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琴;王建龙;高震;冯其海;曹利民
目的:分析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Ⅲ~Ⅴ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疗效与透析频率及患者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将69例CKDⅢ~Ⅴ期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与C组(每周2次),终符合病例63例,3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均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4周,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不同治疗频率、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疗效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差值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中药结肠透析优于C组;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优于老年患者,并且年龄与其血肌酐下降比例(R1)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比例(R2)呈负相关(R12 =0.23,R22=0.227);而性别、CKD分期、贫血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每日1次与隔日1次的治疗频率效果优于每周2次的治疗频率.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钦;李娜;方明华;朱芸芸;徐再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8月接收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黄芪针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值的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66%,观察组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程度,肺功能改善状况均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型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郑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69首,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出治疗冠心病基础用方及20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善用益气活血法进行加减.
作者:孙卉丽;刘玉霞;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额尔敦-乌日勒高、中、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家兔AS模型.实验结束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主动脉e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高、中剂量组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额尔敦-乌日勒高剂量组主动脉eNOS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可能通过促进eNOS基因的表达,增加其活性,升高内皮细胞生成的NO水平,从而起到抗动脉粥硬化作用.
作者:乌兰其其格;麻春杰;董平;海英;呼日乐巴根;白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壶揭盖法与增水行舟法治疗癌痛用阿片药致阴亏燥热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因使用阿片类药物缓解癌痛而引起阴亏燥热型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60例,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提壶揭盖法联合增水行舟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排便间隔时间.以便秘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干预,对照组患者无痊愈者,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有效者分别占28.33%、40.00%、31.67%和68.33%,观察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有效者分别占6.67%、46.67%、40.00%、6.67%和93.33%.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排便时间分别为(48.92±4.68)h和(24.17±2.16)h,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便秘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干预,于干预后1周和2周时,对照组便秘评分分别为(10.42 ±1.05)分和(9.94±0.92)分,观察组分别为(5.20±0.57)分和(3.38±0.31)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壶揭盖法与增水行舟法合用治疗以阿片类药物缓解癌痛而致阴亏燥热型便秘安全而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林海飞;郑郸鄯;黄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木丹颗粒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大鼠钾离子通道kv7.3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木丹颗粒对PDPN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为研究对象,先随机取3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STZ(53 mg/kg)制作PDPN模型,4周后,用Vonfrey纤维测双后足机械痛阈,痛阈明显下降为PDPN造模成功.再将9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木丹颗粒组,苯妥英钠组.分别于药物治疗后第2、4、8周末,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的L4~L5背根神经节和脊髓,采用RT-PCR技术法检测其钾离子通道kv7.3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钾离子通道kv7.3与正常组比,模型组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下降的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木丹颗粒组和苯妥英钠组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上升的趋势,8周时,两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木丹颗粒对PDP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钾离子通道kv7.3mRNA表达呈上调有关.
作者:齐月;于世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三阴交对硬膜外神经阻滞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待产妇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n=40).患者宫缩进入活跃期后行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接便携式PCA装置进行常规镇痛.电针组实施合谷、三阴交穴位电刺激.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局麻药物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MBP、HR、VAS在镇痛后均有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Bromage评分在第二三产程末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E组第一、二产程持续时间缩短(P<0.05),正常阴道分娩率明显多于C组(P<0.05),催产素使用人数及局麻药使用量均小于C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合谷、三阴交可以减少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的一些不良反应,减少局麻药用量,减少运动神经阻滞,减少缩宫素使用,加快产程,促进正常分娩,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作者:何军;任秋生;蒋柳明;胡慈贤;盛柳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对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对照观察法.雄性SD大鼠112只,称体质量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皂苷组、挥发油组、多糖组,每组16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制造A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2周(每天上午10点开始),清心开窍方皂苷组、清心开窍方挥发油组、清心开窍方多糖组剂量分别是9、3.33、8.33 mL/(kg·d),安理申组给药剂量为1.67 mg/(kg·d),予对照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B法检测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结果:清心开窍方各有效成分组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区IL-1β、GFAP及Aβ的表达发挥抗AD的作用.
