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会南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阳虚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86例阳虚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A组患者仅给予清宁胶囊治疗,而B组则给予加用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A组的(86.05%),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阳虚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临床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用清宁胶囊,具有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胡阳广;王才立;田庆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与多重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为中医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高血压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高危患者53例,采集多重危险因素信息,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分析高血压病合并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Hs-CRP与其他多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Hs-CRP与不同危险分层、急性心血管事件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s-CRP是急性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王亚红;胡珍;陈旸;王文哲;朱文秀;李靖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益赛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皮下注射益赛普,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实验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3.33% (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12周时临床指标和实验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为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益赛普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临床指标和实验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巍;刘葵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药材云南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i Loes.)属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是一种有效的抗癌原料物.1959年研究至今,已从云南美登木组织及其各种菌株中分别提取分离得到了以美登木素、美登普林、美登布丁为主的20余种化学成分,且其提取物在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有效剂量小,安全系数大,不良反应小等突出特点.本文就云南美登木的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及其相关药理活性、毒性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云南美登木提供参考.
作者:和静萍;顾健;黄福开;曹雨虹;谭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紫丹颗粒抗变态反应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PCA)反应实验及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观察紫丹颗粒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结果:紫丹颗粒能明显抑制大鼠PCA反应,抑制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结论:紫丹颗粒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作者:李显华;张君;杜佳林;包玉龙;范英兰;袁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揭示体质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3名大学生进行体质、人格特质问卷产量,并对调研资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1)男女在平和质、痰湿质与特禀质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女生体质明显比较男生差.(2)体质与性格特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多因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0.647×气郁质(△R2 =41.7%),外向性=-0.332×气郁质-0.167×气虚质(△R2=19.6%),随和性=-0.346×痰湿质-0.179×特禀质+0.160×气郁质(△R2=13.5%),谨慎性=-0.266×气郁质-0.132×淤血质(△R2=11.6%).结论:中医体质对人格特质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作者:董国杰;赵燕平;陈灿锐;龚成;郑玲;张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成像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在泌尿系结核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通过CT、KUB+ IVP检查确诊的观察组和B超、KUB+ⅣP确诊的对照组;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观察肾功能相关指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蛋白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中医干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蛋白尿均低于非干预组,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非干预组.结论:多层螺旋CT有助于泌尿系结核的早期诊断;中医干预则有助于促进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陈宏;陈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川续断对昆明山海棠致大鼠睾丸毒性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54只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空白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10 mL· kg-1·d-1,中药组喂服川续断水煎剂2.5 g·kg-1·d-1加昆明山海棠水煎剂7.5 g·kg-1 ·d-1,模型组喂服昆明山海棠水煎剂7.5 g· kg-1·d-1.连续60d后,随机处死半数大鼠,取材.余下大鼠恢复饲养72 d后,处死取材.检测睾丸系数、睾丸体积、精子密度、形态、活力等.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给药60 d,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睾丸系数、精子密度均有显著提高(P<O.01).停药72 d后,中药组精子活动力恢复,运动活跃,光镜下睾丸组织几乎无病理损伤;模型组精子形态异常、活力丧失,光镜下睾丸组织损伤,未见恢复迹象.结论:一定条件下,川续断能够拮抗昆明山海棠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损伤作用.
作者:陈辉;陈纪藩;陈光星;林昌松;卢卫国;刘清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T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大鼠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治疗组用链尿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雷公藤多苷对降低链尿佐菌素大鼠肾病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均有显著作用.结论:雷公藤多苷对链尿佐菌素大鼠肾病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改善肾脏功能.
作者:常景芝;王琛;陈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通过对2002-2012年内发表的仲景桂甘剂群治疗失眠的临床验案、病例分析、疗效评价类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桂甘剂群的配伍特点,总结其对于失眠证的疗效,以期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作者:张彩贵;林海燕;曾玲;安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背俞穴养护干预“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背俞穴养护配合健康宣教干预亚健康就诊者60例(治疗组),并设单纯健康宣教干预60例就诊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P<0.05);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背俞穴养护对“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鹏;马晓明;尹建平;臧艳芳;骏莉梅;房显辉;陈丽华;周蔚华;占大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氧化应激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ROS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香烟烟雾提取液(CSE)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生成ROS,红景天苷干预hPAE,ELISA检测CES诱导、红景天苷干预的hPAE合成的NOS、ET-1、VGGF的变化,DCFH-DA、Rh123法分别检测线粒体RO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CSE组线粒体ROS的DCFH-DA的荧光强度高于生理水组,NOS、ET-1和VEGF的合成高于CSE+红景天苷组、生理盐水组;CSE组的线粒体的膜电位高于CSE+红景天苷组和生理盐水组;CSE+红景天苷组的线粒体ROS的DCFH-DA和DiBAC4的荧光强度低于CSE组,而与生理盐水组接近.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CSE诱导的人hPAE线粒体ROS的生成,恢复线粒体的膜电位,降低NOS、ET-1和VEGF的合成,从而保护氧化应激下hPAE细胞的分泌功能.
