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文;褚剑锋;蔡巧燕;黄云梅;陈采益;李照辉;吴明霞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新生普遍认为接受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学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试行了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比例的确定、讨论问题的提出、讨论形式的确定及教师角色的掌握等方面的应用体会.
作者:宋琳;谢宁;刘华生;郑杨;周妍妍;关慧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回顾近年中医证候辨证量表的编制情况,归纳中医量表在研究和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中医证候辨证量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中医证候辨证量表的研究思路.
作者:黄诚;宋炜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荟萃分析近10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基础上,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衰竭前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按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原则临床观察53例3个月,结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降低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临床优势,但目前还没有具有代表意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下一步研究重点是:①完善有指导意义的中西医结合理论;②结合目前慢性肾衰分期标准,明确不同分期慢性肾衰的主要治疗指标是制定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关键;③有效中药的筛选和研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姚源璋;谢圣芳;丁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对重度顽固性牙周炎治疗的辅助作用.方法:将40例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及激光辅助治疗后口腔内仍存在4个以上≥5mm牙周袋的中重度顽固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由专业中医师对全身情况作出诊断分型,胃火上炎型8例,肾气虚损型12例,中药配方调理.期间每两个月复诊进行牙周基础维护治疗;对照组仅两个月一次维护治疗.对照基础检查和半年后的牙周袋(PD)恢复情况(以PD≤3 mm为标准)以及探诊出血(BOP)情况(转阴性为标准).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包秩和检验.结果:中西医治疗组PD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分型,两组P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治疗组BOP恢复率为32.2%,对照组为19.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火上炎组BOP恢复率优于肾气亏损组(P<0.05).结论:中医药对中重度牙周炎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胃火上炎患者经中医药调理对牙龈出血效果佳.
作者:王莹;张雪飞;陈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干预对小鼠胚胎前成骨细胞(Mc313-E1)增殖、Ⅰ型骨胶原的表达、TGF-βⅠ、Ⅱ型受体的影响以及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与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组.各组细胞采用MTT方法检测Mc313-E1细胞增殖情况,天狼星红染色法测定Ⅰ型骨胶原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GF-β1通路活性以及Westem-Blot法检测TcF-β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刺激,可明显促进Mc313-E1细胞增殖(P<0.05);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TGF-β1通路活性明显增强;Western-Blot结果显示TGF-βⅠ、Ⅱ型受体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异补骨脂素可促进小鼠胚胎前成骨细胞的增殖及Ⅰ型骨胶原表达,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作者:塔娜;谭明生;移平;蒋欣;杨峰;唐向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丹对衰老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维生素E组、模型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gal(250mg·kg<'-1>·d<'-1>)60天,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法[1],造成大鼠拟衰老动物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金匮肾气丸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0.72g·kg<'-1>·d<'-1>)灌胃,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同时分别给予相当于生药2.7g·kg<'-1>·d<'-1>、1.35g·kg<'-1>·d<'-1>、0.675g·kg<'-1>·d<'-1>灌胃.维生素E组每日灌服维生素E0.027/kg,每日1次,共60天.用RT-PCR法和West-em-blot法对衰老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P53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补肾丹高、中、低剂量组可抑制凋亡相关基因--P53基因的过度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丹能够抑制P53基因的过度表达,这有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汪淼;凌丽;张飞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再给氧(H/R)损伤的发生机制及三七总皂苷(tPNS)对该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ECV304分为七组,正常组;模型组;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组,对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模型组、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Ca<'2+>]i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tPNS高、中、低浓度组、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C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高于H/R组,[Ca<'2+>]i明显低于H/R组,且呈浓度依赖性改变,tPNS高浓度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Ca<'2+>]i明显低于维拉帕米组及PDTC组.结论:H/R可激活ECV304,使细胞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含量、细胞活力明显降低,[Ca<'2+>]i明显升高;tPNS能有效改善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减轻细胞内钙超载,减轻H/R损伤,且高浓度tPNS效果优于维拉帕米、PDTC.
作者:江小萍;李海全;潘少霞;方永奇;刘桂娥;欧阳永红;沈祖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自亚健康概念出现以来,学术界对于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诊断标准、测定方法、预防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状态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症状标准诊断法、量表评估法和生理生化指标诊断法.这三类方法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某方面的优势,但同样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寻找有效的测定方法和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下一步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或生理、病理变化.
作者:赵歆;陈家旭;王利敏;崔华廷;崔海珍;康纯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证候实质是脏象理论的关键,证候科学内涵的阐释是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脾虚证是中医临床上为常见的证候之一.蛋白质组学可以从整体水平上反映特定状态下蛋白质表达的动态演变过程.本课题小组通过对以往脾虚证本质的实验研究,认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脾虚证候动物模型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和功能机型进行研究,可为解释脾虚证的现代科学意义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作者:贾连群;王彩霞;冯峻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是人的意识掌握客观事物的高级形式.它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及其它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模式使得医者在诊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医者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些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具有趋向性、常规性和程序性的特性;普遍存在于诊疗中.它一方面对诊疗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医者的思维产生了盲区.从金元医学的两则事例来看,思维定势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医者应抓住思维定势的特性来完善自己的思维.同时,还应借助群体智慧,运用综合研讨的方式和系统思维的方法来覆盖诊疗思维中的盲区;提升辨证论治水平.
