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窍通腑汤对MCAO大鼠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刘树权;关欣;李檀;金岩;孟宪生;池明宇

关键词:开窍通腑汤, ET-1, CGRP
摘要:目的:通过CGRP和ET-1探讨开窍通腑汤的活血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MCAO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ET-1与CGRP的变化.结果:开窍通腑汤有提高CGRP水平以及拮抗ET-1的作用,促使ET-1/CGRP的调节平衡,能使ET-1水平下降,CGRP释放增多,能减少脑动脉痉挛,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保护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科学性探讨

    通过对肺癌的基本病机、肺癌气阴两虚证候的临床研究、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这4方面阐述中药基于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科学性.

    作者:沈敏鹤;阮善明;陆宁;陈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黄酸对AGE-BSA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培养下,大黄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及体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方法,用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TGF-β1 mRNA、CTGFmRNA的表达.结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上调TGF-β1 mRNA、CTGFmRNA的表达,大黄酸呈剂量依赖性降低TGF-β1 mRNA、CTGFmRNA表达,中剂量作用明显.结论:大黄酸可通过下调AGE-BSA诱导的系膜细胞TGF-β1 mRNA和CTGFmRNA表达,达到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作者:刘颖慧;周旦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青心酮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心酮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青心酮(分别为10-4、10-5、10-6mol/L)培养一定的时间(6、12、24、48,72 h).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Ⅰ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被认为是正在分化的EPCS.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及黏附能力.结果:青心酮显著增加EPCs集落形成数,并且EPCs集落形成数随青心酮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0-4mol/L浓度青心酮作用72h对EPCs数量的影响为显著.青心酮也显著改善了脐血EPCs的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结论:结果提示青心酮可增加EPcs的数量且伴随着EPCs功能的改善.

    作者:刘小利;程胜;黄艳君;周洁;黄引平;熊春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研究概况

    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药物的研究中,利用体外细胞模型进行药物的筛选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主要结合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综述了各种体外神经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建立的方法,为开展中药及其方药防治脑血管痰病的研究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

    作者:邓奕;汪宁;朱荃;谢晓梅;段金廒;丁安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过山枫乙醇提取物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过山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机制和进行安全性评估,为下一步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肾功能影响采用脲酶-BERttelo法.结果:醇提小剂量组血清SOD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给药30天,GSF对Ⅱ型胶原诱发关节炎模型大鼠肝脏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模型大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5周后,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对照组,水提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肝脏指数小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过山枫乙醇提取物在治疗浓度时,对肝脏、肾脏和子宫等重要脏器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王国宝;朱传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三七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PNS)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PNS对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复制DM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PNS高、低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PNS200mg/(kg·d),100mg/(kg·d)]治疗组.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UN)、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尿蛋白(Upro);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BMP7蛋白表达.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Cr、Upro、TC、TG(P<0.01)水平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TGFβ1 mRNA表达增加,BMP7表达减少.PNS治疗组大鼠,以上生化指标都降低,肾小球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 mRNA表达减少,BMP7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七皂苷可能通过增加BMP7表达,进而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月光;柴可夫;杨明华;金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参丹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参丹饮,西药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结合组前两组治疗均给予.分别比较3组心绞痛分级、中医证候积分,测定治疗前后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ET-1)水平.结果:用药后3组UA患者心绞痛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TM、ET-1水平用药后各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在降低TM、ET-1方面,中医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丹饮能通过降低血浆TM、ET-1水平,保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毛以林;简维雄;袁肇凯;刘叶辉;孙贵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和胸膜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和胸膜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建立艾氏腹水瘤细胞株(EAC)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恶性胸水大鼠血清中TUM2-PK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胸膜组织中bFGF的表达.结果:①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顺铂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血清TUM2-PK含量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含量相近.②恶性胸水大鼠模型组的胸膜组织bFGF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加顺铂组的bFGF表达低于模型组,中药+顺铂组的bFGF表达,明显低于顺铂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与顺铂组相近.结论:①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②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膜组织bFGF表达.③逐饮Ⅰ号可能通过降低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TUM2-PK含量及胸膜组织bFGF表达,达到抑制恶性胸水的目的.

