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红
目的 探索去铁敏对于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二次枕大池注血模型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于术后第1、14、28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大鼠后采用HE染色观察侧脑室大小,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侧脑室周围脑组织TGF-β、TNF-α、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侧脑室面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去铁敏治疗组在14天和28天能够显著改善脑积水.SAH后侧脑室周围脑组织TGF-β在第1天和第28天呈双相增高,TNF-α第1天即增高且持续至第28天,IL-1β没有显著变化.去铁敏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在第1天显著降低TNF-α的表达,在第28天显著降低TGF-β的表达.结论 去铁敏治疗能降低大鼠SAH后脑积水的发生率,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改善蛛网膜纤维化过程发挥作用.
作者:康桦;刘璐;匡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本院予以治疗的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使用传统切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组使用经皮微创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引流量、住院时长;手术之后7天、随访术后1年时的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随访手术之后6个月时的Oswestry指数以及术前术后Oswestry指数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引流量、住院时长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的Cobb角低于手术之前,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手术之前,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的Oswestry指数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Oswestry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组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微创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与传统切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可以达到相同的固定及复位效果,但经皮微创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可以明显优化手术指标,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操作更加安全,更利于患者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镇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且预进行手术患者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麻醉诱导前及麻醉维持阶段给予右美托咪定.结果 两组患者T1、T2、T3时点的D(a-jv)O2、CEO2均显著性高于T0时点(t≥2.688,均P<0.05),观察组T1、T2、T3时点的D(a-jv)O2、CEO2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t≥3.733,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NES、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上升(t≥7.047,均P<0.05),但观察组术毕、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NES、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444,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773、5.575,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手术过程中的脑氧代谢,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出气管导管时间.
作者:龚燕;瞿玉莲;朱敬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跗骨窦入路下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骨折20例20足(Ⅱ型12足、Ⅲ型8足).术后根据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AOFAS)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切口均Ⅰ/甲愈合,无感染和皮肤坏死等发生.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协会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AOFAS):优15足良4足可1足差0足,优良率达95%.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和Ⅲ型跟骨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哲明;王庆丰;祝海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60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选择在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病例3960例,术后有60例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取其切口分泌物分离出病原菌82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观察记录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在分离的82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有52株,革兰氏阴性菌有27株,真菌3株;其所构成比分别为63.41%,32.93%,3.66%.革兰氏阳性菌是病原菌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8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肠球菌属9株,链球菌10株,构成比分别为21.95%、15.85%、10.97%、12.16%;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孢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鲍曼不动杆菌7株,构成比分别为13.41%、9.76%、8.54%.通过分析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50.0%).通过分析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及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50.0%).结论 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且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医院应该采用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趋势,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林优波;竺智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对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36例经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平均带管时间为9.2天,随访1~6月无复发;1例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论 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腰大池置管引流是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永锋;俞文华;杜权;胡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8例需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处理组为观察组34例和传统护理处理组为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SS),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VAS及UCLAS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提示两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后的早期康复,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但其远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哿菲;方国美;江金燕;雷冬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诊治疗效,为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安全性和可行性等提供技术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医院治疗的盆腔脓肿住院患者10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的症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特征,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恢复过程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此研究共纳入105例,其中有65例病人采用的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占61.9%,40例病人采用的是常规方法治疗,占38.1%.患者平均年龄(40.55±10.52)岁,放置宫内节育器者41例,占39.04%,末次月经前已有白带异常者62例,占59.05%.发现衣原体感染者21例,占20.00%,人型支原体29例,占27.62%,解脲支原体50例,占47.62%,淋球菌2例,占1.90%.观察组的平均抗炎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对于治疗盆腔脓肿具有显著疗效,术中治疗过程安全顺利,术后恢复过程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方式,并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倩倩;徐海鸥;徐婉婉;黄璐;陈莉锋;赵小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肾盏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盏结石(直径>2cm)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碎石成功率、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短,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1.18%、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有改变,对照组术后SCr、BUN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同对照组23.5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直径>2cm肾盏结石,疗效确切,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孝敏;陈辉兵;董策;郑俊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仰卧与侧卧两种手术位行PFNA内固定术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本院收治的具备手术耐受性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仰卧位组与侧卧位组,分别在仰卧位牵引床牵引及侧卧位手动牵拉复位的辅助下行PFNA术,均随访1~2年,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侧卧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仰卧位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侧卧位组平均得分略高于仰卧位组,但差异不甚显著(P=0.046).Harris髋关节评分为优、良者,侧卧位组(93.6%)显著多于仰卧位组(77.8%,P=0.038).随访期,侧卧位组与仰卧位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的情况,仰卧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2%,显著高于侧卧位组的6.5%.结论 侧卧位与仰卧位PFNA术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侧卧位的临床疗效、复位效果更好,且其在控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明显.
