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徐立思;符德玉;桂明泰;徐邦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中医证型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及颈动脉硬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37例EH患者尿MA水平及颈动脉超声、心超的检测,同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采集相关病史,结合四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4种常见中医证型尿MA的阳性率以痰湿壅盛(33.3%)、阴阳两虚(46.7%)显著增高,阴阳两虚与痰湿壅盛证的颈动脉硬化及左室肥厚的发生率高于肝火亢盛与阴虚阳亢证(P<0.05).结论:EH患者阴阳两虚证和痰湿壅盛证尿MA水平更高,可能更易发生颈动脉硬化及心、脑靶器官损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攀升.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优势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梁建庆;何建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并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及体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从细胞水平及动物整体水平进行研究.SD乳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另外加入丹参酮ⅡA,AG490,丹参酮ⅡA及AG490,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40只SD大鼠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丹参酮ⅡA+ AG490组,按照TUNEL试剂盒方法检测心肌凋亡.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无论细胞水平还是动物整体水平,加入丹参酮ⅡA均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丹参酮ⅡA组P-JAK2、STAT3蛋白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上升,而丹参酮ⅡA+AG490组的P-JAK2、STAT3蛋白表达较丹参酮ⅡA组明显下调.结论:丹参酮ⅡA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张美齐;陈环;沈晔;涂建锋;杨向红;唐关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Militarine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从手掌参中分离的Militarine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记录去甲肾上腺素(NE)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Militarine的舒血管作用及不同工具药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Militarine可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1×10-4 mol·L-1)和KCl(1.8 mol·L-1)引起去内皮和内皮完整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作用,但二者有明显差别;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10-4mol·L-1)、亚甲蓝(MB,1×10-5mol· L-1)、吲哚美辛(INDO,1×10-5 mol·L-1)均能一定程度抑制Militarine对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基胺(TEA,1×10-3 mol·L-1)、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1×10-5mol·L-1)、BaCl2(1×10-4mol·L-1)可明显减弱Militarine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在无钙环境下,预孵育Militarine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环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Militarine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激活内皮细胞中NO/cGMP通路,开放钾离子通道和抑制钙离子内流.

    作者:徐晓雪;徐广涛;李小鹏;钟旭;韩伟健;许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Bradford法测量不同加工工艺鹿茸蛋白含量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鹿茸加工工艺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radford法分别测定鲜品鹿茸、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直接冻干鹿茸、匀浆鹿茸、冻干加保护剂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鹿茸、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鹿茸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鹿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加工工艺鹿茸中的蛋白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鹿茸鲜品、直接冻干、匀浆鹿茸、冻干未加保护剂、冻干加保护剂40℃10天、冻干加保护剂、鲜品去血鹿茸、煮炸鹿茸.经秩和检验统计分析,与鹿茸鲜品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煮炸鹿茸相比,其它各组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此外,鹿茸匀浆组显著低于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鹿茸冻干品组显著低于鹿茸匀浆组和鹿茸直接冻干组(P≤0.05).结论:鹿茸加工过程中的冻干、粉碎、匀浆、加热等工艺均会影响鹿茸中蛋白质的含量.加工工艺的步骤越多,工艺越复杂,对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作用越大.特别是鹿茸传统煮炸工艺中的高温加热与去血操作极易造成鹿茸中活性蛋白质成分的破坏和损失.与传统煮炸工艺相比,冻干工艺在低温下进行,有利于保持鹿茸中蛋白类成分的含量和活性.

    作者:靳梦亚;董玲;戴俊东;魏宝霞;朱美玲;侯成波;莫美;隗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Ⅲ~Ⅴ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CKD)Ⅲ~Ⅴ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疗效与透析频率及患者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将69例CKDⅢ~Ⅴ期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与C组(每周2次),终符合病例63例,3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均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4周,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不同治疗频率、年龄、性别、CKD分期、贫血程度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疗效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差值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中药结肠透析优于C组;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优于老年患者,并且年龄与其血肌酐下降比例(R1)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比例(R2)呈负相关(R12 =0.23,R22=0.227);而性别、CKD分期、贫血及营养状态对中药结肠透析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每日1次与隔日1次的治疗频率效果优于每周2次的治疗频率.60岁以下患者行中药结肠透析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钦;李娜;方明华;朱芸芸;徐再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赖氨酸与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大鼠脑内TNF-α,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和七叶皂苷钠联用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脑内TNF-α,IL-6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四组,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七叶皂苷钠组于给予七叶皂苷钠针,联合治疗组给予供试液,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干湿称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七叶皂苷钠组、联合治疗组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七叶皂苷钠组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内可见TNF-α、IL-6显著表达,七叶皂苷钠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表达明显减少,联合治疗组脑内TNF-α、IL-6的表达显著低于七叶皂苷钠组(P<0.01).结论:盐酸赖氨酸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能显著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脑内血肿周围TNF-α,IL-6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红琴;王建龙;高震;冯其海;曹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组70例肛瘘挂线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消溃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14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结论: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率高,且疼痛较轻,无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张康为;项雄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医药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介入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和进展.中医药在干细胞移植的多个环节中都有协同增效、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高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作者: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李玲;张卫;林政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刺激方式对腧穴配伍效应影响的概述