作者:徐冬梅;王逸如;胡海燕;张晓艳;陈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具有温阳复心、活血利水作用的复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阳虚衰证患者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30例、治疗组(复心合剂组)30例,经6周治疗后,观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6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观察复心合剂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患者6WMT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6WMT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患者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复心合剂能提高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的表达,并有效提高CHF患者运动耐量,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薛一涛;刘秀娟;李焱;鲁月凤;李秋实;焦华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鲜壁虎水提物(aqueous extracts of gecko,AG)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的抑制作用,比较两药联用的疗效是否优于单药,并检测两种药物联用对BEL-7402细胞P-糖蛋白(permeability-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为二者临床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BEL-740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计算药物联合作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分析两种药物联用的效应;Western Blot检测两药联用后BEL-7402细胞株P-gp表达的变化,Quantity One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当抑制率达到90%时,0.830或0.996 mg/mL的AG分别与10或5μmol/mL CTX合用显示为低度协同作用;CTX与AG联用后可降低BEL-7402细胞P-gp的表达,当4μmol/mL CTX与1.162 mg/mL的AG联用时抑制率达67.3%.结论:AG与CTX联合后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二者单用,显示为低度协同作用;同时能降低细胞P-gp的表达水平,提示AG与CTX联用可能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并可逆转由P-gP介导的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
作者:唐溱;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中药西河柳为柽柳科柽柳属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嫩枝叶.由于柽柳生长在半荒漠地带,叶片退化成鳞片状,因此与其同属植物很难分别.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寻西河柳及其同属植物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区别,以实现对西河柳的准确鉴别.方法:采用了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植物的嫩枝叶进行性状特征及组织构造特征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中药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易混品的性状特征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鳞片状小叶的形状.在组织构造的研究中,通过对表皮细胞表面的乳状突起、皮层细胞形态、髓部大小等的观察,发现了西河柳及其同属易混品的区别.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出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易混品的性状及组织构造特征,为西河柳的准确鉴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李志远;杨克旭;辛智鸣;陈安平;闫永红;张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荆防银地汤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婴幼儿湿疹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氧化锌涂抹,观察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荆防银地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仅为76.9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SI评分(3.21±0.76),DQOLS评分(76.32±15.37),对照组治疗后PASI评分(5.43±1.41),DQOLS评分(64.01±11.3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荆防银地汤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喆;毛建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哮喘小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的影响,探讨AQP与中医“痰”的联系及麻杏二三汤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①空白对照组,②哮喘模型组,③强的松组,④中药(麻杏二三汤)高剂量组,⑤中药中剂量组,⑥中药低剂量组.以腹腔注射0.1%卵白蛋白(OVA)与10%氢氧化铝混悬溶液致敏,以1% OVA雾化液雾化攻击制作哮喘小鼠模型.①~⑥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强的松(10.0 mg/kg)、麻杏二三汤高剂量(30 g/kg)、中剂量(15 g/kg)、低剂量(7.5 g/kg)灌胃,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AQP1、AQP5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麻杏二三汤高、中、低剂量组AQP1、AQP5表达弱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麻杏二三汤能够有效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够调节支气管肺组织中AQP5、AQP1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勇;赵玮;张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Bax、Bcl-2、P53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该方干预PLGC的基本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维霉素组、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造模24周后开始给予药物干预,给药6周,其后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中Bcl-2、Bax及P53mRNA表达水平.结果: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体质量则持续上升(P<0.05),明显高于模型组(76.6±5.2)及维霉素组(86.2±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对照组及维霉素组升高(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中剂量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EGFR、VEGF表达低,模型组表达高(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EGFR、VEGF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及维霉素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方面,三剂量组EGFR表达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低剂量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可促进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并下调EGFR,VEGF,C-erb-2的表达水平,达到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及颈动脉硬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37例EH患者尿MA水平及颈动脉超声、心超的检测,同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采集相关病史,结合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4种常见中医证型尿MA的阳性率以痰湿壅盛(33.3%)、阴阳两虚(46.7%)显著增高,阴阳两虚与痰湿壅盛证的颈动脉硬化及左室肥厚的发生率高于肝火亢盛与阴虚阳亢证(P<0.05).结论:EH患者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尿MA水平更高,可能更易发生颈动脉硬化及心、脑靶器官损害.
作者:徐立思;符德玉;桂明泰;徐邦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主要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则治法等角度进行集中阐述.结果:总结从“温阳”、“补肾”立法治疗RA的古今医家用药思路,遣方用药各有特色,但总宗“温阳”“补肾”之法,切中RA肾虚为本,邪实为标的病机,肾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邪是其外因.结论:温阳补肾类中药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提示其改善RA免疫失调和骨质破坏等症状的潜力,为RA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目前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使得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蔡晓路;谢晴宇;孟庆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凤尾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凤尾草抗肿瘤有效部位提取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2β,15α-二羟基-(-)-16-贝壳杉烯等二萜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用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HPLC法对凤尾草二萜类成分定量准确,能够控制产品质量.对佳提取工艺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省时,简便.
作者:王智勇;王模强;陈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介入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和进展.中医药在干细胞移植的多个环节中都有协同增效、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高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作者: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李玲;张卫;林政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组70例肛瘘挂线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消溃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14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结论: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率高,且疼痛较轻,无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张康为;项雄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构成我国的死亡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制和防治方法研究亟待取得突破.研究认为,内皮功能不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而痰湿体质者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由此提出,早期关注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运用调体理论早干预早治疗,可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玲孺;王济;姚海强;陈雪梅;孙冉冉;许璇璇;张妍;白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