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红;李雁;王艳春;徐静;吴建春
从思维的角度看,中医思维模式的“原创”是集真、理、善、美合一的义蕴,有着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有用性与审美取向的统一.这能够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广阔的认识空间,拥有创新的动力,以及创设自我价值实现和审美愉悦的场景.
作者:郭刚;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贯叶金丝桃2个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注模型,测定肠灌流液中芦丁和金丝桃苷含量,计算2个黄酮类成分大鼠小肠的吸收参数.结果:贯叶金丝桃2个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值均较小;贯叶金丝桃总黄酮Ka、Peff值无显著差异(P>0.05);芦丁和金丝桃苷在不同肠段的Ka顺序分别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结论:贯叶金丝桃中2个黄酮类成分为被动扩散吸收,各黄酮类成分的吸收各有不同,芦丁和金丝桃苷的佳吸收部位分别为回肠和十二指肠.
作者:杨培民;曹广尚;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帕金森病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攀升.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优势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建庆;何建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并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及体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从细胞水平及动物整体水平进行研究.SD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另外加入丹参酮ⅡA,AG490,丹参酮ⅡA及AG490,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40只SD大鼠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丹参酮ⅡA+ AG490组,按照TUNEL试剂盒方法检测心肌凋亡.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无论细胞水平还是动物整体水平,加入丹参酮ⅡA均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丹参酮ⅡA组P-JAK2、STAT3蛋白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上升,而丹参酮ⅡA+AG490组的P-JAK2、STAT3蛋白表达较丹参酮ⅡA组明显下调.结论:丹参酮ⅡA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张美齐;陈环;沈晔;涂建锋;杨向红;唐关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对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对照观察法.雄性SD大鼠112只,称体质量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皂苷组、挥发油组、多糖组,每组16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制造A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2周(每天上午10点开始),清心开窍方皂苷组、清心开窍方挥发油组、清心开窍方多糖组剂量分别是9、3.33、8.33 mL/(kg·d),安理申组给药剂量为1.67 mg/(kg·d),予对照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B法检测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结果:清心开窍方各有效成分组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区IL-1β、GFAP及Aβ的表达发挥抗AD的作用.
作者:徐冬梅;王逸如;胡海燕;张晓艳;陈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扶正祛邪方对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方法观察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A549细胞EMT过程中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FN的表达,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表达,以及信号分子P-Smad2/3的表达.结果:①MTT结果显示: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②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扶正祛邪方对人腺癌A549细胞的穿膜能力有抑制作用(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扶正祛邪方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FN、P-Smad2/3蛋白表达(P<0.05);结论:①扶正祛邪方对A549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②扶正祛邪方对TGF-β1诱导人腺癌A549细胞EMT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Smad2/3的磷酸化,进而减少Snail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方志红;李雁;王艳春;徐静;吴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基于iTRAQ技术探讨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蛋白质组学特征,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高脂血症大鼠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血症组,正常组每日给予普通大鼠维持饲料;高脂血症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30 d后,检测大鼠血脂情况和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模型评估.分离提取肝脏总蛋白,经过蛋白质酶解、iTRAQ标记后,先后采用岛津LC-20AB液相系统进行液相分离和岛津公司LC-20AD型号的纳升级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然后采用串联ESI质谱仪对经过液相分离的肽段进行分析,后,用Mascot 2.3.02软件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肽质量指纹谱数据进行肽段及蛋白质的鉴定并确定蛋白质.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173个蛋白上调,312个蛋白下调,本文中我们挑选出4个涉及脂类代谢的蛋白加以分析.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生可能与单酰甘油脂肪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上调,载脂蛋白A-I、羧酸酯酶3下调有关.
作者:陈阳;王俊岩;任路;甄毕贤;朱美林;贾连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69首,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出治疗冠心病基础用方及20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善用益气活血法进行加减.
作者:孙卉丽;刘玉霞;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疾病有关,中药成分复杂,抗Hp作用多样,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抑制或杀灭Hp、降低Hp的毒力、降低Hp的黏附力、改变Hp的生存环境、抑制Hp的耐药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胃黏膜炎症、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等多个方面.