    从中国古典文献和万方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刺激方式与腧穴配伍效应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激方式所产生的腧穴配伍效应有差异,但刺激方式不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单一因素,腧穴特异性亦为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甚少且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何种刺激方式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更好.建议今后针对不同的刺激方式,深入研究其不同作用因素的影响.同时,转变观念,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两者的关系,为临床治病提供依据.

    作者:杨俊;岳增辉;谢涛;胡岗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蛋白质组特征研究

    目的:基于iTRAQ技术探讨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蛋白质组学特征,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高脂血症大鼠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血症组,正常组每日给予普通大鼠维持饲料;高脂血症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30 d后,检测大鼠血脂情况和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模型评估.分离提取肝脏总蛋白,经过蛋白质酶解、iTRAQ标记后,先后采用岛津LC-20AB液相系统进行液相分离和岛津公司LC-20AD型号的纳升级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然后采用串联ESI质谱仪对经过液相分离的肽段进行分析,后,用Mascot 2.3.02软件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肽质量指纹谱数据进行肽段及蛋白质的鉴定并确定蛋白质.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173个蛋白上调,312个蛋白下调,本文中我们挑选出4个涉及脂类代谢的蛋白加以分析.结论:高脂血症的发生可能与单酰甘油脂肪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上调,载脂蛋白A-I、羧酸酯酶3下调有关.

    作者:陈阳;王俊岩;任路;甄毕贤;朱美林;贾连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怀山药多糖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胃组织碱性成纤维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怀山药多糖对胃溃疡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怀山药多糖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含量及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怀山药多糖组、替普瑞酮组及怀山药多糖+替普瑞酮组等.观察并比较各组胃溃疡的愈合情况,取胃组织匀浆检测并比较bFGF水平,取胃组织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比较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结果:(1)怀山药多糖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怀山药多糖组胃组织bFGF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和空白组(P<0.01).(3)怀山药多糖组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替普瑞酮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怀山药多糖具有良好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含量和胃黏膜bFGFR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罗鼎天;陆其明;杨志宏;阮水良;季霞;吴君;毕军;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额尔敦-乌日勒对AS家兔血清NO含量及主动脉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额尔敦-乌日勒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额尔敦-乌日勒高、中、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家兔AS模型.实验结束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主动脉e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额尔敦-乌日勒高、中剂量组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额尔敦-乌日勒高剂量组主动脉eNOS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额尔敦-乌日勒可能通过促进eNOS基因的表达,增加其活性,升高内皮细胞生成的NO水平,从而起到抗动脉粥硬化作用.

    作者:乌兰其其格;麻春杰;董平;海英;呼日乐巴根;白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对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对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对照观察法.雄性SD大鼠112只,称体质量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皂苷组、挥发油组、多糖组,每组16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0制造AD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连续灌胃2周(每天上午10点开始),清心开窍方皂苷组、清心开窍方挥发油组、清心开窍方多糖组剂量分别是9、3.33、8.33 mL/(kg·d),安理申组给药剂量为1.67 mg/(kg·d),予对照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B法检测AD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结果:清心开窍方各有效成分组大鼠海马区IL-1β、GFAP及Aβ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有效成分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区IL-1β、GFAP及Aβ的表达发挥抗AD的作用.

