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陶璐;孙云松;于俊生;刘先英
目的:优选皮炎洗剂佳醇提工艺,建立总蒽醌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和总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PLC法).方法:以总蒽醌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18(37)正交实验方法优选皮炎洗剂醇提工艺.利用显色反应于505 nm波长处测定总蒽醌类吸收度,采用HPLC法测定总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结果:佳醇提工艺:8倍量浓度为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总蒽醌和总生物碱的吸收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快速、成本较低,HPLC法高效,准确,适用于皮炎洗剂中总蒽醌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健明;蒋洁君;金燕;汪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观察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对乳腺癌阈下抑郁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12例乳腺癌术后阈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乳腺癌药物治疗,治疗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参加为期8周、每周1次的中医团体情志疗法.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得分.结果:两组均表现为CES-D分值降低,FACT-B分值升高.两组间比较,CES-D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生活质量方面,FACT-B整体生活质量尤其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领域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领域两组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团体情志疗法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术后阈下抑郁,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且可操作性强,患者依从性佳.
作者:吕晓皑;高秀飞;王蓓;徐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方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益肾培督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记录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检测血清IL-18及炎症反应指标ESR、CRP变化;并同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ASF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后患者的ESR、CRP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周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病情活动及IL-18指标较治疗4周后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益肾培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奕;毛丹丹;林士毅;周坚;李宝青;陈捷;刘时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采用偏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HPLC-ELSD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预测浙贝母样品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量.结果:所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97870,校正均方差(RMSECV)为0.00876,内部验证均方差为0.00967;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702.结论:说明模型对预测集样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是可行的.
作者:赵耀东;杜伟锋;王胜波;丛晓东;蔡宝昌;葛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藏药的炮制因其特定的原料、独特的工艺和神奇的效果显示出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内涵,越来越为国内外研究者所重视.然而,由于炮制原料的选取局限且复杂、药材短缺,炮制工艺不完备,对炮制品的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不够重视,以及藏药炮制品质量标准的缺失都严重影响了藏药炮制的发展.应该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藏药炮制的文献研究及实验研究,努力完善藏药炮制品的质量标准,使得藏药炮制在保持传统炮制特色的条件下更加具有科学性.
作者:曹雨虹;顾健;谭睿;周雪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益赛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皮下注射益赛普,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实验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3.33% (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12周时临床指标和实验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为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益赛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临床指标和实验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巍;刘葵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在此方面张卫华主任医师经验颇丰,认为脾胃虚弱是基本病机,辨证应是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肝都气滞为主,治则应养胃补中,疏肝理气兼以活血为主.临床无严格分型必要,根据临床症状如嘈杂、泛酸、烧灼、嗳气、矢气、胀满、呕吐、呃逆等.以基本方先后天方(经验方)为本,参考各名老中医之经验灵活加减变化.标本治疗相结合,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盛桐亮;周天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及其不同部位对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氯仿组、乙酸乙酯组、乙醇组和醇沉组,每组15只.空白组腹腔消毒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其余各组腹腔消毒注射LPS(10 mg/kg).治疗组于攻毒前0.5h、攻毒后1h和取血前0.5h给予药液8.11 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于攻毒前0.5h、攻毒后1h和取血前0.5h按比例给与生理盐水.8h后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心室血0.5 mL进行血浆ET检测,取部分肝脏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取心、肝、肾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大承气汤组和乙酸乙酯组对小鼠的内毒素、TNF-α、IL-1β、IL-10、MDA和心、肝、肾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于其他治疗组.结论:大承气汤和大承气汤的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肝、肾等多脏器有关.
作者:耿耘;彭春荣;马超英;杨超;涂显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成像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在泌尿系结核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通过CT、KUB+ IVP检查确诊的观察组和B超、KUB+ⅣP确诊的对照组;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观察肾功能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蛋白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中医干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蛋白尿均低于非干预组,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非干预组.结论:多层螺旋CT有助于泌尿系结核的早期诊断;中医干预则有助于促进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陈宏;陈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揭示体质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3名大学生进行体质、人格特质问卷产量,并对调研资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1)男女在平和质、痰湿质与特禀质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女生体质明显比较男生差.(2)体质与性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多因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0.647×气郁质(△R2 =41.7%),外向性=-0.332×气郁质-0.167×气虚质(△R2=19.6%),随和性=-0.346×痰湿质-0.179×特禀质+0.160×气郁质(△R2=13.5%),谨慎性=-0.266×气郁质-0.132×淤血质(△R2=11.6%).结论:中医体质对人格特质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作者:董国杰;赵燕平;陈灿锐;龚成;郑玲;张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熄风活血定痛汤对于治疗瘀血肝风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立法遣方的思路依据.方法:通过收集60例瘀血肝风型偏头痛病例,其中治疗组30例,予熄风活血定痛汤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尼莫地平片,疗程4周.观察名医验方对于瘀血肝风型偏头痛的疗效.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70%比较(P<0.05).(2)对头痛积分、头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所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疗效分析、组方分析,临床验证熄风活血定痛汤治疗瘀血肝风型偏头痛确有疗效,能明显缓解头痛症状,改善中医相关证候.
