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毛雪梅;廖燕;周丽红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给予对照组常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 在围术期各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1、2、3个月各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能够取得更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疾病的预后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颅脑外科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的Ⅰ期手术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42例颅脑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脑积水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 结果42例患者全部存活.术后复查头颅CT均显示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颅骨塑形满意,术前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 颅脑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选择Ⅰ期手术方案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既可以解除脑积水、修补颅骨,又能减少手术创伤,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陈菲;林亦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输尿管软镜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引起的并发症的诊疗分析

    目的 研究输尿管软镜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引起的并发症及相关处理. 方法 回顾2014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92例在本院实施输尿管软镜鞘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并发症情况. 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在软镜鞘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例输尿管穿孔,3例出现输尿管黏膜局部擦伤出血,1例插入输尿管鞘时不慎内芯穿入肾实质出血, 1例输尿管粘膜局部撕脱;其次有3例因输尿管鞘放置不到位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 结论 输尿管软镜鞘虽然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但仍有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应当引起重视,有条件可改进输尿管鞘内芯以达到直视下放置软镜鞘.

    作者:阮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硬膜外麻醉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观察组患者术中给予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术中不给予静脉镇静药物.记录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时间、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在麻醉后3分钟、手术时、术后5分钟、术后30分钟及术毕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刻的血氧饱和度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神经阻滞时间及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明显较长,术后VAS评分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辅助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可提高其临床麻醉效果,利于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且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培红;朱爱军;莫肖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对不同节段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究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超声对输尿管各段结石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超声检查,并分析诊断符合率情况. 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7%(55/62).漏诊7例(11.3%),其中3例结石较小,2例伴有肾盂积水,2例为肠道内粪石.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左侧输尿管结石32例(51.6%),右侧输尿管结石30例(48.8%);上段结石29例(46.8%);中段结石19例(30.6%),下段结石14例(22.6%),上、中段结石发病率较高.经超声诊断,上段诊断符合27例(93.1%),中段诊断符合17例(89.5%),下段诊断符合11例(78.6%),上、中段诊断符合率较高. 结论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快捷方便,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但对其诊断中存在漏诊现象,需不断优化输尿管超声诊断,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欧阳骏;张心荣;沈祥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BOLD螺钉在足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BOLD螺钉在足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临床均接受BOLD加压螺丝钉治疗,于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根据患者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作者:杨陆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成功率及并发症

    目的 通过评价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成功率来探讨其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及佳治疗措施.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本院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和影像信息,通过 X-片测量记录复位前、后、临床愈合时腕关节的掌倾角成角度及桡骨轴向缩短长度变化,腕关节功能评价根据 Fernandez 评分标准[1]进行. 结果 26%的患者桡骨轴向缩短长度>2mm,58%的患者桡骨轴向缩短长在2~5mm,16%的患者桡骨轴向缩短长度>5mm。平均缩短是3.87±2.32mm。37%的患者成角度<5°,54%的患者成角度在5~10°,9%的患者成角度超过10°,平均的成角度是6.31°±2.74°。根据Fernandez 评分标准,优15例,良16 例,差7 例,优良率84 %。结论研究表明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低桡骨轴向缩短长度和角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官常和;张瑞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接诊的腹股沟疝成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B组50例,给予开放式疝修补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术后,A组患者出血量低于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A组短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00%低于B组22.00%,差异显著(P<0.05). 结论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作者:蒋关华;王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宫腔镜诊治高危流产的临床价值与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高危流产的临床诊治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宫腔镜检查的高危流产患者154例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53例接受宫腔镜诊治高危流产患者中,检查成功率为100.00%,终止妊娠率100.00%.宫腔镜对子宫瘢痕憩室、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率与超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宫腔镜优于超声.39例接受宫腔镜诊治高危流产的患者同时发现并治疗其他合并的宫腔疾病,占34.21%. 结论 宫腔镜诊治高危流产是一项安全、有效、可靠的微创方法,优于超声,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可在检查的同时对疾病进行治疗.

    作者:阮凡;吕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阴道镜下LEEP刀切除宫颈部位病变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阴道镜下LEEP刀切除宫颈部位病变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部位病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阴道镜下LEEP刀切除治疗,B组给予传统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患者术后病情复发情况. 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45±2.12)分钟短于B组(9.38±2.60)分钟,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0.56±2.16)ml低于 B组(13.12±3.11)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44%,B组总有效率69.44%,A组高于B组,AB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术后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B组有10例患者术后病情复发,A组患者病情复发率5.55%低于B组2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阴道镜下 LEEP刀切除宫颈部位病变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英婷;钟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接诊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愈合时间、治愈率和术后2年内复发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 结果 传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高于联合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显著高于联合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患者的治愈情况显著低于联合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联合组平均提升3行,传统组平均提升2行;术后6个月,联合组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治疗术有效提高了翼状胬肉治愈率,降低了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视力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姬秋红;文丰;宋友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应用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进行治疗的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83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2例)给予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传统L型切口AO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高度以及跟骨宽度. 结果 观察组 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跟骨宽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来说,应用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Gissane角、跟骨长度等指标水平.