    作者:徐冬梅;王逸如;胡海燕;张晓艳;陈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鲜壁虎水提物联合环磷酰胺对BEL-7402细胞增殖及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鲜壁虎水提物(aqueous extracts of gecko,AG)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的抑制作用,比较两药联用的疗效是否优于单药,并检测两种药物联用对BEL-7402细胞P-糖蛋白(permeability-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为二者临床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BEL-740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计算药物联合作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分析两种药物联用的效应;Western Blot检测两药联用后BEL-7402细胞株P-gp表达的变化,Quantity One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当抑制率达到90%时,0.830或0.996 mg/mL的AG分别与10或5μmol/mL CTX合用显示为低度协同作用;CTX与AG联用后可降低BEL-7402细胞P-gp的表达,当4μmol/mL CTX与1.162 mg/mL的AG联用时抑制率达67.3%.结论:AG与CTX联合后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二者单用,显示为低度协同作用;同时能降低细胞P-gp的表达水平,提示AG与CTX联用可能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并可逆转由P-gP介导的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

    作者:唐溱;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痰瘀伏邪理论指导下运用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36例.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针刺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在SAQ积分方面与常规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靳宏光;齐锋;崔新明;姜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脾肾同调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排便情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脾肾同调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腹痛及排便情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D-IBS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肝脾肾同调方并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疗程为4周.应用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及症状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28 d观察并记录腹痛、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变.结果:治疗组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治疗14 d及28 d均优于治疗前,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症状评分治疗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症状治疗14 d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大便性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肝脾肾同调可有效控制D-IBS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临床效果优于匹维溴铵片,并随着疗程的延长中药的优势更明显.

    作者:包永欣;吕冠华;邵丽春;孙希良;曹玺;王丽丹;朱成慧;贾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ITC、OPA两种柱前衍生方法测定瓜蒌皮中精氨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选择一种准确、简便的测定瓜萎皮精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异硫氰酸苯酯(PITC)和邻苯二甲醛(OPA)两种柱前衍生方法测定精氨酸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PITC衍生法有副反应产物,干扰测定结果.OPA衍生法简化了衍生过程,衍生方便、快速,衍生产物单一,测定结果相对准确.结论:PITC衍生法测定瓜蒌皮中精氨酸含量不准确,操作繁琐,不可作为测定瓜蒌皮精氨酸含量测定的方法.OPA衍生法测定瓜蒌皮中精氨酸含量较准确,操作简便,可为中药精氨酸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郝变;潘丽丽;袁少雄;杨颂;李莎莎;徐新房;李向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麻杏二三汤对哮喘小鼠肺水通道蛋白1、5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哮喘小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的影响,探讨AQP与中医“痰”的联系及麻杏二三汤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①空白对照组,②哮喘模型组,③强的松组,④中药(麻杏二三汤)高剂量组,⑤中药中剂量组,⑥中药低剂量组.以腹腔注射0.1%卵白蛋白(OVA)与10%氢氧化铝混悬溶液致敏,以1% OVA雾化液雾化攻击制作哮喘小鼠模型.①~⑥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强的松(10.0 mg/kg)、麻杏二三汤高剂量(30 g/kg)、中剂量(15 g/kg)、低剂量(7.5 g/kg)灌胃,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AQP1、AQP5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麻杏二三汤高、中、低剂量组AQP1、AQP5表达弱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麻杏二三汤能够有效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够调节支气管肺组织中AQP5、AQP1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勇;赵玮;张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及EGFR,VEGF,C-erb-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Bax、Bcl-2、P53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该方干预PLGC的基本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维霉素组、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造模24周后开始给予药物干预,给药6周,其后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中Bcl-2、Bax及P53mRNA表达水平.结果: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体质量则持续上升(P<0.05),明显高于模型组(76.6±5.2)及维霉素组(86.2±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对照组及维霉素组升高(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中剂量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EGFR、VEGF表达低,模型组表达高(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各剂量组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EGFR、VEGF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及维霉素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方面,三剂量组EGFR表达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低剂量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可促进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并下调EGFR,VEGF,C-erb-2的表达水平,达到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必净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影响研究,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n=18)、中毒组(AOMP组,n=18)和血必净治疗组(XBJ组,n=18),各组给药后6、24及72h3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个亚组(n=6).AOMP组及XBJ组以40%氧乐果20mg/kg灌胃建立氧乐果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XBJ组灌胃后立即后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AOMP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 mL/kg),每12h1次.给药6、24及72 h后以水合氯醛麻醉后取右上肺组织行石蜡切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肺泡、间质炎性改变、出血和肺水肿的程度.同时提取左肺组织,通过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通过ELISA法测定肺组织TNF-α浓度.结果:AOMP后6、24及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组织TNF-α、MDA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1),肺组织SOD、GSH-Px、Na-K-ATPase的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1).与AOMP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XBJ组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MDA均显著性下降(P<0.01或P<0.05),肺组织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性升高(P<0.01或P<0.05),肺组织Na-K-ATPase的活性未见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后肺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急性氧乐果中毒大鼠MDA的生成并增加SOD、GSH-Px的活力改善脂质过氧化损害对氧乐果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蔡锋泉;翁海旭;何国鑫;金胜威;潘升华;李文娟;刘勇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