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寿胎丸对小鼠CD4+T细胞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何冬梅;尤昭玲;赖毛华;刘慧萍;卢芳国;雷磊;周薇;罗湘姣

关键词:寿胎丸, 反复自然流产, CD4+T细胞, Th, SOCS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寿胎丸对体外小鼠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SOCS1和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以OVA及IL-12刺激CD4+T细胞,建立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模型,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将细胞模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又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和寿胎丸低、中、高剂量药物血清组,B组分为0h、1h、2h、4h和8h组,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SOCS1和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寿胎丸中剂量和高剂量药物血清可显著降低Th1高分化的CD4+T细胞SOCS1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高剂量药物血清还可显著提高其SOCS3蛋白表达水平(P<0.05);寿胎丸高剂量药物血清分别作用2、4、8h均可显著降低SOCSl蛋白的表达(P<0.05),作用4h时达到小值,高剂量药物血清分别作用2、4h可显著提高SOCS3蛋白表达水平(P<0.05),作用4h时达到大值.结论:抑制Th细胞中SOCS1的表达和增加Th细胞中SOCS3的表达可能是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附子甘草配伍与炮制对乌头碱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附子甘草配伍与附子炮制对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测定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比较附子、附子炮制品、附子单煎、附子甘草配伍煎液中乌头碱的含量.结果:乌头碱在0.65~32.5μg/mL(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附子炮制后乌头碱含量明显降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比单用附子其乌头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附子与甘草配伍能有效地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体现了中医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作者:沈少华;张宇燕;杨洁红;万海同;王玉;郭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经双囊四腔管(简称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是的疗效.方法:Ⅱ型前列腺炎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8例.均经导管持续恒压腺内灌注.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对照组用西药.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1.6%.两组NIH-CPSI总积分、EPS WBC数均降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经导管腺内灌注治疗Ⅱ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友全;李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地仓穴的fMRI研究

    目的: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电针周围性面瘫患者地仓穴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6例左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电针刺激,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1)分析得出电针不同穴位的脑功能图像.结果:双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等多个脑区信号发生变化.结论:电针刺激引起了多个脑区信号的变化.穴位治疗作用的发生可能是多个脑区互相联络,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唐宏图;王华;徐海波;韩俊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五行杂和的含义与应用

    万事万物均由五行按照比例轻重相杂相和而成.杂,指同一事物中包含了不同比例的五行;和,指组成事物的五行之间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五行杂和可用于更好地理解五行、倒五行、五脏互藏等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中存在争议的内容,亦可用于加深对脏腑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的理解,指导治法、方药的运用.在今后临床实践中,不仅需要应用五行杂和思想解决新问题,更要根据遇到的问题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有效指导中医理论发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少藩;李盈;杨秋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常见脏腑及情志证候类型

    以正常高值血压及血脂边缘升高为例,以心血管亚健康常见脏腑证候类型为切入点,探讨心血管亚健康状态,为中医研究心血管亚健康状态尤其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周宝宽;陈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阳和汤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鉴于清代著名医家王洪绪和马培之对阳和汤能否治疗乳岩(乳腺癌)持不同现点,通过实验探讨阳和汤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阳和汤大鼠含药血清对人类乳腺癌ER(+)细胞MCF-7和人类乳腺癌ER(-)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阳和汤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能影响细胞周期分布,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是阳和汤对ER(-)的MDA-MB-231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远比ER(+)的MCF-7细胞要强.结论:阳和汤可以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是更适用于ER(-)的乳腺癌患者.

    作者:刘亚娴;田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三七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PNS)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PNS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复制DM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NS高、低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PNS200mg/(kg·d),100mg/(kg·d)]治疗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UN)、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蛋白(Upro);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BMP7蛋白表达.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Cr、Upro、TC、TG(P<0.01)水平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TGFβ1 mRNA表达增加,BMP7表达减少.PNS治疗组大鼠,以上生化指标都降低,肾小球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 mRNA表达减少,BMP7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七皂苷可能通过增加BMP7表达,进而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月光;柴可夫;杨明华;金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研究概况

    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药物的研究中,利用体外细胞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主要结合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综述了各种体外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中药及其方药防治脑血管痰病的研究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

    作者:邓奕;汪宁;朱荃;谢晓梅;段金廒;丁安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艾灸疗法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之一,艾灸疗法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对近年来艾灸疗法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机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

    作者:谭琳蓥;刘慧荣;吴焕淦;蒋枫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科学性探讨

    通过对肺癌的基本病机、肺癌气阴两虚证候的临床研究、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这4方面阐述中药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科学性.

