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贾玉柱;郑纯威;徐卫星;刘建
灸法能防病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经络腧穴与艾灸物理化学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对上述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并提出对灸法研究的一些见解.
作者:兰蕾;常小荣;石佳;张国山;谭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平艾合剂治疗HI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选取2010年7月-12月在沙区疾控中心,接受中医药关怀治疗的30例HIV感染者,给予中药治疗,疗程5月,并进行单项症状积分、临床症状总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及CD+4细胞计数变化的疗效分析.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乏力、自汗、腹胀症状明显减轻,纳呆、肌肉痛症状有所改善,体重增加.临床症状总积分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卡洛夫斯基积分较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比较,患者CD4+细胞计数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平艾合剂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颖;马建萍;马秀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同证候积分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并分析其与多重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另设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年龄、诊断糖尿病时间、体质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稳态模型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BCI)、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纤维蛋白原(Fbg)、游离脂肪酸(FFA)、CD4、CD4%、CD8、CD8%、CD4/CD8的变化情况并行多元回归分析CD4、CD8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轻、重组间年龄、HOMA - IR、TG、FFA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组间及中、重组间诊断糖尿病时间、HbA1c、LDL -c、Fbg方面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3组中TG、HDL -c、LDL -c、CD4、CD8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3组间Hs - CRP、CD4、CD8、CD4%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组间CD8%比较及中度组与重度组CD8%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轻度组及重、轻组间CD4/CD8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与诊断DM时间、HbAlc、LDL -c、HOMA - IR、Hs - CRP呈负相关(P<0.05),CD8与HbA1c、HOMA - IR、TG、LDL -c、Hs - CRP、Fbg、FFA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存在不同的T淋巴细胞分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改变,②2型糖尿病史的进展及迁延、高糖毒性、脂毒性、胰岛素抵抗等内分泌代谢因素及炎症反应机制的参与可能是该类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紊乱的重要病理生理.
作者:王文锐;孙平;王彩萍;何慧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对20年来蒙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论文和病案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验证,提出过敏性紫癜蒙医辨证治疗及调护方案,并分析了治疗中存在的难点和需解决的问题,为现阶段蒙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了可行的诊疗方案.
作者:布仁巴图;龚翠琴;白呼和;哈申;阿木尔;黄丽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口服德都红花-7味散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提供安全用药依据.方法:取wiste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德都红花-7味散低剂量组(1.34g·kg-1·d-1)、高剂量组(5.36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观察实验动物外观体征、体重、给药后的反应;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血液生化指标;计算脏器指教,常规对主要脏器做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和停药1个月后,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分析、凝血四项均无明显改变.生化检测中给药六个月后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量组ALT、AST、CRE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停药后1个月生化检测CRE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它检测项目均无明显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在临床剂量的120倍,即5.36g/kg内给予大鼠长期灌胃给药较安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性依据.
作者:韩志强;巴图德力根;高玉峰;青玉;娜日苏;牧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初步阐释了甘草-芫花作为配伍禁忌的合理性.方法:对不同配伍方式的甘草-芫花提取液进行HPLC对比分析.结果:不同配伍方式的HPLC图存在一定差异,31~47min之间混煎液出现1个特征峰,而合并液在此时间段内有10个特征峰,初步推测芫花甘草两种不同的配伍方式,其煎出成分有所差异.结论:芫花-甘草不同的配伍方式,其化学成分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同甘草与芫花作为配伍禁忌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石敏娟;王卫峰;李芳;李凡;崔小娟;樊萍;赵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采用HPLC法研究并建立磐安产小叶型延胡索的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方法:Ultimate LP-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三乙胺乙酸溶液(每1000mL水中加冰乙酸30mL、三乙胺8mL)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以延胡索乙素峰为参照峰,确定了11个共有峰,建立了小叶型延胡索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叶型延胡索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作者:陈宗良;李冰岚;蒋士鹏;吴立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从桂枝二越婢一汤到大青龙汤的比较分析,可知越婢汤当属太阳温病的代表方.太阳温病是由于表 气郁滞甚,郁而化热而成的表热证,证侯当见发热而渴,无汗或汗出不畅.从石膏配伍的多首方剂,可看出温病的演变过程,而太阳温病见“不恶寒”,实与太阳病提纲并无矛盾,不恶寒是太阳病逐渐传变为阳明的表现.
作者:李宇铭;李致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冠心平对H2O2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TNF-α与IL -1水平的影响.探讨冠心平治疗冠心痛的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冠心平大、中、小剂量组,用100μmol/LH2O2损伤细胞,以血清药理学方法给药,继续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检测细胞上清中TNF -α与IL -1水平.结果:100μmol/LH2O2对ECV304有损伤作用.冠心平能显著降低TNF -α的水平;减少H2O2诱导ECV304 IL -1的产生.结论:冠心平可降低H2O2对ECV304的损伤程度,其机理可能与其降低TNF -α和IL -1水平,从而调节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万盟;朱萱萱;李七一;朱吾元;符蕊;严士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白血病细胞HL -6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estern - Blot)检测Bcl -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5~20mg/L浓度范围内,大黄素对HL -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0mg/L作用72h后,抑制率分别达到(19.8±2.7)%,(58.8±4.4)%和(73.8±5.7)%;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大黄素5、10和20mg/L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5士3.4)%、(56.0±3.4)%和(71.1±5.0)%,与对照组(1.01±0.06)%有显著性差异(P<0.0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梯形条带.大黄素作用24h后,Bcl -2蛋白的表达水平随药物波度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HL -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Bcl -2基因可能参与了大黄素抑制HL -60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过程.
