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针辅助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郑晓东;朱少兵;王建卫;陈建良;邵营钢;陈宏泽;许勇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 粉碎性, 经皮, 锁定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导针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对采用上述方法治疗47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左侧22例,右侧25例;车祸伤18例,摔伤22例,压伤7例;年龄为15~52岁,平均年龄37.6岁;均为新鲜骨折.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1~15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8.5周).本组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优44例、良3例,优良率达100%,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导针辅助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原则,有利于锁骨骨折的愈合及骨折端软组织的修复.对血管、神经及肺组织的损伤风险较小,而且切口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术式对Ⅲ-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及促炎因子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对Ⅲ~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及促炎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从本院选取447例重度痔疮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PPH)223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22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促炎因子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在肛周红肿及术后出血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吻合口缩窄及尿潴留方面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促炎因子IL-6、IL-1及TNF-α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0.05),而治疗组患者术后血清促炎因子IL-6、IL-1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H在治疗重度痔疮患者中优于外剥内扎术.

    作者:陈允;钱峻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七皂苷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mRNA的影响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后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和变化,以及三七皂苷R1对脑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实验对照组(B组)、三七皂苷R1组(C组),每组又分为24、48、72小时3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动物.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脑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脑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TUNEL实验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A组中凋亡细胞数无明显的改变(P>0.05),B组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加,且各时间点均高于A组(P<0.05).C组中各时间点脑组织的凋亡数少于B组(P<0.05).RT-PCR结果显示①A组中各时间点均有TNF-αmRNA的表达,但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随着时间的延长,B组中各时间点脑皮质中TNF-αmRNA含量逐渐增加,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组在24、48、72小时后脑皮质中TNF-αmRNA的表达低于B组(P<0.05).结论 ①TNF-α因子参与了大鼠脑I/R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且随着损伤时间延长,TNFα表达增高,内源性损伤作用变强.②三七皂苷R1可降低脑组织中TNF-α浓度,减少脑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脑I/R后的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赵志新;胡小铭;汪杰;柴海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单纯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33例)和非手术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治愈62例(95.38%),死亡3例(4.62%).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的肝外伤分级、收缩期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腹膜炎体征和腹腔积液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闭合性肝创伤的治疗方法应综合血液动力学状态、腹腔积液量、腹膜炎体征和CT检查进行选择,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术治疗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杜学峰;戴启强;朱昱;杨健;张法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右美托咪定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60例颅脑肿瘤手术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基于诱导基础,对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完毕后术中对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基于诱导基础,给予与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各个时段收缩压、心率与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记录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手术时间方面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收缩压、心率方面,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在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方面,观察组气管插管5分钟、瘤体分离时、手术结束时3个阶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颅脑肿瘤手术中对右美托咪定加以应用,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脑供氧状态的改变,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沈菊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急性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另选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例为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急救效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及急诊科抢救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6.13%、6.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38.71%、25.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慧飞;邹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PCE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的VAS评分(P均<0.05).在T3时段,对照组患者DBP、HR均较T0时段明显增高(P均<0.05),而观察组DBP、HR在各时间段水平无显著变化,且在T3时间段,D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在T1~T4各时间点E和NE浓度均较T0时间点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4各时间点E和NE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躁动评分0级患者所占比例(77.1%)多于对照组(25.7%)(χ2=15.529,P<0.01).两组均未出现呕吐、恶心及呼吸抑制、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可显著减少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发生,稳定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值得在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金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消融子宫肌瘤诊断机体创伤和肿瘤的结果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消融子宫肌瘤诊断机体创伤和肿瘤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超声消融术组(n=40)和肌瘤剔除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超声消融术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肌瘤剔除术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超声消融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肌瘤剔除术组25.0%(10/40)(P<0.05).结论 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不会造成显著的机体创伤,同时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定工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择取过去两年(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感染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ICU治疗时间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A、B两组,其中,A组均为ICU治疗时间不低于48小时的患者,B组则为ICU治疗时间小于48小时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重症感染患者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无论是两组重症感染患者的乳酸水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情况(MODS)、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还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情况(DIC)等临床指标AB两组不同ICU治疗时间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而言,ICU治疗时间同其乳酸水平、MODS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DIC等指标均有着密切的关系,ICU治疗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上述各指标变化,临床上应予重视.