    作者:沈敏鹤;阮善明;陆宁;陈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用RF-HPLC法测定并考察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变化.方法:Lichrospher C18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A):0.2%乙酸-0.2%三乙胺(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Omia:8:92:10min:91.5:8.5;30min:79:21;60min:40:6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经炮制以后,士的宁氮氧化物由0.0033上升到0.0044,上升率为133%,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由0.0025上升到0.0033,上升率为132%.结论:马钱子经砂烫后,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含量有所增加,实验结果为制定马钱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王丹丹;李俊松;蔡宝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和胸膜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和胸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瘤细胞株(EAC)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恶性胸水大鼠血清中TUM2-PK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胸膜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①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顺铂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含量相近.②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胸膜组织bFGF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加顺铂组的bFGF表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bFGF表达,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相近.结论:①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②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膜组织bFGF表达.③逐饮Ⅰ号可能通过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及胸膜组织bFGF表达,达到抑制恶性胸水的目的.

    作者:刘建秋;李竹英;蒋鹏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蝉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蝉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通过观察澄清度、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比较了硅藻土吸附法、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澄清法、离心法、大孔树脂吸附技术5种澄清工艺的差异.结果:5种澄清工艺对2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既能保留有效成分,且溶液澄清.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可作为蝉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作者:王佩;刘晓昱;吴锡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丹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参丹饮,西药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结合组前两组治疗均给予.分别比较3组心绞痛分级、中医证候积分,测定治疗前后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ET-1)水平.结果:用药后3组UA患者心绞痛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TM、ET-1水平用药后各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在降低TM、ET-1方面,中医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丹饮能通过降低血浆TM、ET-1水平,保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毛以林;简维雄;袁肇凯;刘叶辉;孙贵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 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放免法观察活血熄风方对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脑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高红莉;刘昭纯;高允生;齐永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过山枫乙醇提取物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过山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机制和进行安全性评估,为下一步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肾功能影响采用脲酶-BERttelo法.结果:醇提小剂量组血清SOD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给药30天,GSF对Ⅱ型胶原诱发关节炎模型大鼠肝脏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模型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5周后,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对照组,水提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肝脏指数小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在治疗浓度时,对肝脏、肾脏和子宫等重要脏器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王国宝;朱传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水溶性珍珠粉的毒理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水溶性珍珠粉的安全性.方法与结果: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大耐受剂量法,雌雄小鼠经口MTD>1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在遗传毒性试验中的Ames试验中的各浓度下,无论是否加入S9混合液,回变菌落数均未大于自发回变数的2倍,并且未见剂量--反应关系.而各阳性对照组均显示强烈的诱变作用.在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试验组动物在各试验剂量下,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出现率、PCE/成熟红细胞(RBC)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示强烈的致突变作用;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阴性对照组的精子畸形率为1.86%,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的精子畸形率为5.3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试验3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1.92%、2.02%、2.06%.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水溶性珍珠粉3个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水溶性珍珠粉属实际无毒级,未见遗传毒性,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作者:吴家瑜;竹剑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大承气汤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TNF-α、IL-1、IL-10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及大黄复方的调节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1、IL-10水平.结果:SAP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TNF-α/IL-10比值降低;大承气汤治疗组与SAP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TNF-α/IL-10比值回复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大承气汤治疗SAP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1、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一定程度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进而减轻组织损伤,阻止SAP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吕冠华;王长洪;王立新;陆宇平;高文艳;杨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头溢液辅助检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目的:从现代医学角度讨论乳头溢液辅助检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520例患者按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辩证后行乳腺超声检查及乳管内窥镜检查.170例行乳头溢液常规检查.结果: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溢液常规检查以脂滴居多,肝郁火旺、脾不统血型、痰瘀互结型溢液常规检查以红细胞居多,其次为白细胞.肝郁气滞、肝郁火旺、脾不统血、痰瘀互结及冲任失调型乳腺超声检查无显著差异.肝郁气滞、冲任失调型多见于非占位变,肝郁火旺、脾不统血型多见于占位变.结论:乳头溢液辅助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为乳头溢液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作者:朱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动物模型.方法:给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降低环境温度,造成糖尿病足动物模型;同时监测各组大鼠的体重、饮水量、空腹血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舌下、耳廓脉络变化,进行各组大鼠肢端坏疽症状评分.结果:糖尿病足造模成功率75%.糖尿病足组与正常对照不降温组、降温组相比,体重明显减轻,饮水量明显增加,空腹血糖、肢端坏疽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舌质紫黯,舌下脉络增长增粗,耳廓苍白或紫黯.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建立瘀血阻滞证糖尿病足大鼠模型,为探讨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和筛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陶茂灿;曹毅;许经纶;黄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