    作者:刘建秋;李竹英;蒋鹏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肠癌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从中药抗癌的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增殖、抑瘤及抗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改善免疫功能、减毒增效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

    作者:李灵常;霍介格;王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增生颗粒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增生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确定生产中乙醇浓度;以干膏收率和黄芩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佳醇提工艺.结论:增生颗粒的佳提取工艺为采用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

    作者:廉丽;张铭;马丽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艾灸疗法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之一,艾灸疗法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对近年来艾灸疗法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机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

    作者:谭琳蓥;刘慧荣;吴焕淦;蒋枫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7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为86.4%,有效率为94.4%;西药组显效率为79.5%,有效率为88.6%.中西医结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清亚;王晓慧;宋瑞华;张尚荣;张清洁;王耀东;谷军川;李家凤;赵荷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开窍通腑汤对MCAO大鼠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CGRP和ET-1探讨开窍通腑汤的活血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3h再灌注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MCAO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ET-1与CGRP的变化.结果:开窍通腑汤有提高CGRP水平以及拮抗ET-1的作用,促使ET-1/CGRP的调节平衡,能使ET-1水平下降,CGRP释放增多,能减少脑动脉痉挛,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保护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作者:刘树权;关欣;李檀;金岩;孟宪生;池明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从<黄帝内经>中的解剖学内容入手,阐述了<黄帝内经>对于解剖学的认识.论证出<黄帝内经>中的三焦是实体解剖器官.通过对<黄帝内经>全方位的了解,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得出的结果是,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

    作者:徐勇刚;魏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川芎嗪注射液不同时机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GFAP的影响

    目的: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脑出血GFAP的影响及应用时机的探讨.方法:采用大鼠尾状核胶原酶注射法造模.分假手术组、模型组、6h、12h、24h、36h治疗组.观察出血区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肿体积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h治疗组可见出血坏死灶扩大,GFAP更高表达(P>0.05);而12h、24h、36h治疗组病灶较小,GFAP表达降低(P<0.05),尤以12h治疗组降低为明显(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在一定时间窗(12h或以后)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可减轻脑水肿,使血肿变小,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GFAP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周天梅;诸葛丽敏;冯为民;黄晓明;韦志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水溶性珍珠粉的毒理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水溶性珍珠粉的安全性.方法与结果: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大耐受剂量法,雌雄小鼠经口MTD>10.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在遗传毒性试验中的Ames试验中的各浓度下,无论是否加入S9混合液,回变菌落数均未大于自发回变数的2倍,并且未见剂量--反应关系.而各阳性对照组均显示强烈的诱变作用.在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试验组动物在各试验剂量下,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出现率、PCE/成熟红细胞(RBC)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示强烈的致突变作用;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阴性对照组的精子畸形率为1.86%,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的精子畸形率为5.3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试验3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分别为1.92%、2.02%、2.06%.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水溶性珍珠粉3个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水溶性珍珠粉属实际无毒级,未见遗传毒性,长期服用是安全的.

    作者:吴家瑜;竹剑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3个月,按需口服丙卡特罗片;治疗组加用代温灸膏贴敷穴位,咳嗽发作期贴风门、肺俞穴,农历三伏、三九天贴定喘、肺俞、脾俞、肾俞穴;观察咳嗽及2年内喘息情况.结果:治疗组夜间及晨间咳嗽消失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2年内典型哮喘发病率为6.25%,对照组为36.67%(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由(393.44±192.85)降到(298.13±98.75),对照组由(392.33±199.51)降到(294.67±175.96),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代温灸膏敷贴穴位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较单用西药咳嗽症状缓解更快,停用吸入激素后,坚持穴位敷贴治疗可降低典型哮喘转化率.

    作者:曾莺;邓丽莎;李伟元;莫珊;谢学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医脑学说概要及脑形成研究思考

    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中医脑的定位、功能和形成进行总结,借助现代科学新成果提出中医脑发育形成的研究思路,希望形成脏腑发生理论,丰富脏象学说,为中医药防治脑部疾病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作者:刘柏炎;陈雪梅;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脑区p38 MAPK的影响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间歇低氧后幼鼠部分脑区p38MAPK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3~4周龄)40只,随机分为4组:间歇低氧组(IH组)、对照组(C组)、芹菜素+二甲基亚砜组(Q组)和二甲基亚砜组(R组).建立间歇低氧幼鼠模型,以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测幼鼠海马及前额叶皮层p38MAPK mRNA和磷酸化p38MAPK(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IH组幼鼠海马、前额叶皮层的p38MAPK mRNA及P-p38蛋白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Q组的表达则明显低于R组(P均<0.01).结论:芹菜素可降低间歇低氧幼鼠脑区p38MAPK的激活.这可能对减轻间歇低氧后脑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永海;蔡晓红;张存雪;李源;李宁;龚永生;胡良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阳和汤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鉴于清代著名医家王洪绪和马培之对阳和汤能否治疗乳岩(乳腺癌)持不同现点,通过实验探讨阳和汤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阳和汤大鼠含药血清对人类乳腺癌ER(+)细胞MCF-7和人类乳腺癌ER(-)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结果:阳和汤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并能影响细胞周期分布,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是阳和汤对ER(-)的MDA-MB-231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远比ER(+)的MCF-7细胞要强.结论:阳和汤可以运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是更适用于ER(-)的乳腺癌患者.

    作者:刘亚娴;田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