的活性未见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肺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MDA的生成并增加SOD、GSH-Px的活力改善脂质过氧化损害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蔡锋泉;翁海旭;何国鑫;金胜威;潘升华;李文娟;刘勇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颈动脉超声的比较

    目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证型颈动脉超声的表现,寻找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规范化辨证的客观指标.方法:收集近3年来51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检测颈动脉超声,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频数优势法等对中医症候进行辨证分型,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比较不同证型间颈动脉超声表现.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各证型间软斑分布具有组间差异性(P<0.05),IMT、硬斑、混合斑、斑块部位无组间差异性(P>0.05).其中,软斑在肾虚痰浊型中多见,其次为肾虚气滞型.结论:颈动脉超声中软斑的分布情况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从而为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杜文婷;杜文娇;徐辉;陈明荃;顾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OPD气道重塑与炎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可导致气道重塑,是COPD病程发展中气流阻塞的病理生理基础.就COPD气道重塑与炎症作用的相关病理学机制进行综述,为COPD的临床评价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朱洁;马啸;李泽庚;刘长安;王婕琼;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蛋白质组特征研究

    目的:基于iTRAQ技术探讨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蛋白质组学特征,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高脂血症大鼠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血症组,正常组每日给予普通大鼠维持饲料;高脂血症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30 d后,检测大鼠血脂情况和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模型评估.分离提取肝脏总蛋白,经过蛋白质酶解、iTRAQ标记后,先后采用岛津LC-20AB液相系统进行液相分离和岛津公司LC-20AD型号的纳升级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然后采用串联ESI质谱仪对经过液相分离的肽段进行分析,后,用Mascot 2.3.02软件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肽质量指纹谱数据进行肽段及蛋白质的鉴定并确定蛋白质.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173个蛋白上调,312个蛋白下调,本文中我们挑选出4个涉及脂类代谢的蛋白加以分析.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生可能与单酰甘油脂肪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上调,载脂蛋白A-I、羧酸酯酶3下调有关.

    作者:陈阳;王俊岩;任路;甄毕贤;朱美林;贾连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男性不育症探析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来改善生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在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马栋;袁卓珺;刘冰;毛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Notch信号传导系统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修复中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时期海马CA4区Hes1和Hes5表达的影响,阐明Notch信号传导系统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修复作用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Group BYHWT)、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Group CIRI)、假手术组(Group Sham).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线拴法(MCAO法)建立BYHWT组和CIRI组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0 d、19d和28 d,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4区Hes1和Hes5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两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10 d和19 d,CIRI组大鼠海马CA4区的Hes1和Hes5阳性细胞密度较Sham组大(P<0.01).BYHWT组大鼠海马CA4区Hes1和Hes5阳性细胞密度较CIRI组及Sham组都大(P<0.01);而在术后28 d,则显著低于CIRI组与Sham组(P<0.01).CIRI组和BYHWT组术后19 d大鼠海马CA4区阳性细胞密度分别较术后10天增加(P<0.01);而术后28天阳性细胞密度较术后19天降低(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中期通过上调大鼠海马CA4区Hes1和Hes5的表达,而在晚期通过下调其表达,而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神经修复作用,该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控制Hes1和Hes5的表达水平来调控Notch信号传导系统,进而调节NSCs的增殖与分化.

    作者:涂建锋;魏良浩;周晟昂;张可;陈环;张美齐;蔡文伟;杨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凤尾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凤尾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凤尾草抗肿瘤有效部位提取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2β,15α-二羟基-(-)-16-贝壳杉烯等二萜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用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HPLC法对凤尾草二萜类成分定量准确,能够控制产品质量.对佳提取工艺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省时,简便.

    作者:王智勇;王模强;陈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痰瘀伏邪理论指导下运用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36例.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针刺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在SAQ积分方面与常规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靳宏光;齐锋;崔新明;姜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及颈动脉硬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37例EH患者尿MA水平及颈动脉超声、心超的检测,同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采集相关病史,结合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4种常见中医证型尿MA的阳性率以痰湿壅盛(33.3%)、阴阳两虚(46.7%)显著增高,阴阳两虚与痰湿壅盛证的颈动脉硬化及左室肥厚的发生率高于肝火亢盛与阴虚阳亢证(P<0.05).结论:EH患者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尿MA水平更高,可能更易发生颈动脉硬化及心、脑靶器官损害.

    作者:徐立思;符德玉;桂明泰;徐邦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疾病有关,中药成分复杂,抗Hp作用多样,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抑制或杀灭Hp、降低Hp的毒力、降低Hp的黏附力、改变Hp的生存环境、抑制Hp的耐药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胃黏膜炎症、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等多个方面.

    作者:张北华;唐旭东;王凤云;李振华;李保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作用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作用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相关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客观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TG[MD =0.13,95% CI(0.08,0.19),P<0.01],降低TC[MD=0.26,95% CI (0.17,0.35),P<0.01],降低LDL[MD =0.45,95% CI(0.38,0.51),P<0.01],提高HDL[MD=-0.24,95% CI(-0.29,-0.20),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作用是有效的.

