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凋亡机制概述

陈津;张如松

关键词:细胞凋亡, 信号传递, 酶, 基因调控
摘要: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就近几年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酶学机制以及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概述.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凋亡机制概述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就近几年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酶学机制以及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陈津;张如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菌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菌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菌栀黄口服波联合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58.14%)显著高于对照组(37.21%)(P<0.01),总有效率(93.02%)亦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栀黄联合蓝光照射疗法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及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肾缺血1h再灌注1h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分别按剂量0.9、1.8,3.6mL/kg预处理7天.通过检测肾组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含量.电镜下观察各组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印迹法观察p38 MAPK蛋白的活化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肾组织P-p38MAPK蛋白水平显著上升.银杏达莫注射液预处理能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及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下调P-p38MAPK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电镜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也明显好转.银杏达莫注射液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下调p38MAPK蛋白的表达以减轻再灌注损伤程度,进而大鼠肾功能.

    作者:李丹;王万铁;张艳华;陈少杰;虞旭光;林向东;唐兰兰;王淑君;王园园;黎关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UPLC法测定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参考已有文献方法对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转换并优化为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XR-ODS C18柱(4.6mm×150mm,2.2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5:55:1);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74nm;柱温:45℃.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29.86~238.85ng(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101.2%,RSD为1.8%;1个分析流程大约需要3min.结论: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含量,加快了分析速度,提高了分析效率,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并且得到了更高的分析灵敏度.

    作者:李强;巴小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香薷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香薷中总黄酮的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超声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其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在所有考察的因素中,料凌比和超声时间对香薷中总黄酮超声提取的影响为显著,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加药材质量30倍量的50%乙醇、50℃超声提取30min.结论:超声提取法具有时间短、收率高、耗能小等优点,可用于香薷总黄酮的提取.

    作者:钱克藏;余陈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评价研究

    在荟萃分析近10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基础上,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衰竭前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按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原则临床观察53例3个月,结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降低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临床优势,但目前还没有具有代表意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下一步研究重点是:①完善有指导意义的中西医结合理论;②结合目前慢性肾衰分期标准,明确不同分期慢性肾衰的主要治疗指标是制定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关键;③有效中药的筛选和研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姚源璋;谢圣芳;丁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温针灸对大鼠早期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和关节液NO PGE2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关节液和血清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8只)和温针组(8只).模型组和温针组均采用关节腔注射含4%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治疗;温针组取穴内、外膝眼,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2周为1个疗程,中间体息2天.治疗3个疗程后,收集血清和关节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ELISA法测定PGE2含量.结果:治疗后,温针组关节液和血清中NO和PGE2含量均较模型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能降低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液和血清中NO和PGE2含量,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广文;褚剑锋;蔡巧燕;黄云梅;陈采益;李照辉;吴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命之养——也谈养生

    沿着中医养生大道、中庸、仁与智的源流,结合时下养生之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复习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养生思想,得出养生乃人类之于生命的质朴思考与实践,活着就活的更好、更健康、更和谐,养生具有医学与社会二重性,东西方传统给出了不尽相同,然相通的解.该理念的提出,对于中西医汇通扬长避短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宏;王菲;李华峰;郭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99例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99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行中药结肠透析,采取系统的针对性护理,自身前后对照统计疗效,记录护理要点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1.7%;自发性腹膜炎有效率80.8%,肝性脑病有效率93.3%,肝肾综合征有效率22.2%;除短暂腹胀、腹泻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围绕结肠透析进行护理的要点主要有针对性术前宣教、严格执行术中护理流程并注意个体化细节处理、操作后不放松病情观察.结论: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肯定,围结肠透析针对性护理操作性良好.

    作者:郑虹英;过建春;荀运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七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血管内皮细胞钙离子浓度及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再给氧(H/R)损伤的发生机制及三七总皂苷(tPNS)对该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ECV304分为七组,正常组;模型组;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组,对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模型组、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Ca<'2+>]i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C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高于H/R组,[Ca<'2+>]i明显低于H/R组,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tPNS高浓度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Ca<'2+>]i明显低于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结论:H/R可激活ECV304,使细胞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降低,[Ca<'2+>]i明显升高;tPNS能有效改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轻H/R损伤,且高浓度tPNS效果优于维拉帕米、PDTC.

    作者:江小萍;李海全;潘少霞;方永奇;刘桂娥;欧阳永红;沈祖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终末期肝病模型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判别分析研究MELD评分与惠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辨证为单证、两证、三证和四证相兼(包括四证以上)患者间的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2,P=0.000);MELD评分按照单证、两证、三证和四证相兼的顺序逐渐递增.MELD评分<6分、6~10分和>10分判别患者的中医证候是单证、两证、三证或四证相兼的符合率分别为48.3%、65.1%和94.3%.结论:MELD评分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的MELD评分越高,患者的中医证候越复杂;当MELD评分>10分时,患者多为复合证.