作者:王潇;钱煦岱;陈小红;尹利明;林筱洁;高瑞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栀子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栀子粉末中的种皮石细胞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栀子中指标性成分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栀子中种皮石细胞的显微特征常数与栀子苷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测定栀子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聪慧;康廷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火把化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L-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化根(600mg·kg-1·d-1)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和脊髓的L-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未出现临床症状,L-选择素为1.88±0.64,与模型组比较P<0.05;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火把化根片对EAE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L-选择素表达有关.
作者:郑和忠;许科闻;董伟;王瑜兰;倪琪;翁静;易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方剂现代剂型中脂溶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GC- MS)对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同一厂家不同批号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藿香正气液中有22个成分、藿香正气水中有18个成分、藿香正气丸中有16个成分;结论:藿香正气方剂现代剂型中脂溶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因剂型不同而有差异.
作者:罗黎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砒霜(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自发性狼疮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DNA甲基转移酶1( DNMT1)和黏附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 -1)的亚基CD 11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周龄(发病期)MRL/lpr狼疮小鼠24只,设C57BL正常小鼠24只做参照,随机平分两组,即治疗组(ATO组)和对照组(NS组),治疗组ATO 0.4mg·kg-1·d-1隔日腹腔注射,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疗程为60天,采用RT - PCR检测两组小鼠PBMC的DNMT1及CD11a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MRL/lpr小鼠治疗组中DNMT1 - mRNA的灰度比值对照组增高(P<0.05),MRL/lpr小鼠治疗组中CD11a - mRNA的灰度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砒霜能逆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低甲基化状态.
作者:王红;谢奇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ular dementia,VaD)患者服用通脉益智汤20个周的疗效及转归.方法:根据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将符合VaD诊断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两组,A组用盐酸多奈哌齐改善痴呆症状;B组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通脉益智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0个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ADL、H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通脉益智汤能改善VaD患者的记忆功能,其联合西药治疗VaD患者较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代建峰;张丽萍;章正祥;侯群;张宾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具有温补脾胃、消痞散满、缓急止痛作用的中药温胃颗粒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是否具有抗胃溃疡以及抗炎、镇痛的作用.方法:以正常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温胃颗粒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以无水乙醇致小鼠急性胃溃疡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模型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抗急性炎症的作用;以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温胃颗粒能够明显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显著降低乙醇致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明显降低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的肿胀度;能够显著减少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次数.结论:温胃颗粒具有促进小肠推进、抑制胃溃疡以及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王健;王清华;贾冬;盛亮亮;张翼;王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以灵芝药材为研究对象,应用RP - 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分析柱(4.6 mm×250mm,5μm),乙腈-0.03%磷酸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2nm,柱温35℃,建立了11批不同产地灵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各产地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各产地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灵芝的质量评价.
作者:郭晓蕾;翟旭峰;王怀豫;宝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剂量酒精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少量饮酒组和大量饮酒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状态,30天后拍摄舌象,分析比较舌质色泽的深浅及舌下脉络的长短迂曲程度,并对4组大鼠采血测血流变、血糖并进行分析.结果:①糖尿病3组血瘀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少量饮酒组舌下脉络血瘀比例显著低于大量饮酒组及糖尿病对照组(P<0.01).②糖尿病3组血流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少量饮酒组的全血高切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及大量饮酒组(P<0.01);大量饮酒组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除红细胞压积外)均显著高于糖尿病对照组及少量饮酒组(P<0.05).结论:少量饮酒能改善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瘀状态.
作者:赵文娟;周建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固本健脑法对老年健忘模型动物大脑皮层Na+ -K+ -ATP酶、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NaNO2,制造老年健忘大鼠模型,分别灌胃固本健脑方、补脾健脑方、补肾健脑方水煎液,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灌胃生理盐水,连续20d.灌胃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大脑皮层组织Na+ -K+- ATP酶活性、血清SOD活性、血清MDA含量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动物大脑皮层Na+ -K+ -ATP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补脾组和固本组;模型组动物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补脾组和补肾组;模型组动物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各给药组.结论:固本法改善老年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大脑皮层Na+ -K+ -ATP酶活性,提高血清SOD活性,减低MDA含量.
作者:马作峰;姜瑞雪;张六通;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回顾近10年来中医对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结果,通过分析脓毒血症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静脉血栓、肾病、心脑血管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血液高凝状态的中医研究状况,总结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过程中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医对血液高凝状态的认识多从“血瘀”论治,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灵活采用了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益气通络、益气活血、补气养阴活血等治法,拓宽了血液高凝状态的治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丁红生;陈凤娟;沈震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