    作者:赵进东;丁雷;鲍陶陶;王欢;陆瑞敏;崔李群;谢峰涛;杨雪;方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或与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根据Cochrane协作网质量评价标准提取资料,采用Renman 5.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为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皮疹、腹泻、肝功能损害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结果:终纳入20个RCTs共1235患者,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624例,吉非替尼组611例.20项试验显示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疾病控制率、9项试验显示生活质量改善、10项试验显示皮疹发生、8项试验显示腹泻出现均好于吉非替尼对照组(P<0.01);5项试验显示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肝功能损害、4项试验显示恶心呕吐出现与吉非替尼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漏斗图显示对称,提示纳入评价的文献不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NSCLC较单纯吉非替尼治疗显示出疗效更优的趋势,可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生存质量,并能减少皮疹、腹泻不良反应,但对于肝功能损害和恶心呕吐改善不明显.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史国军;施航;叶兴涛;董晶;陆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攀升.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优势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建庆;何建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赖氨酸与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大鼠脑内TNF-α,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和七叶皂苷钠联用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TNF-α,IL-6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四组,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七叶皂苷钠组于给予七叶皂苷钠针,联合治疗组给予供试液,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七叶皂苷钠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可见TNF-α、IL-6显著表达,七叶皂苷钠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表达明显减少,联合治疗组脑内TNF-α、IL-6的表达显著低于七叶皂苷钠组(P<0.01).结论:盐酸赖氨酸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能显著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脑内血肿周围TNF-α,IL-6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琴;王建龙;高震;冯其海;曹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怀山药多糖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胃组织碱性成纤维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怀山药多糖对胃溃疡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怀山药多糖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含量及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怀山药多糖组、替普瑞酮组及怀山药多糖+替普瑞酮组等.观察并比较各组胃溃疡的愈合情况,取胃组织匀浆检测并比较bFGF水平,取胃组织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比较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结果:(1)怀山药多糖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怀山药多糖组胃组织bFGF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和空白组(P<0.01).(3)怀山药多糖组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替普瑞酮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怀山药多糖具有良好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含量和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罗鼎天;陆其明;杨志宏;阮水良;季霞;吴君;毕军;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痰湿体质内皮功能角度谈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构成我国的死亡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制和防治方法研究亟待取得突破.研究认为,内皮功能不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而痰湿体质者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由此提出,早期关注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运用调体理论早干预早治疗,可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玲孺;王济;姚海强;陈雪梅;孙冉冉;许璇璇;张妍;白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脾消瘤合剂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门诊与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医保肝抑瘤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瘤合剂,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瘤体变化,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肝功能ALT、AST、Tbil、AFP,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 、CD4/CD8水平.结果:健脾消瘤合剂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评分(KPS)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AF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免疫功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标志物指标,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邦才;刘帆;柯春海;王培劼;许兴国;沈洁如;丁静;何国浓;丁佳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西河柳及其同属易混品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中药西河柳为柽柳科柽柳属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嫩枝叶.由于柽柳生长在半荒漠地带,叶片退化成鳞片状,因此与其同属植物很难分别.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寻西河柳及其同属植物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区别,以实现对西河柳的准确鉴别.方法:采用了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植物的嫩枝叶进行性状特征及组织构造特征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中药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易混品的性状特征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鳞片状小叶的形状.在组织构造的研究中,通过对表皮细胞表面的乳状突起、皮层细胞形态、髓部大小等的观察,发现了西河柳及其同属易混品的区别.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出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易混品的性状及组织构造特征,为西河柳的准确鉴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李志远;杨克旭;辛智鸣;陈安平;闫永红;张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Bradford法测量不同加工工艺鹿茸蛋白含量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鹿茸加工工艺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radford法分别测定鲜品鹿茸、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直接冻干鹿茸、匀浆鹿茸、冻干加保护剂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鹿茸、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鹿茸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鹿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的蛋白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鹿茸鲜品、直接冻干、匀浆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冻干加保护剂、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经秩和检验统计分析,与鹿茸鲜品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煮炸鹿茸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此外,鹿茸匀浆组显著低于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鹿茸冻干品组显著低于鹿茸匀浆组和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结论:鹿茸加工过程中的冻干、粉碎、匀浆、加热等工艺均会影响鹿茸中蛋白质的含量.加工工艺的步骤越多,工艺越复杂,对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作用越大.特别是鹿茸传统煮炸工艺中的高温加热与去血操作极易造成鹿茸中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和损失.与传统煮炸工艺相比,冻干工艺在低温下进行,有利于保持鹿茸中蛋白类成分的含量和活性.

    作者:靳梦亚;董玲;戴俊东;魏宝霞;朱美玲;侯成波;莫美;隗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扶正祛邪方对肺癌A549细胞EM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扶正祛邪方对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方法观察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A549细胞EMT过程中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FN的表达,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表达,以及信号分子P-Smad2/3的表达.结果:①MTT结果显示: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②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穿膜能力有抑制作用(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扶正祛邪方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FN、P-Smad2/3蛋白表达(P<0.05);结论:①扶正祛邪方对A549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②扶正祛邪方对TGF-β1诱导人腺癌A549细胞EMT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Smad2/3的磷酸化,进而减少Snail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方志红;李雁;王艳春;徐静;吴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