    作者:胡科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ACTH、COR、CRP、血糖水平对急诊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判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ACTH、COR、CRP、血糖水平对急诊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判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急诊收入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象,根据入院时的格拉斯哥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组(13~15分)20例,中型组(9~12分)23例,重型组(3~8分)17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ACTH、COR、CRP及血糖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伤24小时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24小时内、3天、5天,轻型组、中型组的ACTH、COR、CRP、血糖水平均有所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创伤后7天,轻型组、中型组的ACTH、COR、CRP、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24小时内、3天、5天,中型组的ACTH、COR、CRP、血糖水平均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各时点,重型组的ACTH、COR、CRP、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型组及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诊颅脑创伤患者的 ACTH、COR、CRP及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其血清浓度可辅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高仁贤;陈大庆;郑慧珍;夏蕾蕾;魏晓武;潘克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检查对不同类型IVCS的诊断价值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类型IVCS(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CT检查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定提供参考基础.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及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IVCS患者66例,治疗医师根据CT检查结果所示的左髂静脉受压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50例)、B组(16例),另选取相同时间段行CT检查后显示无髂静脉受压、腰椎无病变的正常患者66例,设为C组.对所有患者进行 US检查和CT检查,观察所有患者CT检查后椎前髂静脉通道直径及下腰椎的前曲度相关测量值,不同类型IVCS病人髂静脉压迫部位和超声深静脉深静脉栓塞范围. 结果 A组的椎前髂静脉通道直径及下腰椎前曲度测量结果值均明显小于B组、C组(P<0.05),而 B组、C组的椎前髂静脉通道直径及下腰椎前曲度测量值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深静脉栓塞范围及压迫髂静脉位置情况,经超声及 DSA检查结果显示,A组50例腰椎退变型IVCS患者中,压迫髂静脉位置:L4-5间盘正前位11例,L5椎体左前位7例,L5椎体正前位27例,L5椎体右前位5例;B组16例其他类型IVCS患者中,未发现髂静脉受髂动脉或腰椎退变压迫的征象,存在的脓肿、血肿加宽了椎前髂静脉间隙. 结论CT检查可以有效显示IVCS的不同类型病理特性,对临床治疗的方案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孙雪飞;姬亚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肺通气运用不同置入方式置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器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运用不同置入方式置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器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胸外科单肺通气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对照组首先置入单腔气管导管,后沿单腔气管导管插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器方案.观察组予Coopdech支气管阻塞器先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再由阻塞器引导单腔气管导管插入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肺萎陷优良率,插管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患者肺萎陷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患者肺萎陷优良率为为82.86%,两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1次成功率、插管时间、纤支镜定位时间以及支气管阻塞器位移发生例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Coopdech支气管阻塞器先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再由阻塞器引导单腔气管导管插入方案,具有更高的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耗时,有效实现单肺通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和肽素浓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

    目的 揭示血浆和肽素浓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 方法 ELISA法测定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98健康体检者血浆和肽素、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ROC曲线分析血浆和肽素浓度对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并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其他生化指标的预测价值作比较. 结果 t检验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浆和肽素、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浓度均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均 P<0.01);住院期间死亡患者血浆中各生化指标浓度均较生存患者显著升高(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和肽素浓度与血浆中各生化指标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和肽素浓度可显著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发生(P<0.01),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其他生化指标的预测价值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显著升高,该指标测定可显著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发生.

    作者:吴钢群;董小巧;纪文健;沈洋芳;蓝罗鑫;石旭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掌侧锁定板对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板对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接受研究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实验组给予掌侧锁定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51.23±10.22)分钟短于对照组(56.23±12.56)分钟,(37.02±10.12)ml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48.68±9.78)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掌侧锁定板与外固定支架均是治疗桡骨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千秋,应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作者:陈波;赵煌;雷钧;王国庆;李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0例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方法 对本院6年收治的10例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及治疗. 结果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0例均行颅脑CTA证实.大脑中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 结论 颅脑损伤应注意并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颅脑CTA是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熟练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显著提高预后.

    作者:方军康;郭晓竑;许金刚;许国锋;刘子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在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断脐后静脉滴注头孢呋辛,观察组术前30分钟静脉滴注头孢呋辛,两组术后均给予足量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变化,术后抗菌药用药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热发生率为1.67%,同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见切口感染,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 WBC及 N%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48小时,观察组血清WBC及N%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抗菌药用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剖宫产术前给予头孢呋辛静脉滴注,对术后切口感染有确切预防效果,可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芬;匡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评估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评估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92例患者同时用常规评估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扫描法分别对有疼痛感的受压部位进行评估,对照组采用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常规方法进行评估;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全面扫查压疮可疑区域,根据可疑区域组织回声、边界、弹性评分、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应用超声检查可发现临床观察难以察觉的深部组织损害,提高对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评估准确性.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深部组织损伤期压疮评估准确性,指导临床对压疮尽早进行干预,促进深部软组织损伤的愈合,缩短住院疗程,减轻患者痛苦,节约住院费用,使压疮对患者的影响降到低,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丽;孙建明;许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及对尿动力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通过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对比,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尿动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BPH患者分成TPKEP组和TURP组,两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同时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再经尿动力学检查,测定两组患者的大尿流率(Qmax)和排尿后残余尿量(PVR),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尿管再次留置情况. 结果 TPK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围手术期观测指标均少于TU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PKEP组和TURP组的IPSS、QOL、PVR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Qmax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PKEP组与TURP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术后两组存在包膜穿孔、尿道膀胱刺激征、短期尿失禁等并发症,其中TPKE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TUR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PKEP组尿管再次留置0例,TURP组尿管再次留置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PKEP近期手术疗效与TURP水平相当,且TPKEP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 BPH 比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祝秀文;童炎岳;万里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