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礼腾;刘欣;程德云;方洵;穆茂;胡晓波;聂莉
痄腮是常见的中医肺系疫病之一,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通过对痄腮病名溯源及清代以前中医著作有关文献的梳析,进一步明确痄腮的病名源流、致病病因、发病条件、病机特点、证治方论及预防,以便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思路和启迪.
作者:吴兆利;王庆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高温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高温处理或常温处理细胞对榄香烯的敏感性.采用15μg/mL榄香烯或60μg/mL榄香烯联合42℃高温处理1.5h或常温处理,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高温作用后,榄香烯对A549细胞的IC50从35.43 μg/mL降低至28.68 μg/mL; MTT法检测显示低浓度榄香烯联合高温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细胞呈现凋亡形态,可见凋亡小体,同时有细胞坏死.结论:低浓度榄香烯联合高温对A549细胞有协同细胞毒效应.
作者:吴稚冰;马胜林;陈雪琴;姜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五白散对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的色素沉着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色素沉着豚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色素沉着区分为单纯基质乳膏组、2%氢醌组和中药五白散组,分别对应外涂于皮损区.外用治疗30无后,对各组的黑色素指数、黑素细胞、黑素颗粒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五白散可降低黑色素指数水平,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减少黑素生成,减轻UVB所致皮肤色素沉着的程度.结论:中药五白散对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豚鼠色素沉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定程度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生成.
作者:查伟锋;宋为民;艾俊俊;郑俊惠;胡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2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进行研究,揭示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复发性流产的孕前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思想,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量表,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对22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构成情况及与年龄、流产次数的关联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复发性流产肾虚证占89.1%、脾肾两虚证占10.4%、气血虚弱证占0.5%,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肾虚证又包含单纯肾虚证以及肾虚夹血瘀等五种亚型.21~27岁年龄组单纯肾虚证占59.6%,脾肾两虚证占13.5%;28 ~ 34岁单纯肾虚证47.1%,肾虚夹血瘀证占21.0%;≥35岁单纯肾虚证38.7%,肾虚夹血瘀证占29.0%.结论:复发性流产以肾虚证为主要证型,临床应注意到肾虚证中包含较多的兼夹证(亚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虚夹血瘀证增加,在复发性流产的孕前治疗中要考虑到血瘀的因素.
作者:傅萍;周菲菲;盛晓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血塞通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PNS),本实验将PNS对以尿酸钠(MSU) 100μg/mL诱导体外急性炎症模型,采用细胞活力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高低来观察血塞通对体外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空白组、刺激祖、给药组和阳性药对照组,采用MTT法测量细胞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ICAM -1的基因表达.结果:血塞通2.5μg/mL能显著抑制ICAM -1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显著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作者:杨妍华;张福康;陆再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药材的地道性是中药的特色之一,也是影响中药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地道药材的概念、属性及影响药材地道性的因素方面对地道药材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
作者:李艳丽;许亮;杨燕云;张建逵;康廷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内经》中厥病的相关资料内容丰富,虽都以厥为病名,但其中许多厥病并非今天中医内科所说的厥,所以在教学及临证中常造成困扰.参考现代医学相关理论及古代医著中厥的相关论述,从疾病症状特点、病机特点两方面,对《内经》中常见的厥病的疾病实质进行分析讨论,以欲明确其疾病内涵.
作者:陈士玉;谢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证肺癌转移小鼠TIMP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用苦寒泻下法建立脾气虚证Lewis肺癌转移小鼠模型,药物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用药15天后,眼球取血,脱颈椎处死小鼠,无菌剥取瘤块,取肺及肿瘤组织.检测血清木糖及胃泌素水平,计算抗转移率,采用RT - PCR方法检测TIMP1 - mRNA转录水平.结果: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抑制转移灶,上调TIMP1 - mRNA的转录水平,以高剂量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建中汤上调TIMP1 - mRNA的转录,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之一.
作者:包素珍;郑小伟;宋红;曹月娇;孙在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改良Rice模型建立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 - operated,SH)、模型组(Model,M)、芹菜素干预组( Apigenin,A)和神经节苷脂GMI有效对照组(Ganglioside - GM1,GM1).各组按后期测试的日龄不同又分为21日龄组和31日龄组,分别在Morris水迷宫中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留取脑组织标本观察大鼠脑组织结构改变.结果:1.脑组织病理观察,(1)肉眼观:29只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呈现明显的脑萎缩改变,药占51.8%( 29/56).假手术组大鼠无脑组织萎缩.(2)光镜观察:SH组的神经元细胞丰富且排列整齐有序,间质均匀;M组可见明显的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排列不规则;A组和GM1组神经元细胞排列欠规则,较多见胶质细胞.(3)尼氏小体定量-神经细胞活力分析:M组、A组GM1组较相应SH组活力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31日龄组较21日龄组升高,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4)海马组织电镜观察:SH组神经细胞结构正常,突触前膜内少见线粒体,其余各组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核固缩表现及内质网扩张等,海马突触内见较多线粒体.2.Morris水迷宫实验,(1)空间定位(平均逃避潜伏期):M21组潜伏期较SH21组明显延长,空间定位学习能力差(P<0.01);A21组潜伏期较M21组缩短(P<0.05);GM1组潜伏期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日龄组潜伏期较相应21日龄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2)空间记忆:平均穿台次数:A21组较GM1 - 21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GM1 - 31组较GM1 - 21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台周Ⅰ区时间:A31组较A21组长(P<0.05).平均台周Ⅰ区路程:GM1 - 31组较GM1 -21组长(P<0.01)、A31组较A21组长(P<0.05).结论 芹菜素可改善新生期缺血缺氧脑损伤后21日龄大鼠的空间定位学习能力.
