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金晓芳

关键词:罗哌卡因, 地佐辛, 麻醉, 躁动, 食管癌, 老年
摘要: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PCE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的VAS评分(P均<0.05).在T3时段,对照组患者DBP、HR均较T0时段明显增高(P均<0.05),而观察组DBP、HR在各时间段水平无显著变化,且在T3时间段,D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在T1~T4各时间点E和NE浓度均较T0时间点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4各时间点E和NE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躁动评分0级患者所占比例(77.1%)多于对照组(25.7%)(χ2=15.529,P<0.01).两组均未出现呕吐、恶心及呼吸抑制、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可显著减少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发生,稳定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值得在临床借鉴应用.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仰卧位与侧卧位行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仰卧与侧卧两种手术位行PFNA内固定术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本院收治的具备手术耐受性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仰卧位组与侧卧位组,分别在仰卧位牵引床牵引及侧卧位手动牵拉复位的辅助下行PFNA术,均随访1~2年,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侧卧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侧卧位组平均得分略高于仰卧位组,但差异不甚显著(P=0.046).Harris髋关节评分为优、良者,侧卧位组(93.6%)显著多于仰卧位组(77.8%,P=0.038).随访期,侧卧位组与仰卧位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的情况,仰卧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2%,显著高于侧卧位组的6.5%.结论 侧卧位与仰卧位PFNA术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侧卧位的临床疗效、复位效果更好,且其在控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明显.

    作者:徐红建;周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UR-Bt术后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上皮细胞癌TUR-Bt术后不同膀胱灌注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上皮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TUR-Bt术后分别应用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MMC)和吉西他滨予以膀胱灌注化疗.定期随访12个月.结果 45例患者中肿瘤复发6例:丝裂霉素组复发2例,吉西他滨复发2例,吡柔比星组复发2例.结论 吡柔比星、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作为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对预防TURB-T术后膀胱肿瘤复发具有较好疗效,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雪成;宋利东;张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2例牙外伤患者,114例患牙,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1例患者,59例患牙,牙外伤固定给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31例患者,55例患牙,牙外伤固定给予牙弓夹板结扎技术.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斑菌指数(PLI)及牙周情况,讨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牙治疗成功51例、有效7例,失败1例,对照组患牙治疗成功41例、有效8例,失败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9.09%,两组比较为(χ2=4.1932,P=0.0406).两组治疗前GI、SBI及PLI指数没有明显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GI指数比较为(t=4.2481,P=0.0000)、SBI指数比较为(t=3.4305,P=0.0008)及PLI指数比较为(t=3.4261,P=0.0009),治疗6周后观察组GI、SBI及PL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两组GI、SBI及PLI指数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牙龈炎3例,占5.08%,根尖改变2例,占3.39%,牙周袋形成2例、占3.39%,牙槽骨牙根吸收1例,占1.69%;对照组牙龈炎4例,占7.27%,根尖改变3例,占5.45%,牙周袋形成2例、占3.63%,牙槽骨牙根吸收3例,占5.45%;观察组患者牙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牙周情况.结论 牙外伤需固定患者行直丝弓矫治技术,不仅固定效果好成功率高,还能对改善牙周情况起到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金全;陈旭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上颌磨牙采用不同拔牙术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上颌磨牙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术治疗效果及减轻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 回顾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上颌磨牙患者临床资料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拔牙)与治疗组(微创法拔除),分别为150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患者畏惧程度,由医院牙科医生负责检查两组患者拔牙窝完整性情况,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测量两组患者术后肿胀程度.结果 治疗组畏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肿胀程度为(8.124±1.140)mm明显低于对照组(11.263±2.411)mm,u=11.434,P=0.000;治疗组拔牙窝完整性为(1.339±0.561)明显优于对照组(3.142±0.868),u=15.259,P=0.000;治疗组术后VAS评分为(2.142±0.3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361±0.475)分,u=16.878,P=0.000.结论 采用微创拔牙术治疗上颌磨牙可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保持患者牙窝完整性,从而减轻患者畏惧感,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沈华坚;何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右美托咪定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60例颅脑肿瘤手术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基于诱导基础,对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完毕后术中对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基于诱导基础,给予与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各个时段收缩压、心率与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记录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手术时间方面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收缩压、心率方面,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在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方面,观察组气管插管5分钟、瘤体分离时、手术结束时3个阶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颅脑肿瘤手术中对右美托咪定加以应用,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脑供氧状态的改变,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沈菊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颞肌外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颞肌外与颞肌下两种钛网修补术式行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共132例,根据患者颞肌厚度分为颞肌外修补组64例和颞肌下修补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颞肌外修补组术中出血量(120.3±31.4)ml,颞肌下修补组术中出血量(135.5±35.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外组术中硬膜破损1例,硬膜破损率1.5%,颞肌下组术中硬膜破损2例,硬膜破损率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外观满意度、3个月后局部疼痛及咀嚼受限情况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颞肌厚度行颞肌外或颞肌下颅骨修补术,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江辉;杨佳宁;徐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堵塞患者的疗效及妊娠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堵塞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在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输卵管堵塞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卵管再通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随访1年后,记录患者的成功受孕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拔出尿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费用及手术时间略多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妊娠率(32.14%)、满意度(96.43%)、总复通率19(3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妊娠率(19.64%)、满意度(83.93%)、总复通率15(26.78%),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输卵管远端阻塞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无差别(P>0.05);对于输卵管近端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普及采纳.