    作者:文洁;朱德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辅助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药对重度顽固性牙周炎治疗的辅助作用.方法:将40例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及激光辅助治疗后口腔内仍存在4个以上≥5mm牙周袋的中重度顽固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由专业中医师对全身情况作出诊断分型,胃火上炎型8例,肾气虚损型12例,中药配方调理.期间每两个月复诊进行牙周基础维护治疗;对照组仅两个月一次维护治疗.对照基础检查和半年后的牙周袋(PD)恢复情况(以PD≤3 mm为标准)以及探诊出血(BOP)情况(转阴性为标准).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包秩和检验.结果:中西医治疗组PD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分型,两组P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组BOP恢复率为32.2%,对照组为19.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火上炎组BOP恢复率优于肾气亏损组(P<0.05).结论:中医药对中重度牙周炎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胃火上炎患者经中医药调理对牙龈出血效果佳.

    作者:王莹;张雪飞;陈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合剂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兔颈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损伤后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损伤建立PTC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从术前3天开始各治疗组予相应剂量冠心合剂灌胃给药,分别于2,4、6周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内膜胶原密度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合剂大剂量组6周的内膜胶原密度表达少.结论:冠心合剂可保护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血管壁胶原含量有关.

    作者:祝光礼;周凡;方伟;魏丽萍;刘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化瘀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再灌注(MCAO)后脑组织中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再灌注(MCAO)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化瘀通络方治疗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VEGF及HIF-1α的表达.结果:化瘀通络方可显著减少MCAO大鼠VEGF和HIF-1α阳性细胞数量,降低脑组织中VEGF及HIF-1α的表达较(P<0.05,P<0.01).结论:化瘀通络方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与降低VEGF和c-fos表达有关.

    作者:朱萱萱;邱召娟;田磊;达庆国;吴旭彤;朱吾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的温度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在人体穴位的温度特性及初步调查受试者对其的响应.方法:纳入10名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观察不锈钢针、金针、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温针灸的热痛阈和耐热痛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健康受试者在不同温针灸过程中的舒适感、热感、不良反应以及对其的接受度.结果:大灸量(1.5g艾)的银针温针灸温热刺激强、持续时间长,其次依次为小灸量(1.2g艾)的银针、大灸量(1.5g艾)金针、大灸量(1.5g艾)不锈钢针.受试者对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都可忍受,30%的受试者觉得两种银针温针灸太烫而不能忍受;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后未见不良反应,而两种银针温针灸后分别有40%和90%的受试者出现表面轻度灼伤;受试者对温热刺激相对较小的不锈钢针、金针和小灸量银针灸表示都能接受,而对于大灸量银针灸,接受率为70%;所有受试者都表示愿意接受温针灸治疗后的表面轻度灼伤或起泡反应.结论:小灸量银针灸可产生足量的温热刺激而不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但在临床施治前,仍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征求患者同意后再行施灸.

    作者:程珂;魏建子;沈雪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黄帝内经》血脉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血脉的命名取象于自然界水道派系的水脉,并有血管、血络和异常的瘀血等不同含义.生理上血脉和利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血脉既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心一血-脉的整体系统.病理上由于外感寒邪、内伤七情和五味偏嗜的影响,引起血脉不行、血脉凝结、血脉闭塞等血脉失和状态,可以导致脉痹、脉痿、脉风、脉胀、脉偏痛、脉癫痰等多种病变,为临床心血管痍病的诊疗实践提供指导.

    作者:于世杰;于文达;杜韬;张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牡丹皮饮片水提取浸膏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牡丹皮饮片水提取浸膏(CMPAE)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药效学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同时采用灌胃给药,观察CMPAE对其血清脂质、肝功能、肝脏脂质以及氧化、抗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并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含生药量0.25g·mL<'-1>、0.5g·mL<'-1>和1g·mL<'-1>的CMPAE可明显降低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同时观察到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中TC、TG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高;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轻.结论:CMPAE可明显抑制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李向阳;龚其海;吴芹;张环英;李志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沿革

    恽铁樵是民国著名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在教育史上是中医函授教育的先行者.秉承振兴中医之志,两度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人才,开启了中医函授教育的新篇章.介绍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的概况.

    作者:熊俊;张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FIB、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冠心病中医不同证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为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将17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型6组,选对照组30例,测定FIB、HS-CRP水平.结果:①各组中FIB测值高于正常的比例阳以气虚衰型高,具体测值为阳气虚衰型>阴寒凝滞型>痰浊内阻型>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心肾阴虚型>对照组;冠心病中医证型中HS-CRP测值为心血瘀阻型>阳气虚衰型>痰浊内阻型>阴寒凝滞型>对照组>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②组的FIB及HS-CRP水平的两两比较的21对中,均为6对有统计学差异,15对元统计学差异;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阳性率在冠心病的6证型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FIB、HS-CRP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FIB在阳气虚衰型,HS-CRP在心血瘀阻型中的作用更大.

    作者:邢之华;徐采云;刘卫平;杨天伦;肖艳平;崔寒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术语里的模糊现象与翻译策略

    从中医符号的概括性与抽象性,物象问的相互关联性,对物象解释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为的语言模糊化这四个模糊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出发,结合实例,论证了中医术语里存在大量模糊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提出通过西化法,补删法,阐析法,直译法,音译法和音译加附注法等,可使种种模糊术语浮出水面,从而推动中医英译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丽梅;杨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