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喆;毛建林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8月接收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黄芪针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值的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66%,观察组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程度,肺功能改善状况均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两虚型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郑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对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对照观察法.雄性SD大鼠112只,称体质量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皂苷组、挥发油组、多糖组,每组16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制造A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2周(每天上午10点开始),清心开窍方皂苷组、清心开窍方挥发油组、清心开窍方多糖组剂量分别是9、3.33、8.33 mL/(kg·d),安理申组给药剂量为1.67 mg/(kg·d),予对照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B法检测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结果:清心开窍方各有效成分组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区IL-1β、GFAP及Aβ的表达发挥抗AD的作用.
作者:徐冬梅;王逸如;胡海燕;张晓艳;陈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的肾保护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对入组人群中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的317例患者,观察中西药组(160例,基础治疗+中药辨证颗粒剂+苯那普利片10 mg/d)和西药组(157例,基础治疗+中药颗粒模拟剂+苯那普利片10 mg/d)治疗前后症状、证侯积分值、临床综合疗效及尿蛋白定量/24 h(Upr/24 h)、尿蛋白/肌酐比值(Upr/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钾(K+)、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分期和安全性.疗程24周.结果:治后两组的症状、证侯积分值均较基线时明显改善(P<0.01),但以中西药组为优(P<0.05).西药组治后尿蛋白减少(P>0.05),血肌酐反增高(P<0.01),其中31例(19.7%)增幅>30%,8例(5.10%)增幅>50%;eGFR降低,其中27例(17.2%)由CKD3期进展至CKD4期,而减轻至2期者仅11例(7.00%).中西药组则尿蛋白显著减少(P<0.05),Scr降低(P<0.01),eGFR提高(P<0.01),由CKD3期进展至4期者12例(7.50%),而减轻至2期者达27例(16.90%).临床综合疗效亦优于西药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10 mg/d治疗CGN-CKD3期患者24周,较之单用苯那普利的对照组能更好地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王永钧;何立群;孙伟;鲁盈;王小琴;张佩青;魏连波;曹式丽;杨霓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36例.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针刺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在SAQ积分方面与常规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靳宏光;齐锋;崔新明;姜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时期海马CA4区Hes1和Hes5表达的影响,阐明Notch信号传导系统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修复作用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Group BYHWT)、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Group CIRI)、假手术组(Group Sham).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线拴法(MCAO法)建立BYHWT组和CIRI组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0 d、19d和28 d,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4区Hes1和Hes5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两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10 d和19 d,CIRI组大鼠海马CA4区的Hes1和Hes5阳性细胞密度较Sham组大(P<0.01).BYHWT组大鼠海马CA4区Hes1和Hes5阳性细胞密度较CIRI组及Sham组都大(P<0.01);而在术后28 d,则显著低于CIRI组与Sham组(P<0.01).CIRI组和BYHWT组术后19 d大鼠海马CA4区阳性细胞密度分别较术后10天增加(P<0.01);而术后28天阳性细胞密度较术后19天降低(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中期通过上调大鼠海马CA4区Hes1和Hes5的表达,而在晚期通过下调其表达,而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神经修复作用,该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控制Hes1和Hes5的表达水平来调控Notch信号传导系统,进而调节NSCs的增殖与分化.
作者:涂建锋;魏良浩;周晟昂;张可;陈环;张美齐;蔡文伟;杨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中国古典文献和万方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刺激方式与腧穴配伍效应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激方式所产生的腧穴配伍效应有差异,但刺激方式不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单一因素,腧穴特异性亦为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甚少且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何种刺激方式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更好.建议今后针对不同的刺激方式,深入研究其不同作用因素的影响.同时,转变观念,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两者的关系,为临床治病提供依据.
作者:杨俊;岳增辉;谢涛;胡岗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木丹颗粒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大鼠钾离子通道kv7.3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木丹颗粒对PDPN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为研究对象,先随机取3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STZ(53 mg/kg)制作PDPN模型,4周后,用Vonfrey纤维测双后足机械痛阈,痛阈明显下降为PDPN造模成功.再将9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木丹颗粒组,苯妥英钠组.分别于药物治疗后第2、4、8周末,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的L4~L5背根神经节和脊髓,采用RT-PCR技术法检测其钾离子通道kv7.3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钾离子通道kv7.3与正常组比,模型组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下降的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木丹颗粒组和苯妥英钠组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上升的趋势,8周时,两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木丹颗粒对PDP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钾离子通道kv7.3mRNA表达呈上调有关.
作者:齐月;于世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和七叶皂苷钠联用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TNF-α,IL-6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四组,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七叶皂苷钠组于给予七叶皂苷钠针,联合治疗组给予供试液,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七叶皂苷钠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可见TNF-α、IL-6显著表达,七叶皂苷钠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表达明显减少,联合治疗组脑内TNF-α、IL-6的表达显著低于七叶皂苷钠组(P<0.01).结论:盐酸赖氨酸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能显著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脑内血肿周围TNF-α,IL-6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琴;王建龙;高震;冯其海;曹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Ⅲ~Ⅴ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疗效与透析频率及患者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将69例CKDⅢ~Ⅴ期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与C组(每周2次),终符合病例63例,3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均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4周,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不同治疗频率、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疗效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差值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中药结肠透析优于C组;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优于老年患者,并且年龄与其血肌酐下降比例(R1)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比例(R2)呈负相关(R12 =0.23,R22=0.227);而性别、CKD分期、贫血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每日1次与隔日1次的治疗频率效果优于每周2次的治疗频率.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钦;李娜;方明华;朱芸芸;徐再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肝脾肾同调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腹痛及排便情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D-IBS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肝脾肾同调方并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疗程为4周.应用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及症状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28 d观察并记录腹痛、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变.结果:治疗组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治疗14 d及28 d均优于治疗前,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症状评分治疗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症状治疗14 d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大便性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肝脾肾同调可有效控制D-IBS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临床效果优于匹维溴铵片,并随着疗程的延长中药的优势更明显.