作者:林晓燕;梁艳苓;陈翔;涂丰霞;刘婵;张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文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经验规律研究.方法:查阅文献,采用统计学进行药物计算和分析.结果: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共计97味,使用频次295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运用多,占总体用药的76.61%;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积频率达80.35%;药性以平、温、寒、为主,累积频率达96.95%;归经以肝、脾、心、胃为主,累积频率达66.41%.结论:本病治疗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疏肝健脾多为治疗原则,又在此基础上重用补虚药以调和滋补使其脏腑、气血重归于平衡.
作者:周语平;王文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固本膏方治疗对儿童哮喘吸入型激素的疗效影响.方法:把124例符合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4组:A组为单纯使用吸入型激素;B组为加用夏季定位贴敷;C组为加用冬季益气固本膏方;D组为加用夏季穴位贴敷联合冬季益气固本膏方.观察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急性发作时需要雾化吸入的疗程及一年后吸入激素停药比例,并检测治疗前后IgE、IgA、IgG、CD4、CD8浓度.结果:治疗一年后,加用中医治疗三组临床疗效、血IgE及CD8下降、IgG及CD4升高均优于A组,尤以D组为显著(P<0.05),其中D组总有效率为94.29%、吸入激素停药比例为34.29%而A组总有效率为76.67%、吸入激素停药比例为16.67%.结论 在吸入型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定位贴敷及益气固本膏方治疗能提高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过敏状态,从而减少吸入激素使用疗程,尤以两者合用疗效更佳.
作者:侯春光;周芳;徐芝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肌疾病.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改变.中医认为气阴两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因病机,贯穿该病始终,故在本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均需补益心气,顾护阴液,即“益气养阴”.因此,益气养阴法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栾海燕;张明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长期小剂量中成药鼻渊舒胶囊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将不伴息肉的CRS患者依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鼻渊舒组和对照组.鼻渊舒组24例患者口服鼻渊舒胶囊0.9g(0.3g/粒),1次/天(前2周3次/天;接下来的2周2次/天),使用12周;对照组24例患者口服克拉霉素片0.25g,1次/天(前2周为2次/天),使用12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res scale,VAS)和Lund - Mackey 鼻窦CT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主、客观评估.结果:鼻渊舒组治疗后VAS、鼻窦CT平均得分为4.42±1.53和5.68±2.43,显著低于治疗前7.42±1.09和8.92±2.6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拉霉素组治疗后VAS、鼻窦CT平均得分为3.54±1.84和3.75±2.59,显著低于治疗前7.42±1.09和8.92±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鼻渊舒组与克拉霉素组比较,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9,P>0.05),而两组鼻窦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5).结论:12周小剂量的中成药鼻渊舒胶囊治疗CRS有效,但该药在鼻窦CT影像学评估的改善程度上不及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
作者:刘巨波;李献华;张君忠;谭益;鲁翔;刘丽亚;黎强;扬小霞;冯志坚;洪奕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DPN是糖尿病日久、久病入络所致,肝肾阴虚、络气虚滞、脉络瘀阻、经脉失养为其主要病机,络虚与络瘀并存是本病的特征,治疗当以通补为宜,治法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为主.
作者:朱智耀;高彦彬;邹大威;李敏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决定骨骼肌失神经损伤后修复的重要因素,从肌卫星细胞特性、失神经后卫星细胞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对卫星细胞影响的不同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郭汝宝;沈国权;张喜林;严隽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自由基损伤在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OD和MDA作为检测指标.本实验从湿痰入手,选用既能祛湿又能轻身延年的独活为干预中药,并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SOD和MDA的表达,进一步阐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翁姣;王彩霞;杨微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故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当今神经科学的热点问题.对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红英;戚观树;侯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结果:野菊花栓、消痔灵注射液、普乐安片、三金片、桂枝茯苓丸、男康片等依次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高频中成药;氧氟沙星、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哌唑嗪、环丙沙星等依次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高频西药;三金片和左氧氟沙星分别是联用时常用的中成药和西药.结论:文本挖掘能够分析中成药及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获得的结果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为科学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及西药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周奇;蔡峰;郑光;郭洪涛;谭勇;杨静;吕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黄(蔗)虫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影响,从“络病”角度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方法:制备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黄(蔗)虫丸对该模型动物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舌下及耳廓的脉络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黄(蔗)虫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V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数,改善纤维化大鼠舌下和耳廓脉络的循环状态.结论:大黄(蔗)虫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改善,提示“活血通络”可能是其抗肝纤维的主要病机之一.
作者:吕小燕;刘强;苏娟萍;王晞星;吕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风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疗效进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针灸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是针灸治疗起效的机制之一.对其机制研究方面有待于继续深入.
作者:孙云廷;王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