    作者:沈秀珍;童定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大鱼际带蒂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手指多指指端缺损采用大鱼际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7年8月至2015年6月,本院共收治12例29指指端缺损并伴有肌腱或骨外露的患者,其中示指12指,中指11指,环指6指,2指缺损7例,3指缺损5例,采用了大鱼际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皮瓣均存活,皮瓣色泽质地接近正常,大鱼际供区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结论 大鱼际带蒂皮瓣是修复多手指指端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郑卜真;倪红;李丹;郑有卯;李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保守治疗分析

    目的 对本院近3年来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手术及保守治疗,评估两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单孔单管组、单孔双管组和保守治疗组,分别收集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颅内积气量、残留液体量、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收集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58例,其中单孔单管组20例、单孔双管组19例和保守治疗组19例.3组之间患者基础疾病、血肿位置、CT表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治疗组(单孔双管与单孔单管)与保守治疗组比较,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单孔双管组术后颅内积气量以及残留液体量显著低于单孔单管组(P<0.01),而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月及6月随访发现,保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单孔双管和单孔单管)(P<0.05),而单孔双管组与单孔单管组的复发率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钻孔单孔双管引流术是老年患者的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处理的佳方案,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同时能显著降低术后颅内积气、血液残留、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减少硬膜下血肿的复发.

    作者:潘柏林;赵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腰大池腹腔分流治疗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治疗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2例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照组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87.1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大池腹腔分流治疗外伤后脑积效果明确,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李赵;李谷;王黎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的残留结石

    目的 观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在本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术后残留结石的19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19例患者实施治疗,观察1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17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置入输尿管软镜,2例患者Ⅱ期置镜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2.5±6.3)分钟,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89.5%,平均住院时间为(5.3±1.1)天,术中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治疗后的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与手术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残留结石,一次性碎石成功率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兴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镜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38例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关节镜下陈旧肱骨大结骨块滑除+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汤海军;蔡国荣;许元元;叶恒力;赵九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对宫腔镜下IUA切除术后再次粘连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研究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导尿管和常规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入联合口服戊酸雌二醇的两种方法对宫腔黏连TCRA术后再发粘连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TCRA治疗,术后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评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0例,TCRA术后行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导尿管预防性治疗;对照组60例,TCRA术后行常规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入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预防治疗.于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月经干净3~7天后行宫腔镜复查并进行AF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宫腔黏连预防及整体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并进行AFS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AFS评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3,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4个月的AFS评分比较,实验组在宫腔黏连的累及范围、黏连情况、月经情况及总体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导尿管应用对宫腔黏连患者TCRA术后再发粘连的预防效果更佳,对宫腔内组织的无瘢痕愈合及月经恢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作者:邓代荣;梁伟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在本院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静脉注射异丙酚配合吸入七氟醚,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拔管后OAA/S评分,不同时刻心率、平均动脉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相关麻醉指标时间均长于观察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2小时内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四个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插管前,插管之后T1、气腹时T2、拔管时T43个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等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毛德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