作者:李瑞祥;孟庆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乙肝病毒感染是一外邪由表及里传变以及机体对其作出免疫应答反应而产生正邪交争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难以运用单一的中医辨证体系概括其病机演变规律,必须结合虚实、寒热、表里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脏腑辨证方可在整体上把握其复杂病机,为临床诊治拓宽思路.
作者:谢冬梅;程志文;纪云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刘民叔(1897-1960),名复,四川成都华阳县人,近代著名中医,其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俱裁<中医人物词典>、<中医辞海>.刘师幼承庭训,19岁参加四川全省第一届中医考试,名魁榜首.后从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学术大进.其治学一生先后三变,先在明清,再宗岐黄,迨五十岁后始跳出<内经>圈子,直溯汉魏以上古医,一以古医经为正宗.其所以变者,盖追求真理,日臻完善,是为变也.1926年移居上海,深感西学东渐,中医学术日趋沉沦,乃于1937年创立中国古医学会,旨在发扬古医汤液.行医40余年,精于内科,兼通妇、儿.用药既简而赅,亦奇亦正,疑难大病多投峻利毒药,且剂量逾恒.治杂病以虚实为纲,治实重在攻邪,常施巴豆、甘遂、芫花、水蛭等峻烈之品;补虚重在温阳,每用附桂、鸟头、硫磺、砒石等.著有<古医汤液丛书>、<蜀医丛书>、<鲁楼医学丛书>、<神农古本草经三品逸文考>、<考次伊尹汤液经>、<时疫解惑论>、<伤寒论霍乱训解>、<素问痿论释难>、<鲁楼医案>、<华阳医说>及<肿胀编>等.
作者:杨强;黄进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尹常健教授长期从事肝病中医临床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常见肝脏痰病的诸多领域见解独到,在临床用药方面更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笔者有幸跟随尹教授学习,获益匪浅,兹将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经验与学术思想简要总结如下:①提倡中西结合,注重病因治疗;②慎用肝毒药物,提倡处方筒约;③抓住病机主线,发挥整体优势;④重视对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研究;⑤尊重前贤经验,慎用温热之药.
作者:张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确定香薷中总黄酮的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超声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其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在所有考察的因素中,料凌比和超声时间对香薷中总黄酮超声提取的影响为显著,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加药材质量30倍量的50%乙醇、50℃超声提取30min.结论:超声提取法具有时间短、收率高、耗能小等优点,可用于香薷总黄酮的提取.
作者:钱克藏;余陈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老年代谢综合征以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肝郁脾虚为关键病理环节,中医学讲究整体观和辨证施治,运用治未病的思想,在防治本病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作者:王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的疾病,在<甲乙经>中首先被提出,现代中医基本确立了偏头痛的诊断、证候分类和疗效评价标准.一般认为风、寒、火、痰、虚、瘀是偏头痛发病的病理基础.偏头痛治疗主要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分期治疗.发作期多以祛邪为主,重在祛风、清热、化痰、活血、平肝;缓解期多以补虚为主,重在益气养血、滋阴补肾.偏头痛在上述治则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头痛部位和经络循行路线,加用不同的引经药物和虫类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同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确定LN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案.
作者:温成平;谢志军;尤晓娟;孙静;范永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水提物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予白花丹参水提物,连续6周,利用Y型迷宫、跳台法和自主活动仪,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D-半乳糖所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白花丹参水提物能明显改善D-半乳糖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的能力(P<0.05或P<0.01).结论:白花丹参水提物对于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聚仓;郑辉;王德才;王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考察三清安眠汤剂是否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及其可能的五羟色胺能机制.方法:连续灌胃给药14天后测定对正常小鼠和给与咖啡因导致中枢兴奋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测定对正常小鼠与阅上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协同作用;连续灌胃给药21天后测定对正常小鼠与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协同作用;连续灌胃给药14天后,用HPLC-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对正常大鼠海马5-HT含量的影响.结果:三清安眠汤剂显著减少正常小鼠和咖啡因导致中枢兴奋小鼠的自主活动;与阈上和闲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显著性的协同作用;显著升高正常大鼠海马5-HT的含量.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三清安眠汤剂对实验动物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海马5-HT的含量有关.
作者:徐锦平;马英;梁凯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77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理疗组和对照组,理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24h内)加用中医手法;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a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理疗组患者的Fur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SS评分,早期中医理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医理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方之勇;朱雁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