作者:欧阳金生;李玉苹;蔡畅;陈彦凡;谢于鹏;陈成水;陈少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TG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标志CD69和CD25及细胞因子IL-4及IFN-γ的影响,为阐明TGP免疫抑制提供分子药理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TGP溶液,MTT法检测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标志CD69及CD25;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IL-4及IFN-γ.结果:TGP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徐艳;董彦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方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益肾培督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记录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检测血清IL-18及炎症反应指标ESR、CRP变化;并同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ASFI)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4周后患者的ESR、CRP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周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病情活动及IL-18指标较治疗4周后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益肾培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L-18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奕;毛丹丹;林士毅;周坚;李宝青;陈捷;刘时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基于古今医案的情志病研究,情志与体质特征辨识研究,情志与脏腑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情志病之病因病机的认识;情志病量表的编制及数据库构建,情志病的脑波特征、脉象信息及表情研究,丰富了情志病研究途径.基于古医案的情志病中药治疗机制、临床实验、文献整理研究,深化了情志病治疗机制.展望未来情志病研究,应加强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参考借鉴,拓展多学科结合的科研思路,并开发情志病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作者:钱会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采用偏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HPLC-ELSD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预测浙贝母样品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量.结果:所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97870,校正均方差(RMSECV)为0.00876,内部验证均方差为0.00967;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702.结论:说明模型对预测集样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是可行的.
作者:赵耀东;杜伟锋;王胜波;丛晓东;蔡宝昌;葛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治疗12周后,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au蛋白(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认知功能方面优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优于多奈哌齐.血清Tau蛋白、P-tau水平测定在AD诊治过程中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朱未名;胡海燕;郑虹;毛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透明质酸酶抑制试验和豚鼠离体回肠实验探讨款冬花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及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不同的款冬花提取物;采用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和豚鼠离体回肠实验评价款冬花的抗过敏作用.结果:80%乙醇溶液粗提物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为65.5%;硅胶柱色谱的流分B-5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为69.96%;硅胶柱色谱再分离的流分B-5-6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为70.26%:B-5-6对豚鼠离体回肠的抑制率为53.72%,B-5-7对豚鼠离体回肠的抑制率为57.84%.结论:款冬花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
作者:陈雪园;金祖汉;张如松;杨苏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黄酮提取物的吸附分离性能,并探讨D101型树脂的纯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分离法确定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及分离条件;以总黄酮吸附量、总黄酮解吸附率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分离性能,其分离绞股蓝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绞股蓝总黄酮上样质量浓度为8.95 mg/mL,绞股蓝总黄酮大吸附量为9.06 mg/mL,吸附体积流量为6BV/h,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10倍柱体积.结论: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绞股蓝总黄酮的性能佳,纯化效果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在病证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证候要素为基本研究单位,以ICD-10版(F32)《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17例抑郁症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中医证侯分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抑郁症常见证候要素为肝、脾、气虚、气郁、痰浊、阴虚、肾、内火.中医证候分型出现频次前六位的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郁痰阻、心脾两虚、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覆盖全部病例的88.3%.抑郁症证素组合形式8种,单证形式前三位的为肝、脾、气虚,两证组合形态前三位的为肝、脾和气虚、脾和气郁、肝;三证组合形态前三位的为气郁、脾、肝和气虚、脾、肝和气郁、气虚、肝;而四证组合以气郁、气虚、肝、脾多见.结论:抑郁症的核心病位为肝,与脾、肾、心密切相关,而气郁、气虚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肝郁脾虚为抑郁症的主要证候,抑郁症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性病理因素不容忽视.
作者:徐春燕;田金洲;时晶;苗迎春;冯秀杰;贾竑晓;马辛;尹冬青;李那永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