    目的 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跗骨窦入路下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20例20足(Ⅱ型12足、Ⅲ型8足).术后根据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AOFAS)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切口均Ⅰ/甲愈合,无感染和皮肤坏死等发生.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协会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AOFAS):优15足良4足可1足差0足,优良率达95%.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哲明;王庆丰;祝海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68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患者CT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68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患者的CT诊断.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征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膝关节积脂血症关节囊出现了高低不平的面征,均为单侧,左右各侧均为34例,所有的患者均于受伤后1小时至7天内进行的CT检查,观察患者关节内的骨折情况与关节内积脂血征的表现.结果 患者的CT检查显示关节囊内的特征性有单液—液平面和双液—液平面,单液—液平面征上层为低密度的脂肪密度,CT值为-62~-120Hu,下层液面为等密度或者略高密度,CT值为-23~-65Hu.双液—液平面征上层液面脂肪密度,CT值为-74~-114Hu,中层液面为略低密度影,CT值为-15~-49Hu,下层液面为等密度或者略高密度影,CT值为-34~-42Hu;其中合并关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26例、髌骨骨折14例、股骨髁骨折12例,未出现明显骨折的16例.结论 CT诊断能够清楚的显示隐匿性微小的骨折、积脂血征以及合并软组织的损伤等,对患者的关节内积脂征以及关节囊内骨折情况具有较好的的诊断效果,对临床手术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圣敏;祝继青;林嘉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PCE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的VAS评分(P均<0.05).在T3时段,对照组患者DBP、HR均较T0时段明显增高(P均<0.05),而观察组DBP、HR在各时间段水平无显著变化,且在T3时间段,D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在T1~T4各时间点E和NE浓度均较T0时间点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4各时间点E和NE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躁动评分0级患者所占比例(77.1%)多于对照组(25.7%)(χ2=15.529,P<0.01).两组均未出现呕吐、恶心及呼吸抑制、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麻醉可显著减少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发生,稳定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值得在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金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且预进行手术患者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麻醉诱导前及麻醉维持阶段给予右美托咪定.结果 两组患者T1、T2、T3时点的D(a-jv)O2、CEO2均显著性高于T0时点(t≥2.688,均P<0.05),观察组T1、T2、T3时点的D(a-jv)O2、CEO2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t≥3.733,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NES、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上升(t≥7.047,均P<0.05),但观察组术毕、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NES、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444,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773、5.575,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手术过程中的脑氧代谢,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出气管导管时间.

    作者:龚燕;瞿玉莲;朱敬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AC技术应用于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MAC技术应用于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患者60例,年龄60~8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辅助局麻组(治疗组)和单纯局麻组(对照组),每组30例.监测记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5分钟(T0)、注入局麻药时(T1)、 骨水泥注入时(T2)、手术结束时(T3)SpO2、MAP、HR变化,并予以记录及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组比较,治疗组组T1~T3时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两组SpO2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在PKP术中静脉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帕瑞昔布钠联合利多卡因局麻监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朱伟红;单方军;宋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型皮肤牵张器在压疮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型皮肤减张器在Ⅲ、Ⅳ度压疮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度压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改善全身情况,常规处理创面,使创面肉芽组织新鲜.A组患者采用新型皮肤减张器渐进性封闭创面;B组患者采用皮瓣转移,供区中厚皮植皮封闭创面.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20±2.9分钟,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8±3.4天,B组手术时间平均50±4.2分钟,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4±6.3天,创面疤痕增生明显.结论 新型皮肤减张器能够有效促进严重压疮创面的愈合.

    作者:吴翔;杨志华;徐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