作者:包永欣;吕冠华;邵丽春;孙希良;曹玺;王丽丹;朱成慧;贾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中药西河柳为柽柳科柽柳属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嫩枝叶.由于柽柳生长在半荒漠地带,叶片退化成鳞片状,因此与其同属植物很难分别.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寻西河柳及其同属植物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区别,以实现对西河柳的准确鉴别.方法:采用了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植物的嫩枝叶进行性状特征及组织构造特征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中药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易混品的性状特征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鳞片状小叶的形状.在组织构造的研究中,通过对表皮细胞表面的乳状突起、皮层细胞形态、髓部大小等的观察,发现了西河柳及其同属易混品的区别.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出西河柳及其同属11种易混品的性状及组织构造特征,为西河柳的准确鉴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李志远;杨克旭;辛智鸣;陈安平;闫永红;张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从手掌参中分离的Militarine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记录去甲肾上腺素(NE)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Militarine的舒血管作用及不同工具药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Militarine可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1×10-4 mol·L-1)和KCl(1.8 mol·L-1)引起去内皮和内皮完整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作用,但二者有明显差别;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10-4mol·L-1)、亚甲蓝(MB,1×10-5mol· L-1)、吲哚美辛(INDO,1×10-5 mol·L-1)均能一定程度抑制Militarine对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基胺(TEA,1×10-3 mol·L-1)、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1×10-5mol·L-1)、BaCl2(1×10-4mol·L-1)可明显减弱Militarine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在无钙环境下,预孵育Militarine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环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Militarine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激活内皮细胞中NO/cGMP通路,开放钾离子通道和抑制钙离子内流.
作者:徐晓雪;徐广涛;李小鹏;钟旭;韩伟健;许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壶揭盖法与增水行舟法治疗癌痛用阿片药致阴亏燥热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因使用阿片类药物缓解癌痛而引起阴亏燥热型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60例,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提壶揭盖法联合增水行舟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排便间隔时间.以便秘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干预,对照组患者无痊愈者,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有效者分别占28.33%、40.00%、31.67%和68.33%,观察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以及有效者分别占6.67%、46.67%、40.00%、6.67%和93.33%.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排便时间分别为(48.92±4.68)h和(24.17±2.16)h,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便秘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干预,于干预后1周和2周时,对照组便秘评分分别为(10.42 ±1.05)分和(9.94±0.92)分,观察组分别为(5.20±0.57)分和(3.38±0.31)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壶揭盖法与增水行舟法合用治疗以阿片类药物缓解癌痛而致阴亏燥热型便秘安全而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林海飞;郑郸鄯;黄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扶正祛邪方对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方法观察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A549细胞EMT过程中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FN的表达,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表达,以及信号分子P-Smad2/3的表达.结果:①MTT结果显示: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②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穿膜能力有抑制作用(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扶正祛邪方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FN、P-Smad2/3蛋白表达(P<0.05);结论:①扶正祛邪方对A549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②扶正祛邪方对TGF-β1诱导人腺癌A549细胞EMT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Smad2/3的磷酸化,进而减少Snail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方志红;李雁;王艳春;徐静;吴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贯叶金丝桃2个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注模型,测定肠灌流液中芦丁和金丝桃苷含量,计算2个黄酮类成分大鼠小肠的吸收参数.结果:贯叶金丝桃2个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值均较小;贯叶金丝桃总黄酮Ka、Peff值无显著差异(P>0.05);芦丁和金丝桃苷在不同肠段的Ka顺序分别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结论:贯叶金丝桃中2个黄酮类成分为被动扩散吸收,各黄酮类成分的吸收各有不同,芦丁和金丝桃苷的佳吸收部位分别为回肠和十二指肠.
作者:杨培民;曹广尚;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属于急重的呼吸道疾患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从哮喘的病因病机出发,采用内治、外治等方法,缓解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症状,对缓解期患者采用辨证施治,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发作次数.
作者:郭春荣;李福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凤尾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凤尾草抗肿瘤有效部位提取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2β,15α-二羟基-(-)-16-贝壳杉烯等二萜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用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HPLC法对凤尾草二萜类成分定量准确,能够控制产品质量.对佳提取工艺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省时,简便.
作者:王智勇;王模强;陈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来改善生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在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马栋;袁卓珺;刘冰;毛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可导致气道重塑,是COPD病程发展中气流阻塞的病理生理基础.就COPD气道重塑与炎症作用的相关病理学机制进行综述,为COPD的临床评价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朱洁;马啸;李泽庚;刘长安;王婕琼;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桑皮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郁热伏肺型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依据纳入标准,筛选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3~16岁患儿,共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孟鲁司特口服的基础上给予桑皮止咳方的颗粒剂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试验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咯痰、口渴、大便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桑皮止咳方结合西药孟鲁司特用于临床治疗CVA,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预后不易复发.
作者:王烝;白晓红;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