作者:张北华;唐旭东;王凤云;李振华;李保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增多,脾肾两虚夹血瘀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其中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健脾益肾活血法兼补先后二天,通补合用,可达标本兼治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活血法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来改善生精环境,提高精子质量,应用健脾益肾活血法在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马栋;袁卓珺;刘冰;毛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n=18)、中毒组(AOMP组,n=18)和血必净治疗组(XBJ组,n=18),各组给药后6、24及72h3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个亚组(n=6).AOMP组及XBJ组以40%氧乐果20mg/kg灌胃建立氧乐果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XBJ组灌胃后立即后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AOMP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mL/kg),每12h1次.给药6、24及72 h后以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右上肺组织行石蜡切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肺泡、间质炎性改变、出血和肺水肿的程度.同时提取左肺组织,通过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通过ELISA法测定肺组织TNF-α浓度.结果:AOMP后6、24及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组织TNF-α、MDA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1),肺组织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1).与AOMP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XBJ组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MDA均显著性下降(P<0.01或P<0.05),肺组织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肺组织Na-K-ATPase的活性未见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肺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MDA的生成并增加SOD、GSH-Px的活力改善脂质过氧化损害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蔡锋泉;翁海旭;何国鑫;金胜威;潘升华;李文娟;刘勇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磨饮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确诊为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五磨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PAGI-SYM症状量表、中医证侯量表及饮水负荷试验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胃感觉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侯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积分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饮食减少及善太息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五磨饮能显著缓解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感觉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吴晓芳;冯伟勋;甘国兴;陈太日;沈祖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可导致气道重塑,是COPD病程发展中气流阻塞的病理生理基础.就COPD气道重塑与炎症作用的相关病理学机制进行综述,为COPD的临床评价与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朱洁;马啸;李泽庚;刘长安;王婕琼;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鹿茸加工工艺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radford法分别测定鲜品鹿茸、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直接冻干鹿茸、匀浆鹿茸、冻干加保护剂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鹿茸、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鹿茸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鹿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的蛋白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鹿茸鲜品、直接冻干、匀浆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冻干加保护剂、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经秩和检验统计分析,与鹿茸鲜品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煮炸鹿茸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此外,鹿茸匀浆组显著低于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鹿茸冻干品组显著低于鹿茸匀浆组和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结论:鹿茸加工过程中的冻干、粉碎、匀浆、加热等工艺均会影响鹿茸中蛋白质的含量.加工工艺的步骤越多,工艺越复杂,对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作用越大.特别是鹿茸传统煮炸工艺中的高温加热与去血操作极易造成鹿茸中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和损失.与传统煮炸工艺相比,冻干工艺在低温下进行,有利于保持鹿茸中蛋白类成分的含量和活性.
作者:靳梦亚;董玲;戴俊东;魏宝霞;朱美玲;侯成波;莫美;隗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具有温阳复心、活血利水作用的复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阳虚衰证患者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30例、治疗组(复心合剂组)30例,经6周治疗后,观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6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观察复心合剂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患者6WMT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6WMT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患者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复心合剂能提高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的表达,并有效提高CHF患者运动耐量,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薛一涛;刘秀娟;李焱;鲁月凤;李秋实;焦华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组70例肛瘘挂线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消溃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14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结论: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率高,且疼痛较轻,无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张康为;项雄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作用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等相关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客观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TG[MD =0.13,95% CI(0.08,0.19),P<0.01],降低TC[MD=0.26,95% CI (0.17,0.35),P<0.01],降低LDL[MD =0.45,95% CI(0.38,0.51),P<0.01],提高HDL[MD=-0.24,95% CI(-0.29,-0.20),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作用是有效的.
作者:赵进东;丁雷;鲍陶陶;王欢;陆瑞敏;崔李群;谢峰涛;杨雪;方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中国古典文献和万方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刺激方式与腧穴配伍效应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激方式所产生的腧穴配伍效应有差异,但刺激方式不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单一因素,腧穴特异性亦为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甚少且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何种刺激方式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更好.建议今后针对不同的刺激方式,深入研究其不同作用因素的影响.同时,转变观念,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两者的关系,为临床治病提供依据.
作者:杨俊;岳增辉;谢涛;胡岗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门诊与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医保肝抑瘤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瘤合剂,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瘤体变化,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肝功能ALT、AST、Tbil、AFP,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 、CD4/CD8水平.结果:健脾消瘤合剂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评分(KPS)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AFP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免疫功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标志物指标,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邦才;刘帆;柯春海;王培劼;许兴国;沈洁如;丁静;何国浓;丁佳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木丹颗粒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大鼠钾离子通道kv7.3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木丹颗粒对PDPN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为研究对象,先随机取3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STZ(53 mg/kg)制作PDPN模型,4周后,用Vonfrey纤维测双后足机械痛阈,痛阈明显下降为PDPN造模成功.再将9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木丹颗粒组,苯妥英钠组.分别于药物治疗后第2、4、8周末,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的L4~L5背根神经节和脊髓,采用RT-PCR技术法检测其钾离子通道kv7.3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钾离子通道kv7.3与正常组比,模型组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下降的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木丹颗粒组和苯妥英钠组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呈上升的趋势,8周时,两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木丹颗粒对PDP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钾离子通道kv7.3mRNA表达呈上调有关.
作者:齐月;于世家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