作者:徐红建;周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组行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外耳道形态、听力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为干耳,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耳道形态正常率为57.14%,同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听力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术后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同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接受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外耳道形态及听力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王铁锋;周志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超声消融子宫肌瘤诊断机体创伤和肿瘤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超声消融术组(n=40)和肌瘤剔除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超声消融术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肌瘤剔除术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超声消融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肌瘤剔除术组25.0%(10/40)(P<0.05).结论 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不会造成显著的机体创伤,同时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定工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合作办医在山区群体性坍塌伤的临床救治体会.方法 对本地区群体性坍塌伤伤员在合作办医下采用一体化的救治模式.记录检伤分类、转运人次、诊断、损伤部位及类型,治疗效果等.结果 116例伤员,现场死亡6例,院内死亡4例,颅脑损伤10例,脊椎骨折34例,胸部损伤6例,腹腔内脏器破裂4例,四肢骨折24例,余均为软组织挫裂伤.结论 山区群体性坍塌伤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涉及现场救治、转运,多学科协作等,采用合作办医一体化模式可以降低伤员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陈健良;章义利;陈雄伟;周晓芳;郭洪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外科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阑尾切除术76例、阑尾切除联合腹腔引流术24例、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12例;术后所有患者使用两联抗生素,并对其他症状对症处理.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痊愈75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99.1%.死亡1例,死因为心肺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12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0.9%),肺部感染2例(1.8%),尿路感染4例(3.6%),粘连性肠梗阻4例(3.6%).住院时间为8~18天,平均10.5天.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老年人身体敏感度下降,容易出现误诊或治疗延误的问题,因此需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朱剑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分期准确性,寻求一种准确度较高的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结肠癌病人77例行低张水灌肠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根据CT扫描结果对患者肿瘤进行分期,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并在检查1周后完成手术治疗.判断病例结肠癌类型、肿瘤分期,并与手术病理检查进行比对,得出检出率,此外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率进行评价.结果 CT表现为肠壁硬化,腔内缺血强化增强,浆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模糊.CT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敏感度为100%,对T期、N期及M期的分期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存活率达81.82%,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结论 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应用于结肠癌分期诊断准确度高,对制定有效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雷;李艳彬;许崇永;都继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堵塞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在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输卵管堵塞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卵管再通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随访1年后,记录患者的成功受孕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拔出尿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费用及手术时间略多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妊娠率(32.14%)、满意度(96.43%)、总复通率19(33.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妊娠率(19.64%)、满意度(83.93%)、总复通率15(26.78%),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输卵管远端阻塞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无差别(P>0.05);对于输卵管近端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堵塞,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普及采纳.
作者:沈秀珍;童定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82例经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其中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为对照组(41例),采用膝关节镜辅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为治疗组(41例).统计两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随访6个月,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评价其膝关节功能情况,采用视觉模拟法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总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5.12%与对照组90.24%比较,χ2=1.05,P=0.59;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χ2=4.98,P=0.02.治疗组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为(26.36±2.96)分与对照组(26.11±3.02)分比较,t=0.37,P=0.70.治疗组术后3天VAS评分为(3.28±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7±0.27)分,t=40.99,P=0.00;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21±1.7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4.68±1.21)天,t=19.77,P=0.00.结论 采用膝关节镜辅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减轻术后疼痛感,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魏勇;李钧;陈波;童哲;舒正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75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41例行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者为观察组,34例行传统开放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常规手术情况和术后功能,并评估其形态学和疼痛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脊柱改良Prolo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形态学指标矢状面指数、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在椎体形态学改善程度方面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差不大,但创伤小,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和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张富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MAC技术应用于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患者60例,年龄60~86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辅助局麻组(治疗组)和单纯局麻组(对照组),每组30例.监测记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5分钟(T0)、注入局麻药时(T1)、 骨水泥注入时(T2)、手术结束时(T3)SpO2、MAP、HR变化,并予以记录及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组比较,治疗组组T1~T3时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两组SpO2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在PKP术中静脉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帕瑞昔布钠联合利多卡因局麻监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朱伟红;单方军;宋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应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椎体高度的影响,为患者康复提供保障.方法 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但伤椎不置钉)与治疗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并进行伤椎置钉),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术后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采用脊柱X线片、CT检查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及伤椎高度矫正率.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7±18.1)分钟与对照组(118.9±19.8)分钟相比,t=0.36,P=0.71;治疗组平均出血量为(356.9±50.7)ml与对照组(348.7±61.2)ml相比,t=0.56,P=0.57;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8±3.8)天与对照组(9.2±3.4)天相比,t=0.42,P=0.66.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率6.67%略低于对照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38;治疗组术后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23.9±18.1)%与对照组(25.1±19.6)%相比,t=0.24,P=0.80.两组患者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及Cobb角矫正丢失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螺钉固定应用伤椎置钉与不置钉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前者可有利于恢复及保持患者椎体高度,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因此值得作为临床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首先.
作者:缪必成;孔晖;冯永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