作者:莫晓枫;宣丽华;毕颖;杜奋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吸入麻醉下乳房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吸入麻醉下乳房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组,干预组30例,行常规护理及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3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于吸痰时的平均压(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术后苏醒评分(改良Aldrete评分)到达9分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的时间(P<0.01).干预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耳穴压豆有降低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稳定血压,缩短苏醒时间,提高吸入麻醉下乳房癌根治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詹欢乐;黄香妹;徐韶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祛痰通络汤(QTTLD)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分子(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组、祛痰通络汤低剂量组、祛痰通络汤中剂量组、祛痰通络汤高剂量组,各组分别干预8周.8周后观察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过祛痰通络汤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下降(P<0.05);病理改变减轻;podoc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祛痰通络汤对DN大鼠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组织足细胞podocin表达有关.
作者:王丽华;陶璐;孙云松;于俊生;刘先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既济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4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行PCI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既济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心脏功能及血浆内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为100%,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未见异常,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服用既济汤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品晓;宋喜发;乔建洪;季亢挺;李继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基于古今医案的情志病研究,情志与体质特征辨识研究,情志与脏腑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情志病之病因病机的认识;情志病量表的编制及数据库构建,情志病的脑波特征、脉象信息及表情研究,丰富了情志病研究途径.基于古医案的情志病中药治疗机制、临床实验、文献整理研究,深化了情志病治疗机制.展望未来情志病研究,应加强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参考借鉴,拓展多学科结合的科研思路,并开发情志病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作者:钱会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了传统的中医病因理论,包括外感、内伤、病理产物及其他病因,结合中医的“因”与西医的“病”之间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中医病因理论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危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五脏应时理论的免疫学体现及其调控机制与褪黑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摘除松果腺的仓鼠模型,通过血清和脾脏、胸腺考察春夏二季季节变化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并采用气候模拟箱,控制季节因素进行反季模拟.结果:(1)血清中褪黑素含量,模拟季节与相应的自然季节有较大差异;自然季节下春分和夏至组生理组存在明显差异,且春低夏高;模拟秋分和模拟冬至各组存在明显差异,且秋高冬低.(2)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模拟秋分组与自然春分组存在明显差异,且春高秋低;自然春分与夏至组无明显差异,模拟秋分和冬至存在一定差异,脾脏指数秋低冬高.(3)血清褪黑素含量与脾脏和胸腺指数无线性相关性.
作者:叶池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黄酮提取物的吸附分离性能,并探讨D101型树脂的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分离法确定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及分离条件;以总黄酮吸附量、总黄酮解吸附率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分离性能,其分离绞股蓝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绞股蓝总黄酮上样质量浓度为8.95 mg/mL,绞股蓝总黄酮大吸附量为9.06 mg/mL,吸附体积流量为6BV/h,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10倍柱体积.结论: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绞股蓝总黄酮的性能佳,纯化效果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介绍刘云霞主任中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临证经验其有4个大方面的特色经验:谨守病机,随证治之;结合西医,增效减毒;病证互参,标本兼顾;注意情志起居饮食调护.
作者:匡唐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Ⅱ(PPⅡ)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MTT法检测PPⅡ对乳腺癌Bcap37、MCF-7、MDA-MB-231、MDA-MB-45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PⅡ对Bcap37和MDA-MB-231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PPⅡ对乳腺癌Bcap37、MCF-7、MDA-MB-231、MDA-MB-453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流式分析细胞周期分析PPⅡ阻滞Bcap37细胞在G2/M期,MDA-MB-231细胞在S期和G2/M期,细胞凋亡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342显示细胞凋亡特征;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PAPR增多.结论:PPⅡ对乳腺癌细胞系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引起G2/M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卫国;盛雅娟;蓝天;金洪传;毛伟敏;王晓稼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