    作者:余娇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合作办医在山区群体性坍塌伤救治中的体会

    目的 总结合作办医在山区群体性坍塌伤的临床救治体会.方法 对本地区群体性坍塌伤伤员在合作办医下采用一体化的救治模式.记录检伤分类、转运人次、诊断、损伤部位及类型,治疗效果等.结果 116例伤员,现场死亡6例,院内死亡4例,颅脑损伤10例,脊椎骨折34例,胸部损伤6例,腹腔内脏器破裂4例,四肢骨折24例,余均为软组织挫裂伤.结论 山区群体性坍塌伤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涉及现场救治、转运,多学科协作等,采用合作办医一体化模式可以降低伤员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陈健良;章义利;陈雄伟;周晓芳;郭洪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重度烧伤患者应用早期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重度烧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16%、76.47%,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中重度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应激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并利于维持良好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陆敏娴;汤佳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球囊扩张辅助引产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双球囊扩张辅助引产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愿自然分娩初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B、C 3组(50例/组).A组采用双球囊扩张辅助引产,B组采用欣普贝生辅助引产,C组采用催产素辅助引产.分别观察3组干预及干预后24小时的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干预后A、B两组Bishop评分显著性高于C组(均P<0.05).A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性高于B、C组(P<0.05);A、B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性短于C组(均P<0.05);B、C两组产后出血率及子宫过度刺激或子宫强直收缩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A组(P<0.05);C组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显著性高于A、B两组(均P<0.05);B、C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性高于A组(P<0.05).结论 双球囊扩张辅助引产技术可显著促进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并可缩短产程,且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赛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L1-MP和U1-SN水平及切牙角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L1-MP和U1-SN水平及切牙角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接诊的口腔正畸患者6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牙齿X线头影数据(包括Ob覆牙合、Oj覆盖、L1-MP下中切牙-MP平面角、U1-SN上中切牙-SN角、U1-L1上-下中切牙角),上下颌骨X线头影数据(包括ANB上下齿槽座角、SNA上齿槽座角、SNB下齿槽座角),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Ob、Oj、L1-MP、U1-SN(1.57±0.50、3.21±1.01)mm、(91.21±6.93、97.64±4.32)°均小于对照组(2.16±0.61、4.37±1.14)mm、(98.74±8.26、109.26±6.86)°,U1-L1(126.36±3.86)°大于对照组(117.86±3.53)°(P<0.05);观察组ANB、SNA(3.28±0.69、72.38±2.13)mm均小于对照组(4.79±0.70、76.36±3.01)mm,SNB(79.05±2.61)mm大于对照组(77.51±2.31)mm(P<0.05);观察组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29.01±2.52、4.62±0.80)°、(3.70±0.21)mm均优于对照组(9.06±2.30、2.38±0.57)°、(6.62±0.32)mm(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3/33)小于对照组55.88%(19/34),(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治疗口腔正畸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L1-MP和U1-SN水平,不会对上下切牙造成较大的影响.

    作者:秦芳;余国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堵塞患者的疗效及妊娠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堵塞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在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输卵管堵塞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卵管再通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随访1年后,记录患者的成功受孕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拔出尿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费用及手术时间略多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妊娠率(32.14%)、满意度(96.43%)、总复通率19(3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妊娠率(19.64%)、满意度(83.93%)、总复通率15(26.78%),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输卵管远端阻塞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无差别(P>0.05);对于输卵管近端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普及采纳.

    作者:沈秀珍;童定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疝环充填式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而实验组则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神经感觉异常及局部异物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阴囊水肿、尿潴留、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4.78%)显著高于对照组(54.35%),有统计学差异(χ2=10.061,P<0.05).结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优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卢奇志;金洲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65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65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诊的2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实行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209例患者均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以及术后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更短,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4.62%,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32.5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率为73.84%,对照组手术满意率为48.32%,两组对手术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其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较低,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朱巧俐;刘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在本院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配合吸入七氟醚,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拔管后OAA/S评分,不同时刻心率、平均动脉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相关麻醉指标时间均长于观察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2小时内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四个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插管前,插管之后T1、气腹时T2、拔管时T43个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等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毛德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疗效

    目的 探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78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经典Messerklinger术式治疗,并切除钩突,常规开发上颌窦口及前组筛窦)与治疗组(经前囟钩突切除术),分别为39例.采用Lund-Kennedy评分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术腔局部状态予以评价,评价术后上颌窦口开放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情况;检测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年VAS评分为(0.89±0.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7±0.53)分,t=2.68,P=0.00;治疗组治疗后1年Lund-Kennedy评分为(0.92±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1±0.78)分,t=7.97,P=0.00;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窦口开放良好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6%,χ2=6.50,P=0.01.治疗组黏液纤毛平均传输时间为(21.91±4.68)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33.98±4.19)分钟,t=11.99,P=0.00.结论 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疗效显著,且有利于加速患者上颌窦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

    作者:何可玲;傅锡品;陈水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

    目的 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跗骨窦入路下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20例20足(Ⅱ型12足、Ⅲ型8足).术后根据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AOFAS)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切口均Ⅰ/甲愈合,无感染和皮肤坏死等发生.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协会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AOFAS):优15足良4足可1足差0足,优良率达95%.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哲明;王庆丰;祝海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和传统方法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微创和传统方法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下颌阻生牙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微创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拔牙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除术后干槽症方面比较无差异外(P>0.05),微创组术中及术后其余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在治疗后的SDS、SAS评分下降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法拔牙明显优于传统法,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韩衍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时挂线与传统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究分时挂线与传统挂线方式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为传统的一期挂线引流方式,实验组为拔除引流管后再挂浮线,两组手术方式相同.术后2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9.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16.9+1.8天)及脓腔愈合时间(27.2+5.6天)均短于对照组(23.1+2.5天,38.9+6.3天),且实验组VAS疼痛量表评分(2.47+0.35)低于对照组(6.13+0.2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时挂线与传统Ⅰ期挂线方式在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分时挂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山;孙锞;陈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